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2-06-08 06:28:00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2年6期
关键词:急性期缺血性血栓

郑 微

(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 620010)

缺血性脑卒中还被称作脑梗死,或者称为脑血栓或脑中风,是一种中老年群体发生率高的脑血管疾病,致残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在冬春交替或者冬季极易发病。诱发该疾病的主要因素包括饮酒过量、劳累过度、肥胖、抽烟、糖尿病、高血压等。近几年受到生活饮食习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明显上升。该疾病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于脑动脉血管壁,进而堵塞动脉内腔以产生血栓,因大脑无法正常血供,最终引起脑组织缺血坏死[1]。患者发病急性期如果未开展及时有效治疗,极易产生多种严重后遗症,影响患者恢复。该疾病超急性期,可予静脉溶栓、介入取栓等抢救治疗,但受患者就诊时间及治疗禁忌证影响,大部分患者仅能接受抗血小板、降低血粘度、控制血压、调脂、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为了进一步提升治疗疗效,减轻脑组织受损,临床也常联合中成药治疗,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血栓通注射液是由中药提取所制,用于急性期患者,能进一步降低血液黏稠度,且该药物毒副作用少,有辅助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常用中成药物之一。而本次研究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选择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分析了其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学者提供参考。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患者全部来自本院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期间治疗的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表法平均分成两组,43例进行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的43例患者属于实验组。入组标准:两组患者经CT或者MRI检查全部确诊,并与《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关于缺血性脑卒中医诊断标准相符[2];患者临床资料完全,且未有血液疾病;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发病;所有患者对自身治疗方案、该研究均知情,且该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不配合此次研究患者;合并其他血管疾病、脑出血、脑部肿瘤、颅脑损伤等患者;合并严重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1.2 方 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预防并发症、营养调节、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控制血压、脱水、降温等对症治疗。予以氯吡格雷(生产企业: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115)和阿司匹林(生产企业: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21)抗血小板凝集。静脉滴注25mg丁苯酞注射液(生产企业: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0041),每天2次。患者持续治疗14d。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注射液(广东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4023081)治疗,每天1次,每次500mg,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患者持续治疗14d。

1.3 观察指标

(1)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受损情况进行评估,共计42分,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其评分越高[3]。

(2)使用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共计100分,运动能力越低,其评分越低[4]。

(3)对患者生活能力使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进行评估,共计100分,分值越高,其残疾程度越轻、生活自理能力越高[5]。

(4)治疗第1、7、15d检测患者的单核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TLR4)和对血浆溶血磷脂酸(LPA)。TLR4:采集5mL清晨空腹静脉血,抗凝与离心处理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LPA:普通管采集患者5mL清晨空腹静脉血,对LPA使用全自动化分析仪和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由统计软件SPSS23.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平方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比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一般资料

2.2 两组ADL、Fugl-Meyer、NIHSS评分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ADL、Fugl-Meyer、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ADL、Fugl-Meyer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ADL、Fugl-Meyer、NIHSS评分(±s,分)

表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ADL、Fugl-Meyer、NIHSS评分(±s,分)

组别例数(n)ADL评分Fugl-Meyer评分 NIHSS评分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43 43治疗前43.36±4.58 44.96±5.06 1.537 0.128治疗后75.51±8.74 66.69±7.89 4.900<0.001治疗前43.39±6.68 45.78±7.71 1.536 0.128治疗后76.36±10.58 69.61±7.89 3.354 0.001治疗前11.44±1.58 12.04±1.89 1.597 0.114治疗后7.36±0.96 8.65±0.88 6.496<0.001

2.3 两组TLR4、LPA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第1d的TLR4、LP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d两组LPA水平上升、第15d LPA水平下降,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d、第15d实验组的TLR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TLR4、LPA水平(±s)

表3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TLR4、LPA水平(±s)

组别例数(n)TLR4(mg/L) LPA(μmol/L)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43 43第1d 53.36±7.39 50.93±10.24 1.262 0.211第7d 37.21±7.05 46.04±6.96 5.845<0.001第15d 19.24±4.74 24.04±3.39 5.401<0.001第1d 1.91±0.47 1.96±0.69 0.393 0.696第7d 2.49±0.85 3.56±0.69 6.409<0.001第15d 1.04±0.54 1.72±0.63 5.374<0.001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近几年不仅发生率显著提升,患病年龄也逐渐年轻化。主要是血管内皮受损而致使动脉内皮形成粥样斑块和血管狭窄,最终引起缺血性脑卒中。该疾病会对脑组织血流灌注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引起偏感觉障碍、偏瘫、偏盲等情况。目前针对该疾病除了进行基础治疗外,也较重视缓解脑组织缺氧、调节微循环。常用药物之一为丁苯酞注射液,可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造成一定影响,加速合成血管内皮NO,对内皮素合成有效抑制。但是有临床研究发现予以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抗凝等药物治疗,仍有15%左右的后遗症、5%左右死亡率,预后质量较差[6]。这就需要选择一种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的药物辅助基础治疗,提升治疗疗效。

近几年临床多种中成药在脑卒中治疗中广泛应用,且有显著成效,而中成药是对中药中有效物质提取所制成的药物,用药安全性高于西药。其中使用率较高的一种为血栓通注射液。该药物的有效成分主要为三七总皂苷,是三七提取的一种有效成分,具有在抗血小板凝聚、通脉活络、活血祛瘀功效。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三七总皂苷能够扩张血管、抑制脑垂体后叶素,进而降压和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还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胆固醇作用,此外其中的人参皂苷Rb1和Rg1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小板表面活性,提升造血祖细胞功能。因此在缓解脑缺血、调节微循环中血栓通注射液起重要作用,进而在促神经功能恢复中可起到显著作用。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基础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ADL评分、Fugl-Meyer评分以及NIHSS评分。在张杰文等人的研究中[7],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了注射用血栓通治疗,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后神经缺损功能明显改善,本研究与其结果一致。血栓通注射液能够有效修复神经元细胞,对缺血组织快速创建血流循环,减少组织缺血时间。由此可见使用血栓通注射液辅助基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以促进其恢复。在王焱等人的研究中[8],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结果发现,治疗后Fugl-Meyer评分明显增加,这与本结果相同。应用血栓通注射液后患者神经功能有效提升,进而减轻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加速肢体功能恢复,以提升患者运动功能,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随之增长。徐花等人的研究中显示[9],LPA与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LPA在磷脂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可以损伤氧化自由基。TLR4可对信号通路影响,引起氧化应激反应,进一步损伤脑组织,致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第7d LPA上升,第15d时的LPA水平明显下降。宋士更等人研究认为[10],急性脑梗死患者TLR4和脑水肿具有相关性,此次研究显示治疗第7d、第15d患者的TLR4水平明显下降。可见血栓通注射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TLR4、LPA,进而减少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水肿发生风险。血栓通注射液可以阻止激活单核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分泌TLR4、LPA,此外还可以避免过度激活抗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减少TLR4释放。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可降低TLR4、LPA水平,缓解神经受损,并显著提升生活运动能力。

猜你喜欢
急性期缺血性血栓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12-02 23:55:49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48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4:48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
中医研究(2014年5期)2014-03-11 20: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