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

2022-06-08 08:29张芬萍
陕西教育·教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基因红色育人

张芬萍

学校应通过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延安育才红军小学在这方面做了整体设计和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始创于1937年,前身是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时期创办的一所中央保育小学,是一所诞生在党的怀抱、成长在革命摇篮中的历史名校。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践行“坚持党建引领,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育人宗旨,加强党的领导,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五育并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新时代教育。

筑牢红色堡垒,赓续红色血脉

学校创新管理机制,全面推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明确权责清单,细化工作职责,建设一支有凝聚力、有战斗力、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教师队伍。学校党总支利用国庆节组织党员教师走进革命旧址学习参观,重温入党誓词,引导教师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养分、凝聚力量,强师德、铸师魂,努力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学校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认真落实“双培养”机制,将“双培养”机制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相融合,通过“青蓝帮扶”、赛教、公开课、示范课等,将党员教师培养成名师、骨干教师,将骨干教师发展成党员和学校领导干部。同时,通过坚定信念铸师魂、健全制度强队伍、搭建平台提素养等途径,要求党员做到 “六带头”,即带头讲政治、讲奉献、讲爱心、讲团结、讲担当、讲业绩,使每一名党员都积极发挥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争做师德高尚的时代先锋。

凝聚红色精神,夯实教书育人根基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学校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的核心工程来抓,凝聚红色力量,培养“四有”好教师。

坚定信念铸党魂。学校始终坚持以打造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通过“五堂课”“五融入”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即上好“示范课”,将理论学习融入思想建设;上好“网络课”,将理论学习融入师生日常;上好“思政课”,将理论学习融入课堂教学;上好“德育课”,将理论学习融入德育主题活动;上好“实践课”,将理论学习融入具体行动,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抓好思想筑防线。学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用主旋律和正能量涵养学校教育生态,守住网络舆论的主战场,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落细落实到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确保意识形态工作不留空隙、不留死角。

多元考核强监督。以党建强师德、以党风促师风、以师风促学风,把师德师风与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建立常态化师德教育制度,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演讲比赛、职业道德专题讲座,组织党员教师进行廉洁从教专题研讨、师德宣誓、师德师风自查自纠,签订“三乱治理”责任书,引导广大教师明确行为规范,坚守行为底线,树立良好形象。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立德树人根本

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为谁培育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红色基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红色基因融入教育教学。学好党史校史,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精神;讲好红色故事,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传唱红色歌曲,提升学生精神品位和文化素养;追寻红色足迹,让学生用心感悟革命传统,激发爱国情怀;演绎红色剧本,让学生身临其境,厚植爱国情怀;培养“小小讲解员”队伍,宣传党的历史,弘扬党的精神,传播红色正能量。

红色基因融入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建党节、国庆节,举行大型《育才红娃心向党,礼赞百年铸辉煌》《我爱你中国》红色歌舞表演;利用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组织师生走进“四八”陵园,开展《学党史、祭英烈、承遗志、跟党走》主题纪念活动;利用党日活动走进王家坪革命旧址、南泥湾、西北局革命旧址,开展《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引导师生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坚定师生的理想信念。

红色基因融入校本课程。由党员教师牵头组建“名师工作室”,开展“延安精神促进小学德育工作路径”的研究,创办了延安育才红军小学校报以及校刊《育才教苑》,传播党的思想,搭建师生学习交流平台;编写《延安岁月》《我是育才人》等红色教育校本课程,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丰富育人内涵,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使红色基因注入学生成长全过程,让学生从小听党话、感党恩,永远跟党走!

汲取红色养分,助力改革创新发展

“双减”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直接指向“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本质。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六大举错”全面促进“双减”落地落实,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抓好教师队伍,提升育人能力。教师是落实“双减”工作的重要执行者和推动者,是实现提质增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学校积极引导教师认识落实“双减”工作的重要意义,从思想上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完善“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建设,构建 “集体+自学”“线上+线下”的教师培训模式,搭建“名师引领”“师徒结对”“校际交流”“外出培训”等平台,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实现减负增效。

聚焦课堂教学,实现高效优质。充分发挥教学能手、教学骨干的示范引領作用。通过名师工作站、教互研组搭建平台,积极开展“常规达标课”“优质高效课”“卓越示范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听评课活动、学科赛教活动,以赛促研、以研促教、以评促提,深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加强作业管理,提升作业效能。以作业“减数量、提质量”为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紧扣学科特征,分层分类设计基础性、探究性、个性化作业,探索形成“基础+学科特色”的作业模式,丰富作业内容,满足学生需求,并确保作业“不出校园”及每周一天“无作业日”,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真正实现作业负担“减”下去,教育教学质量“提”上来。

丰富课后服务,满足多样需求。学校全面推行“基础性服务+选择性拓展”课后服务模式。“基础性服务”即在放学后,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答疑解惑。“选择性拓展”指坚持“五育”并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组织开展腰鼓、跳绳、足球、乒乓球、跳绳、合唱、舞蹈、小小讲解员、绘画、剪纸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后延时服务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聚力家校协同,共育学生成长。落实“双减”政策,家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要积极引导家长认识到“双减”的重要意义,协同学校从手机、睡眠、读物、作业和体质“五项管理”入手,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我们开展了回家“三个一”活动,即一次家务劳动、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把学生学业负担“减”出的时间,“增”在劳动实践、体育锻炼方面,促使学生在道德水平、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综合发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改革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是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围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核心,进行评价体系的改革,以“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面发展,关注成长过程”为原则,从“道德品质”“身心健康”“学业发展”“艺术审美”“劳动实践”等方面进行多元化、发展性、综合性评价,变“侧重学生成绩”为“关注全面发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红色基因代代传、春风化雨润心田。学校将以“双减”为起点,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以人为本,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兴趣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童年还给学生,办好让家长、社会满意的教育,为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单位   陕西省延安育才红军小学CA008D61-6E81-4AAA-881E-7DD8A1AFFE1D

猜你喜欢
基因红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追忆红色浪漫
基因事件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