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的探索

2022-06-07 07:42
数字通信世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条件协同信息技术

刘 健

(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辽宁 沈阳 110122)

1 关于协同学习

1.1 协同学习

协同学习是产生于21世纪的“课堂革命”大背景下,日本著名的教育理论学家佐藤学教授首次提出了以协同学习的概念来指导和实施各种课堂教学。以学生间的特点和差异化为主要教学基础,通过相互倾听等多种教学方式共同学习,从而形成一种互惠、共赢的学习创造力和教育思维新形态。

佐藤学还指出:协同学习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互惠式学习,心理学家布朗(Brown)也是如此认为的。采用此种学习方式,可以让学习者感到幸福,换句话说,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得到 “1+1=3”或是“1+1=5”的成果。

协同学习是一种通过对话方式实现的同伴、互助和教师辅导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真正做到了由以教学为核心转变到以研究学为核心,实现了教师之间平等、互惠、探讨与合作学习,能够推动和促进我国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1.2 实施协同学习的意义

1.2.1 国际社会与时代发展的要求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国都在不约而同地开展课堂革命。这场革命看起来似乎宁静,但愈发波澜壮阔。日本2002年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空间,为学生掌握基本内容和发展个性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芬兰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前几年芬兰明确提出“基于现象的教学”这一新概念,主要以多学科、基于现象、基于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

1.2.2 新时代国家课改的诉求

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了课程改革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学生思想更加地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地多样化、个性特点更加地鲜明。2017年,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可以说,“课堂革命”在当前不仅成为全球性的教育变革潮流,而且成为我国新时代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1.3 教学现状的要求

当前全面深化课堂改革成为必然趋势。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大环境下,教师更要充分重视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接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让课堂成为学生提升学力、增长技能、收获和成长的舞台。

2 “信息技术”实施协同学习的意义

教育部新课标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实践,为就业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3 协同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的策略

3.1 构建协同学习的小组

首先要明确协同学习不同于小组学习,是建立在平等、互惠基础之上的共同学习。没有“小先生”,每个人都肩负责任,都承担各自的任务并负有教会其他同学的义务;

以往课堂教学中采取的分组学习,每组设有组长,组长大多承担着“小先生”的角色,组织组员研讨,分配任务,更重要的是替代老师辅导有困难的同学并为之讲解问题。组长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但相对于组员而言,形成了“等、靠、要”的习惯,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自信心越来越减弱。

3.2 建立有效对话

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生之间相互支持、相互激励。在小组中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积极倾听其他组员的想法,互相以探究研讨,以合作交流的形式,完善彼此的见解。以此过程中,强调尊重、民主、合作、共同提高。

3.3 设计学习任务单

教师课前设计助力学习、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学习单。以“信息技术”中Excel部分为例,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提升:基础课题,重点是学生与自我的对话、与文本(教材)的对话,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用已有的知识、已有的方法解决新问题。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基本能掌握学习任务单中的内容。挑战课题,是学生与同伴进行的对话。大家共同探究、研讨,分享自己的思考,倾听同伴的想法,在碰撞中明确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学生之间的相互激励和交流,其学习效果要好于教师讲解的效果[1]。

3.4 精心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能事半功倍。同时教学设计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学效果。教师应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混淆或难以明确的知识点,设计出有引导和协助功能的方法,切实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和信息素养的深刻理解;掌握学生的思维层次,精心设计,有效引导,通过协同学习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4 协同学习带来的变化

4.1 问卷情况

本次课题调查问卷共计10题,所有题目均为单选题,通过调查问卷小程序在线调查。调查问卷从多个角度和维度检验学生参加协同学习后的收获和感受。

由调查结果的数据可见,87%的同学非常喜欢协同学习方式,92%的同学在协同学习中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68%的同学在协同学习中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77%的同学能倾听别人的见解,92%的同学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82%的同学认为学习效果优秀,89%的同学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95%的同学认为在协同学习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96%的同学认为在协同学习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责任心。在实行协同学习后,同学们都形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懂得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并且能采纳正确的意见,同时对指出缺点、提出建议的同学表示感谢。

4.2 学生的变化

4.2.1 学生的学力得到提升

学力指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以及学习的能力。

因为每个人都承担着自己的任务,并且在小组中都有应负的责任,促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并坚持下去,逐渐学会了学习,培养了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交流研讨中,得出以下结论:①IF条件函数,第一个参数为判断条件,第二个为条件为真时返回的值,第三个为条件为假时返回的值,如果有多重条件,在此可进行第二重IF嵌套。②需要注意的问题:返回值如果是字符,需要加双引号,同时注意汉字与英文的切换,函数表达中所有符号均为英文半角。

表1 问卷调查

同理,条件计数的学习也采用上述方式。同时组织学生一起分析IF和COUNTIF的不同:函数功能的不同以及在构建条件表达式时的不同,COUNTIF中的条件要用英文双引号圈住。

4.2.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增强了学习自信心;对Excel甚至信息技术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就感。

5 协同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思考

5.1 机房条件有限

为了更有利于学生研究和交流,教室的桌椅摆放可以为U型或小岛型,但实训机房因多年前建造,桌椅都是固定的,不能挪动,摆放是四组长条形,不利于学生交流。

5.2 学生自身条件

学生多年养成的习惯一时难以彻底改变,并且大部分不敢说我不会,有时候怕同学嘲笑,自己没面子。对自己的独特见解,不自信,不能勇敢表达;对一些相互关联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还做不到举一反三。

学生在问卷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说喜欢协同学习方的式,并表达了对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的感受:犯困、走神、无聊……,但对基于协同学习的喜欢,也只是觉得可以讨论,有趣,并未真正认识到协同学习可对学生自身成长助力。

5.3 学校条件所限

班级人数过多,分组多,课堂掌控不易。特别是在分组研讨时,课堂显现“开锅”现象,有时课堂纪律容易失控,不便掌控和管理。

5.4 教师自身水平

协同学习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特别是学习任务单,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同时教师自身水平有限,仅凭文献学习、自我探索、同伴研讨,基本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如果能真正去体验一下协同学习的课堂,会给教师很多帮助。

5.5 最好可以课前预习

理想的情况是学生可以预习,这样会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促进协同学习的成效。但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平时住校,基本没有笔记本电脑,不具备预习条件。

5.6 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协同学习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用协同学习,不能为了采用协同学习模式而采用,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决定。尽量利用现有的成熟工具创设理想的协同环境,最大可能地创设多层次多维度的协同条件,为学生服务。■

猜你喜欢
条件协同信息技术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排除多余的条件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选择合适的条件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