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勇
活用数据、巧用材料,是深化经济报道、打造精品“爆款”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区分“跑龙套”记者和专家型记者的重要标志。只有学会“读数”、吃透材料,记者才能从静态的数据和材料中开发新的数据、发现新的线索、提炼新的主题,进而顺藤摸瓜、深入调查,采写出独一无二的深度经济新闻。
经济报道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数据多。经济“跑口”记者几乎每天都要和数据打交道。会不会“读数”、能不能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新闻线索,既考验记者的基本功,也反映记者的洞察力和新闻敏感性。
材料运用也是一样。信息爆炸时代,记者通过网络和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可获取海量资料,加上每次采访又能采回大量素材,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起来为我所用、而不是掉入材料堆里晕头转向甚至被材料牵着鼻子走?
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知识积累自然不可或缺。经济报道相对专业,一名合格的经济记者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高度的新闻敏感和逻辑分析能力,还需要储备一定的经济学专业知识。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经济报道的经验,记者应该学习几门通俗版的专业书籍:宏观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统计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没有这些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保驾护航”,记者就无法理解地区生产总值、总产值、增加值、营业收入、总利润、毛利润、净利润等经济学概念的内涵,更弄不清各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无法与采访对象对话,更遑论深入采访调查;面对庞杂的经济数据和材料,也往往无所适从,谈何开发利用呢。如果立志做一名受人尊重的资深记者,那么,请尽早补上这些课吧。
有专业知识、但没有思想高度,依然驾驭不了题材重要的深度经济新闻。深度报道不在“长”而在“深”,思想深邃、意境深远、分析深刻。能对政府的经济决策和企业的市场决策起参考作用的深度报道,一定不是材料简单堆砌的“毛坯房”,而是主题新颖、视角独特、彰显思想和匠心的“精装房”。科学客观地解读数据、领悟数据背后的深层意义,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消化材料、吸收材料中的养分并加以合理利用,都需要这样的职业素养。
□ 作者(左一)在采访中。(深圳特区报 邱海彬/摄)
□ 深圳高新区。(深圳特区报 周红声/摄)
怎样才能有思想高度?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特别是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和知识面;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自觉用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经济治理现代化等理论武装自己,不断提高理论水平;聚焦于中央及国家战略部署,时刻关注事关全局的宏观经济政策、重大计划、重要规划、重点项目、产业政策等,以全国全球视野看待和分析手头的各种经济数据及材料。同样一组数据,站在微观角度或局部领域可以理解为一层意思,置于宏观层面、全局范围或站在一定高度上理解,可能完全是另外一个结论。两组数据反映两个主体或两种属性的结论、现象、规律;但两组数据经过比较、分析、运算、开发后,得到的新数据又会“读”出新的结论,提炼新的报道主题。这,恰恰是新闻独秀一枝、脱颖而出的重要技巧。
同样一次采访活动,同样的数据和材料,甚至采访对象主动为媒体设定了同样的报道主题。新闻产品同款同质,这样的现象再熟悉不过了。在行业竞争激烈、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抢首发、做独家,太难了。
要想从中突围、出类拔萃,可以尝试数据材料的二次开发。笔者在一次开放采访中,与所有记者拿到了同一份新闻素材。它归于经济成就报道类,大致内容是经过调查和统计,很多中小企业获得了银行贷款、金额多少,云云。但笔者对新闻素材中的数据进行比较运算后发现:从绝对数来看,获得贷款的企业总量、贷款总额似乎都很可观;但从深圳全市范围看,这样的企业及贷款金额均可谓“九牛一毛”,占全市企业总量99%的企业只获得银行贷款总额的22.5%,而这些企业对深圳税收的贡献份额达到61%。笔者当即确定了与原基调完全不同的报道主题,变正面宣传的成就稿为披露问题解决问题的深度稿。
在大部分记者例行公事听会、甚至提前离席赶着回去发稿时,笔者已悄悄开始行动,找现场的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金融机构及行业组织的业内人士、中小企业家代表等进行聊天式采访,话题循序渐进地从成绩转到建议、再到问题及深层原因、解决办法等。据此完成的通讯《中小企贡献与其融资比例不相称》,第二天在《深圳特区报》与其他纸媒同步推出,时效性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但新闻性、思辨性和影响力大相径庭。连续数日,不断有小企业主致电笔者吐露心声、提供建议。活动主办方也在电话中感谢报道引起了各方重视,推动了他们的工作。政府及社会各界此后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企业融资环境不断改善。这样一篇刊发在靠后版面、天时地利人和似乎都不沾边的深度稿,获得了深圳新闻奖二等奖。
实践表明,跑口经济记者必须培养起较强的数据分析和二次开发能力,养成勤思考、勤研究、勤计算、勤比较的工作习惯。经济领域的深度稿,相当部分是现有数据资料综合分析运用的成果,据此确定报道主题后再补充采访,以事实案例、专家解读观点、企业与人物故事等,增强可读性和说服力。数据材料是否照抄照搬、有没有独立思考,稿件一看便知。尝试从数据中做加减乘除运算,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视野进行一番思考,或许就能发掘出不一样的数据、观点、结论、现象或规律,从此告别“豆腐块”“大路货”,使写出的新闻与众不同。
机会总是垂青有心人。笔者数年前的一次采写经历,至今仍历历在目。当年初某个下午,主管部门举行传统产业年度分析总结会,对上一年整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从材料介绍和发布内容来看,形势都很不错。比如手表产量占全球45%、家具出口占全国四分之一、玩具出口可观成为世界性生产中心、纺织服装出口创汇能力强等等。笔者以多年习惯养成的数据二次开发“职业动作”,现场随手将资料里的数据简单做了几道除法,得出了手表每只产值10元创汇1美元、家具每家企业年出口63万美元、纺织服装和玩具企业平均每家年出口100万美元等新数据和新结论。这与原始素材和权威数据的口径、基调有极大不同。笔者现场补充采访,并结合长期跑经济线的积累和专业沉淀,当晚赶制出《“深圳制造”缺点啥》深度稿,交稿时间基本和写一个动态消息差不多。次日,各媒体均对此活动进行了充分报道,新闻点也高度一致,全部是从总量角度宣传成就。只有这篇作品“特立独行”,反响效果也较好。见报当天上午,主管市领导委托秘书打来电话,询问稿件的素材出处,认为报道对深圳经济工作有参考和启发作用,希望看到完整版本。连续数日,不断有企业界人士致电笔者交流探讨、提供线索。一周后,仍有企业家盛情邀请笔者前往详谈,直言“看了稿件感触很深,震撼很大,点到了痛处,让身在其中的业内人士觉得惭愧”。后来,这篇稿件在广东省、深圳市的好新闻评选中都获了奖。
善用数据材料进行二次开发,不仅可生产新的数据、引出新的话题、做出独家新闻,也能使同样主题的经济报道特别是深度报道,由枯燥干瘪、味同嚼蜡变得鲜活灵动、丰满可人,令人大快朵颐。
记者每天接触各种材料,动动指尖网上搜到的素材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材料不会说话,任人摆布。复制粘贴、删改拆解,很快就是一篇“新闻作品”,但往往缺乏生命力。囫囵吞枣,营养没得到充分吸收利用。其实材料的字里行间、材料与材料之间,既有故事、有内涵,也有逻辑关联和深刻的寓意。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分析材料、消化材料,应当是记者的基本功。各种材料仔细研读、消化后,结合知识积累和报道思路反复思考,也许会有新启迪、新发现。多个看似不相关的“点”上的材料综合起来再归纳整理,可能就是一份内容丰富的“面”上素材,再找出共性、提炼主题,“串”起来就是一篇纵观全局、揭示经济现象或行业规律的新闻佳作,“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反刍”材料,充分消化,汲取精髓。“以静制动”,静态新闻也能打造出“爆款”、产生精品佳作。笔者最近10多年一直工作在经济采访部门的“后台”,很少跑动态,只能利用专业特长和从业经验,在静态的数据材料中反复研究和消化,从中发现线索、“提鲜”立题,然后整合利用材料并展开调查采访,从“死”材料中抓到“活鱼”,有时甚至“生猛”出街、独家经营。“提鲜”立题的技巧,可以从繁杂的材料中找寻最具新闻价值的某一个点、某个新颖独特的观点或结论,也可以发现最贴近时代主题的某种现象、最符合主流价值观及国家战略部署的改革与发展举措,或者总结提炼不同材料的共性等。
每逢年初,各行业各领域的经济数据陆续发布,媒体上关于各种成绩各种总结的快餐式新闻连篇累牍、多日连绵不绝,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八股文”,给人留下“鸡零狗碎、不痛不痒”的感觉,很难激发受众的阅读欲望,传播效果也不理想。打破这种“小散乱”的格局,全面系统地宣传报道一个地区过去一年的主要经济成就,并且角度要独特、主题要切合国家和时代需求、内容要鲜活有力,这是主流媒体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的应有之义,应该积极作为、适时“亮剑”。
笔者一篇获深圳新闻奖一等奖的通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在没有通知、没有线索、没有上级指令、没有新闻由头的情况下,通过材料合理运用采写而成。在主动搜集大量最新素材的基础上,笔者反复研究和琢磨各种材料之间的逻辑关联性,于材料“反刍”消化过程中确定了“大企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要力量”这一主题。顺着主题一条线往下深入,将各种材料中关于大企业情况的素材全部梳理出来,适当分析提炼,升华主题,确立高度;没有描述或素材单薄的行业与领域,立即重新搜集资料或补充采访。一天之内,将工业、外贸、高新技术产业、商业、物流等主要领域的素材全部重整、再造,并从总量、速度、质量效益三个维度展示大企业的地位,上下文穿插几家代表性大企业的鲜活案例,稿件立体饱满、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由于没有明确的时效性和由头,笔者用了“马太效应”理论开头,巧妙而自然地导入正题,又凸显一定高度。这篇通讯《大企业领跑深圳经济》尽管是静态新闻且无什么“背景”,却因主题新颖、视野开阔、反映了一种符合时代潮流的经济现象,当日即在头版头条刊登。更令人意外的,见报当日多个部门联系编辑部,感谢报社安排突出、内容丰富可读,大家都备受鼓舞。一篇并未站在任何部门立场的新闻稿,却引得众人交口称赞。这样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不正是媒体从业人员孜孜以求的吗?
前不久,笔者采写一篇反映“深圳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地位与作用”的述评,要求在大量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表达鲜明观点,要有高度和全球视野,文字平实生动。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课题。笔者马上着手采访,获得了大量数据资料,从七八万字的原始素材中咀嚼、消化、吸收、整合,形成万余字的可用素材。再对加工过的材料进行分类、结构再造、语言风格和文字表达方式的重塑、集成总装,形成七八千字的初稿。针对初稿中事实和说服力不够、事例不多不鲜活、数据不新不充分等薄弱环节,补充采访和搜罗材料,挖掘故事及人物,并对手头各种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和深入解读。稿件补充完成后,继续精雕细琢,最终形成约4000字的通讯《深圳力量“链”动全球》,于3月24日在头版头条刊发。
□ 深圳盐田港。(深圳特区报 周红声/摄)
文章以国际视野报道深圳在全球经济体系的地位及其对全球“双链”安全稳定的贡献,引起各方强烈反响,当日被各大网站和新媒体客户端全文转发,文中不少观点、提法、数据等信息被各类媒体引用。稿件披露深圳“平均每平方公里产出GDP约15亿元、工业产值约20亿元”“假如疫情让城市停顿下来,每停一天,就有84亿元的GDP和97亿元的进出口、100多亿元的工业产值白白流逝”“它用31年,实现了从1亿元到1万亿元的飞跃,再用6年翻倍到2万亿元,又用5年完成2万亿元到3万亿元的跨越”。这些重要信息,都不是主管部门的一手数据。本人将公开披露的权威原始数据进行二次开发,使常人难以想象的庞大数值变成了更接地气、更接近常人认知、容易产生联想的平均数、比较值,方便读者阅读理解和比较想象。
这样的新闻表达方式,既避免了“过时”数据对稿件新闻性的削弱和伤害,又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具象、更可视、更贴合受众的认知。这些数据和结论,也成为反映深圳经济情况的第一手数据,被各类媒体和朋友圈广泛引用,产生了很好的二次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