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 王若璐
在2021年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她”论坛上,95岁的天文學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首位女性天文台台长叶叔华在全英文演讲中,鼓励女性打破“玻璃天花板”,引发热议。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这位被誉为“北京时间之母”的杰出女性的不设限人生。
95岁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年龄?功成身退,安享晚年……这些都是很好的,可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偏不。
年龄对她来说似乎并不是“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限制,95岁的她只要不出去开会,依然每天到上海天文台上班。在她看来,这种状态已经是“人生的一部分”。
几年前,叶叔华曾在一次演讲中说:“其实不是说‘我想做什么事,只能说‘92岁的我还能做什么。”
叶叔华坦言,自己有时候是一个脾气很大的人,说到当年去紫金山天文台找工作的事情,她更是直言“气死了”。当时,她和丈夫程极泰一起去,对方说只招一个男的。“我当时真是生气死了,回去就写了一封信给台长,说你不该不请我,写了5个理由。”虽然后来仔细想了一下,觉得应该体谅对方的困难,但在她看来,“无论怎么难,你也不能说只招一个男的”。
后来,已经是天文台台长的她去法国访问,离别的时候,对方说为女天文台台长干杯。叶叔华听罢,直言不讳地说:“可能若干年后,女台长会跟男台长一样多。”
说起“天问一号”“嫦娥探月”“北斗”等工程,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但这背后的航天测控系统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网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如果没有这个测控系统的精确护航,这些探测器就像没了眼睛。这项技术简而言之,就是把几个小的射电望远镜分别放在北京、乌鲁木齐、西安、昆明,联合起来达到一架超大望远镜的观测效果。
叶叔华最厉害的地方正是她超常的远见。“嫦娥一号”是2007年发射的,而在此之前的30多年,叶叔华就开始苦心布局、积极推动并最终建起了VLBI网。那个时候,几乎没有人理解这一切。
事实上,这件事的困难程度,叶叔华自己想起来都害怕。“我们平时用的设备也就十几厘米这么大(口径),你突然要25米,自己想想都害怕。”叶叔华说。
为了做出口径25米的射电望远镜,叶叔华冒冒失失地跑到四机部,问能不能造25米的天线。对方头也不抬,说:“不行。”叶叔华没办法,后退了一步站在那里。“当时想的是申包胥哭秦廷。申包胥到秦国去请救兵,秦王不理他,他就站在秦国的朝廷上哭了几天几夜,眼泪都哭干了,后来秦王才答应他去救楚国。人家几天几夜都哭了,让你等一会儿就放弃了?”
叶叔华不肯就此罢休,她又站了一刻钟,直接问:“我能不能见部长?”这个大胆的要求把对方也吓了一跳,但还是给安排了。等见了部长,部长很和气,听了叶叔华说的事情,立即答应了。
大概正是因为这样,上海天文台的同事才会说:“叶先生是个帅才,但是,她又是个急先锋。万事开头难,开头都是她打天下。”就这样,先是在上海,再是在昆明、乌鲁木齐等地,叶叔华带领同事们一步步建立起了VLBI网,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叶叔华95岁了,提到她心心念念的天文梦想,人们依旧可以在她眼中看到光,一如她所热爱的星河。
(摘自“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75154E19-A425-4EEF-AB5B-78681ABF3E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