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环
自我国教学改革有效落实后,小学数学教学不再是单一的“制砖机”式的教学方式,而是摒弃传统应试教学的弊端,走向创新型教学的轨道。讨论式教学法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可以对当前固定式教学模式注入新鲜生机,积极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良性发展。数学学科较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对同一问题因思维方式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有诸多不同之处。讨论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认知观点,学生不但能获取知识及能力的培养,还能使数学思维得以发展。就数学本质而言,讨论式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具有显著成效,改变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的局限性,使其在讨论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成效。
一、讨论式教学法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我国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都以“严谨刻板”的传统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活动,而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产生一定的阻碍,没有意识到数学的抽象性及应用性的特征。讨论式教学法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过于形式化。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数学课堂上的讨论没有准确的认知,认为讨论只是抛出问题,等到学生的回答后再抛出下个问题的过程。这样一来,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容易被其他学生所回答的问题而取代,这种所谓的讨论没有任何意义,真正遇到问题的学生也很难得到相应辅导。再者,要确保讨论式教学的实际效果,就要设计些能让学生进行思考的问题,更要创设出解决问题的情境。当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还不能予以完全转变,且提出的问题过于笼统,超出学生实际接受能力,并且创设的情境也过于机械化,这样的教学现状使讨论式教学法在小学课堂应用受到层层阻碍。倘若恰当应用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我见解,端正对待问题的态度。在与教师及同学的讨论中,更能取长补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其思维发散、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讨论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基础
(一)数学自身的特点
数学是一门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研究的学科,它来源生活实践,同时可以对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推动性的作用。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数学已经被运用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基于数学知识来对事物进行探究的时候,人们可以基于最基础的数与形规律进行探究,不需要考虑事物的其他属性。在数学研究的过程中,基于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将演绎体系作为表述载体,运用形式化的数学方法,可以将事物的本质规律揭示出来,并将这一规律使用数学符号和数学表达式表示出来。通过这种方式,数学理论可以演变成为抽象形式的数学验算,展现精准性与严格性的特征,这也决定了数学体系具有严谨性的特征。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大纲中的数学知识作为载体,将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文化传授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只有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才能实现抽象与实践之间的有效融合。
(二)数学教育的社会学基础
人的思维是依托于一定的环境基础发展而来的。对小学生来说,无论是数学思维还是其他思维都是在家庭、社会等群体环境中发展和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除了要拥有独立的思维之外,还需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在与他人交换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个体思维的完善,这也说明了数学教育有一定的社会学基础。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地利用课堂这一载体,引导小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形式提高学习的效果,在这个基础上实现思维的启迪。除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之外,生生之间的沟通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实现信息的传递,他们能在短时间内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基于已有的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与论证,最终得到数学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时刻处于活跃的状态,他们需要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有利于沟通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数学教育的社会学基础决定了讨论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这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讨论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优势
(一)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在使用讨论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选择有价值或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小学生展开讨论,以此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解决。由此可见,讨论式教学法与启发性教学法的功能相似,都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对他们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思维水平。与此同时,讨论式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将学生从被动式教学中解放了出来,使他们更为加积极和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能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现阶段的学科教育主张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充,也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成长。思维是学习一门学科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只有建立了相应的学科思维,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优势才会更加明显,也可以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提供更多的帮助。而讨论式教学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是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索空间思考时间和分析空间,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分析、思考、得出答案、总结结论,学生在理解和认知上更加清晰,以及在应用上更加灵活,而问题分析总结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开展相互交流,他们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在讨论式教学法应用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发展逻辑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除了需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外,还要学会倾听和学习他人的觀点,接纳他人的意见,这有利于学生社会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讨论式教学法的优势也变得越来越突出,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方法。合作交流能力不仅是作用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发展,而且是作用于学生未来的人际交往。从本质上讲合作交流能力是一个更加综合、所能达成效益更高的一项能力。而讨论式教学在实践展开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地培养和塑造学生这一项的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和保障。94854923-04C7-4FA0-B00B-C31B7415673F
四、讨论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课堂导入营造讨论氛围,设置问题引发思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讨论式教学法,需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减少学生的内心紧张情绪,使其踊跃参与探讨,敢于阐明自身的观点。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多媒体方式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这些方式都能很好地将学生注意力引向教学内容,点燃其求知欲望,进而参与讨论的活动。例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课,很多同学都不能理解为什么无法被除数整除时会出现余数,就说明计算错误。因此,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前,可先进行导入阶段,给每个学生10根木棒,分别让其摆放成正方形和三角形,看看最多可以摆成几个正方形和三角形。当问题抛出后,就会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学生进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教师应掌握最佳时机,将问题切入本节知识的讲授内容,设置问题情境。如“为什么大家摆来摆去都会剩下几根呢,运用除法算式应该怎样表示呢?”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进入激烈讨论环节。
讨论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时,教师要对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有所提升,抛出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所有问题都能让学生值得思考及在课堂讨论。教师要依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精心设计,只有值得思考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例如,在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学生需知道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性质,且两个图形四个边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这就需要教师在问题设计上要围绕本节重点进行设问,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存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进行思考。这样学生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总结出来的结论,就会加深其知识点的认知,并对该知识点予以透彻理解,使学过的知识深埋于心。
氛围的营造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小学学生本身的畏难心理相对较强,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常常会怕同学嘲笑怕教师不满,进而导致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愿意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降低了讨论式教学在实践开展过程中所能达成的效益和影响。为了进一步激发小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讨论式教学实践应用所能达成的作用和效益,教师需关注氛围的有效营造,尤其是在课前导入环节,通过氛围的有效营造和构建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知识学习和探究,同时让学生对本堂课所学习的知识保持较高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欲,为后续教学工作的落实提供基础和保障,进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创设讨论形式,建立竞争机制激发学生讨论兴趣
日常教学中,讨论形式的选择直接影响讨论式教学法的教学成效,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对讨论形式有所创新。小学数学课堂上有多种形式的讨论教学方法,无论是“同桌两人讨论”还是“前后四人讨论”等,只要运用恰当都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问题比较简单,可采用“同桌两人讨论”,问题难度过大,便可采用“前后四人讨论”,教师则应关注学生讨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反馈。例如,教师在讲授方程部分知识的基本概念时可以让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以此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方程的基本元素和解题技巧。当将题目扩展延伸时,教师应扩大讨论范围,让更多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活动,发现自身不足,学习他人优点,有助學生为今后学习奠定夯实基础。
如果想要避免讨论过于形式化,教师就应明确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小学生正处于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阶段,注意力无法长期集中,没有较强的自制能力,在课堂经常出现走神等情况。如果教师将讨论目标设置相对模糊,就非常容易出现学生把讨论变成说闹,不仅浪费教学时间,还会影响学习成效。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可将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建立竞争机制,激起学生讨论热情,让讨论更具实效性,实现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例如,在小学低年段“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时,小学生计算需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很多学生思维能力不够强会产生挫败感,这会让其产生严重的畏学心理。为此,教师就应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设置一系列竞赛活动,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另一方面能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一定会遇见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学生会主动与身边同学进行讨论,在不知不觉中对所学内容加以理解巩固,为其自主学习创造良好基础,进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
(三)发散学生思维,减轻学生负担
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具有独特性,数学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如果只用单一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那么思维就会受到束缚,使自身无法得到进步。而讨论式教学法能让不同思维的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让不同思维认知相互碰撞,从中产生思想认知上的火花,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拓展,使其可以对具体问题予以具体分析。学生经长时间讨论后由被动学习者逐渐转变成主动学习的主人,掌握各类数学问题的思考方法,从而取长补短。除此之外,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一直是被社会及家长所热议的焦点问题,但在教学内容不断增多的现状来看,要想有效减轻学生负担,就必须从教学效率为着手点。受以往传统教育制约,教师习惯使用题海战术,其教学目的是强化学生认知记忆,暂时提升学生数学考试成绩。事实上却对其思维产生了禁锢,没有变通能力可言,浪费大量时间,导致学生疲惫倦怠。讨论式教学法能改变这一传统教学中的弊端,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其他同学比较好的解题思路,掌握简单便捷的解题方法,对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分析,增强教学成效,减轻学生负担。
五、结语
总而言之,讨论式教学法能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与成效,同时,该方法能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分析。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实际教学问题,带领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数学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形成独有的数学解题思维,为强化学生数学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邱瑞玲)94854923-04C7-4FA0-B00B-C31B741567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