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与“工匠精神”都不可缺

2022-06-07 11:31:31孙潜彤
科学导报 2022年31期
关键词:技工工匠精神薪酬

孙潜彤

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职业选择亦理应如此。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于5月1日起施行,赋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为职业与普通教育平等地位“撑腰”。

生活中不少人对职业教育有着“低人一等”的偏见。“不好好学习将来去砸墙”,个别家长对孩子学业的开玩笑敲打,倒不完全是句玩笑话。目前,建筑工人依然是“70后”“80后”居多,比这年纪大的干不动,更年轻的不愿来。

将来谁去做技工?特别是脏、累、苦、险的职业,是不是可以甩给机器人?莫以为杞人忧天。即使在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当人口红利渐渐消退,老龄化社会渐行渐近,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是不难预期的事情,“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未富先懒”的忧虑已扑面而来。有人畅想社会进步的愿景,脏活累活险活都甩给机器人,人类就负责“吃香的喝辣的”不行吗?

不错,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是大势所趋。在某些行业,如汽车生产已经让机器人代替一些重复性的劳作。即使这样,机器人也需要有人去生产、去操控、去维护。在自动化改造的汽车制造商车间,大约每4台焊接机器人仍需配备1个调试人员或焊接工程师。现实中不存在机器完全换人的“黑燈工厂”,只是为后台进场的技工暗中抬高了技能门槛。转型升级的企业更需要社会涌现一批研究型、复合型的技术工人。

招工难,招学员也难。一个技工学校的校长说:“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更愿意从事直播、外卖等互联网相关的工作。薪酬待遇、工作环境、休息时间、体面程度等都是年轻人看重的择业考量。”大多数职业学校在专业的设置上也因之“拈轻怕重”。那些劳动强度大甚至危险的脏苦累险岗位,比如染色工、炉前工、家庭护工、高空作业等岗位,即使薪酬高企,仍将越来越缺乏职业后劲。

反观各地推出的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多是从供给侧使劲以期提升高职教育水平。而缓解特殊岗位的“技工荒”,更要从需求侧提高技工收入及待遇。实现社会公平,首先改变社会上某些“廉价用工”心态,养成愿意为精湛技艺、为工匠精神、为艰险苦累劳动高价付费的习惯。同时,从顶层设计作出制度性安排,改善脏苦累险岗位的作业环境、保险保障和休息条件,让机器人暂时难以替代的脏苦累险岗位拥有“香饽饽”一样的礼遇。

猜你喜欢
技工工匠精神薪酬
从技工到英雄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58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工业设计(2016年10期)2016-04-16 02:43:48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环球时报(2016-03-10)2016-03-10 09:02:48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环球时报(2016-03-10)2016-03-10 09:00:10
文科薪酬包揽倒数十名,该如何看?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
“薪酬沙皇”走马上任等
检察风云(2009年13期)2009-09-09 09: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