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莲
摘要: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幼儿的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在幼儿园教育中,将保育与教育融合,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良好发展意义重大。但由于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突发情况,导致幼儿的健康安全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将晨检工作做好,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晨检工作方案。
关键词:幼儿;晨检;防护
引言:由于幼儿的年龄偏小,抵抗疾病能力不强,无法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经常会被外界因素干扰,致使身心健康发展不良。为有效规避不良因素对幼儿成长的影响,教师应该加强对晨检工作的重视,建立完善的晨检机制,合理制定晨检方案,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让幼儿能健康且愉快的成长。
一、幼儿晨检工作内容
教师在开展晨检工作时,首先要将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保证工作服干净整洁。在晨检时保,健教师要与班级教师共同配合,保健教师负责幼儿进入幼儿园的初次晨检工作,班级教师要负责幼儿园进入班级的二次晨检。在初次晨检期间,教师要用手摸额头,初步辨别幼儿是否有发热高烧情况,如若幼儿出现异常,要用体温测量仪器测量幼儿的体温,同时观察幼儿园早晨的精神面貌以及面色,观察幼儿五官、咽喉等是否有异常。针对存在可疑症状的幼儿,教师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带领幼儿到医院检查,了解幼儿的健康情况。教师要与家长交流,询问孩子的健康情况,包括饮食、睡眠等。检查孩子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诸如打火机、硬币等。在与家长交流时,要时刻叮嘱家长注意这些细节,不能让孩子携带危险物品。针对晨检中出现异常的幼儿,教师要仔细记录并制定处理方案,及时反馈给班级教师,叮嘱教师时刻观察幼儿的情况。
二、做好晨检工作的对策
(一)热情接待每名幼儿
幼儿早晨情绪的好坏会影响幼儿一天的活动,尤其刚刚入园的幼儿,其对同伴、教师有很强的陌生感,恐惧情绪较多。为打消幼儿的不良情绪,教师在晨检时要热情接待每一名幼儿,用微笑迎接幼儿入园。针对哭闹不止的幼儿,教师要积极引导,本着负责任的心态让家长放心将孩子交给自己。为阻止幼儿哭闹,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喜好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让幼儿能主动融入到游戏活动中,通过参与游戏,幼儿能够将全部精力放在游戏上,自然而然会停止哭闹,不再对父母过于依赖。当然,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爬滑梯,滑梯“呼哧”滑下来,幼儿会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玩的非常开心,一天,两天……如此反复下去,幼儿便会主动到幼儿园学习,家长也可以放心将孩子交到教师手中,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二)引导幼儿积极配合
教师在晨检时应该主动且热情地与幼儿交流,让幼儿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护。通过这种方式,家长对幼儿园以及教师的信任感会增强,能积极配合教师开展晨检工作。比如:在晨检时,教师要主动表扬幼儿,诸如:“你今天的表现真是太棒了!”,“你的小手太干净了,老师要向你学习”,“你今天做得非常好,能主动和老师打招呼啦!”通过一系列暖心的举动,幼儿配合教师晨检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依照惯例让幼儿在入园时参与晨检,对幼儿身体健康大有帮助。班级教师可以利用开展健康教育课的方式让幼儿形成主动晨检的习惯,让幼儿的真正认识到晨检的作用和意义。再比如:明明在刚入学时,经常不配合教师晨检,每天需要采取生拉硬拽的方式对明明晨检,导致整个晨检过程开展难度大,甚至影响了其他小朋友晨检。为帮助明明改变这一不良习惯,保健教师每天在晨检完后到明明的班级中与他交流,了解明明的真实想法,而在日常教育期间,班级教师也通过健康教育课来引导明明,通过一周的沟通和引导,明明认识到了晨检的作用,能够主动配合教师晨检,在入园时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蹦蹦跳跳的和教师打招呼,整个人变得十分开朗活泼。
(三)强化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晨检工作是家长与教师就孩子健康问题交流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与家长沟通,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幼儿存在的健康问题。因此在晨检工作时,教师应该采取合适的方式与家长沟通,提升晨检工作效果。比如:红红家中有两个孩子,姐姐正在上小学三年级,在一天晨检时,教师发现红红的额头上有两个水泡样的疹子,身体其他部位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在发现这一异常情况后,教师第一时间与红红的妈妈取得联系,通过交流得知红红的姐姐因为班级中有同学得了水痘而在家休息,于是教师立即让红红的妈媽带红红到医院做检查,在第2天电话询问红红情况时得知,红红身体前胸后背都出现类似疱疹,最终医院确诊为水痘。由此可见,在晨检中与家长及时交流,可以快速发现幼儿存在的健康问题,对幼儿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结束语:
综合而言,晨检是确保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只有做好晨检工作,幼儿才能处于安全且愉快的成长环境,因此教师在开展晨检工作时,应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的晨检机制,对晨检流程不断细化,主动与幼儿、家长交流,保证能从根源规避安全隐患,防止幼儿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参考文献:
[1]周尚玲. 晨检——幼儿健康的第一道防线[J]. 教育导刊,2002,(24):40.
[2]余燕. 开展幼儿晨检的体会[J]. 江苏卫生保健,2001,(03):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