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夕
那年夏天,我去西安参加笔会。赶上暴雨,停机坪积满了水,飞机无法起降,所有的航班都延迟了。我坐在候机大厅里,周围挤满了乘客,他们有的打电话联络亲友,有的询问工作人员飞机何时能起飞,更多的是发牢骚,埋怨机场服务不周,不及时通报消息,不供应饮料和晚餐。
我百无聊赖,去附近的超市买了一本《读者》,然后去茶座点了一杯饮料,坐在那儿漫不经心地读着,消磨时光。我不时抬头看看表,已经晚上8点了,如果不是赶上暴雨,此刻我已经到西安了。
我打电话给朋友,告诉他不用来接了,还不知道航班何时可以起飞。可他执意要接,让我一有消息就给他打电话。我去咨询处查问航班,可前面围满了人,根本过不去。我问旁边一名乘客,他说积水刚清理完,飞机可以起降了,机场正在安排调度。
好不容易又熬过一小时,机场大厅开始广播航班消息:××航班已经准备好,请乘客们准备登机。××航班延迟到明天,请乘客去大厅门前集合,机场安排住宿。唯独没有我乘坐的这趟航班的消息。我下午4点到机场,已经等了5个多小时,朋友还在那边等着接我,而我现在连航班几点能起飞都不知道。我感到十分郁闷,心情坏到极点。
我强压心中的怒气,戴上耳机,一边听音乐,一边看《读者》。我翻开一页,是一篇译文——《微笑》,只读了几行就被吸引住了。
故事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发生在“二战”时期。作者是一名飞行员,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俘,被关进单人牢房。第二天,他就要被处决,想到自己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绝望和恐惧占据了他的心灵。他想抽支烟,稳定一下情绪。他翻遍衣服的口袋,总算找到一支皱巴巴的烟,但是没有火柴。
铁窗外面有一个士兵,是看管他的狱卒。他壮着胆子向狱卒借火。狱卒冷冷地看着他,也许是出于对濒死者的怜悯,狱卒掏出火柴,划着火递上前来。
在黑暗的牢房内外,在微弱的火柴光下,两个人的目光撞到了一起。他们离得太近了,隔着那样近的距离对望,他不可能毫无表情,他不由自主地微笑了。狱卒惊讶地看着他,嘴角不大自然地往上翘了翘,也露出了微笑。
就是这个简单的微笑,让他们不再是穿着不同制服、分属两个营垒的敌人,而是同样有着血肉之躯、有着思想和情感的人!他们聊了起来,聊自己的家人、孩子。他从皮夹里拿出妻子和孩子的照片给狱卒看,狱卒也拿出自己和家人的照片给他看。狱卒告诉他,再过几个月自己就能回家看孩子了。他再也忍不住了,悲恸欲绝地说:“你命真好,不像我,我再也不能回家见我的亲人,亲吻我的孩子了……”
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狱卒伸出食指,示意他别出声。狱卒巡视了一圈,悄悄返回,掏出钥匙,打开牢门,把他送出了监狱。
这是法国作家哈诺·麦卡锡的作品,是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我深深地沉浸在故事里,丝毫感觉不到周围的喧闹,仿佛一切都静止了。
一个生命就这样被挽救了,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一个微笑!
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沟通,它传递着人类朴素的情感,闪烁着人性特有的光辉。
雨还在下,我的心中却充满阳光。
航班依然没有消息,但我不再郁闷烦恼。我知道,不管飞机延误多久,我都会带着微笑上路。
(秋水长天摘自天地出版社《我赢了自己》一书,黄焯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