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栩钰
摘 要:本文将从“1+X”证书制度为切入点,结合3D引擎技术这门课程,阐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VR产业发展势头迅猛,“1+X”证书制度能满足福州英华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本校)动漫专业的发展需求。本文分析目前本校3D引擎技术课程在开发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和难点,其中既有教材选用不合适的问题,也有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手法单一、学生知识掌握不理想的问题,以及教学评价手段不够多元化的问题。由此提出选用“1+X”评价组织提供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授课、培养满足“1+X”证书制度下的双师型教师、采用课证融通的项目式的教学和“多元化教学评价”,达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改革。
关键词:“1+X”证书制度;课证融通;3D引擎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6-0-03
随着国家在2019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和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宣告1+X证书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本校动漫专业的3D引擎技术课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课程改革。此次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团队沟通、协作能力,而且也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岗位适应性,推进了“1+X”证书试点的运行。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3D引擎技术的发展需求
目前,3D引擎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在游戏行业,如王者荣耀、炉火传说、纪念碑谷等众多热门游戏中,而且,在VR虚拟现实行业中也有不俗的成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重点支持新产业技术[1],而VR虚拟现实位列其中。据《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报告(2020)》指出,我国虚拟现实的潜在用户达3.86億人,过去一年有听过或体验过VR设备的用户约2 700万人,而在15~39岁的人群中,对VR非常感兴趣的用户达68.5%。从2019年开始,随着虚拟现实终端不断多元化、移动5G云VR业务的发展、“VR+”应用场景的落地,开发3D引擎项目的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强。根据CapitalnTap近期发布的“2021年最具创新技术公司”排行榜,华为、腾讯、百度等7家中国企业进入Top25榜单,标志着中国科技企业在创新领域上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这几家创新企业无一例外都已经涉足虚拟现实技术的软硬件开发,但是目前现有的人才分布,动漫、游戏方面的关卡搭建、CG实时动画制作、场景氛围的渲染、模型转换等方面的专业型人才还是略显不足,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二)“1+X”证书制度的发展需求
作为“1+X”证书制度试点第三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标准——《3D引擎技术应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它为3D引擎技术课程的设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这当中的初级标准主要对应的是游戏中关卡的搭建、实时光照渲染、游戏项目的整体氛围效果等,中级标准主要对应着游戏中特效的使用、PBR材质效果的制作、CG实时动画的制作等。这些标准正好符合目前企业对3D引擎中动漫、游戏方面的人才需求。
(三)动漫专业虚拟现实方向的建设需求
目前,本校的动漫专业课程其中一个方向是倾向于三维软件的学习。通过三维软件和后期合成软件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充分运用在游戏建模、三维动画、影视包装等方面。伴随着国家对于新兴技术的大力发展,特别是在“十三五”规划之后,着重发展虚拟现实方向,本校的动漫专业也开始进行调整,增设3D引擎技术这门课程,以便更好地与新兴产业衔接。
二、课程在开发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难点
(一)教材选用困难
市面上面向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材,大多数是以项目式为导向,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以编写脚本代码来实现项目为主,对于CG实时动画方向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虽然说编写脚本代码是实现3D引擎交互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对于动漫方向的学生而言,他们并不擅长编写代码,他们的兴趣点在于能否用可视化的方式,直观地利用3D引擎软件搭建游戏关卡,并在此基础上制作出小游戏。如何用特效模块制作出绚丽多彩的特效;如何让游戏中的角色活动自如并做出酷炫的动作等。针对动漫专业学生这方面的需求,目前市面上的教材确实很难匹配,但是在各大人才招聘网中对于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又很大,这无形中就会造成学校所学的知识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不吻合的情况。
(二)教学案例与企业真实项目标准有差距
任课教师没有真正从事过3D引擎技术方面的工作或已离开一线工作岗位多年,教学中的实训环节设计得相对比较粗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由于没有真正的一线企业案例,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学案例都是选自教材或去各大网站上购买由一线企业工作人员录制的案例课程。教师通过提前学习案例,然后在课堂中将他们所学会的知识,再传授给学生,以弥补教师自身缺乏企业真实项目的情况。这种方法存在弊端,如学生学习的侧重点偏向于注重记忆教师的操作步骤,强化对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但是对项目知识点的整体把控方面,稍显碎片化。
(三)教学评价手法单一,教学实施困难重重
在教学实施环节中还是采用以讲授法和实践法为主,以小组讨论、同学间的互帮互助为辅。虽然也有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尝试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但是实施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在“线上”环节。究其原因,学生依赖教师的讲授,“线上”碎片化教学内容只有个别学生有使用;机房授课,互动少;课程评价手段单一,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学习过程中重操作,轻理念。
三、课程改革的措施
(一)选用“1+X”评价组织提供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授课
笔者学校使用的“1+X”的评价组织是唯乐屋(北京)软件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在3D引擎技能的培训上主要分为初级、中级两个阶段,而每个阶段对应的教学内容都有不同的侧重点,详见表1。
从表1可以清晰地发现,教学内容涉及脚本代码的部分比较少,只有在中级阶段才涉及少许引擎脚本代码,绝大多数的操作都是可以在软件界面中操作完成。这样的课程内容是和动漫专业学生原生的知识体系能够吻合,学生不会出现很明显的排斥现象,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上手更快,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好。
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由企业提供的,教师不仅能够去唯乐屋(北京)软件有限公司培训,而且能与企业一线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与企业员工沟通,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而企业则能够提供相对应的教学内容,以便学校使用。这样,在教材选用方面,既可以解决教师授课过程中没有教材参考的困扰,也可以确保案例项目更加接近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二)培养满足“1+X”证书制度下的双师型教师
针对教师普遍存在的3D引擎技术方面工作经验欠缺的问题,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参加“1+X”证书考评机构举办的师资培训进行赋能,让教师能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的制作,对教师的教学水平、项目开发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教师在赋能、学习的过程中,既可以学到企业的项目制作思路、流程和方式方法,也可以将所学到的项目思路反哺实际课堂,从而达到增强教师队伍的目的。当然也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企业实践,校企合作共同开发项目,邀请企业教师进校授课,提供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交流机制。
(三)采用课证融通的项目式教学模式
3D引擎技术课程采用课证融通下的项目式教学。根据《3D引擎技术应用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课程以项目为载体,结合探究式、小组合作式完成项目设计开发任务。
以《数码城市》项目为例,该项目引入了“1+X”初级、中级证书的职业技能要求,以企业实训项目为任务驱动,依托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发出一套具有浓郁赛博朋克风格的CG实时动画。整套项目制作过程中涉及“1+X”初级、中级证书的职业技能,并进行综合运用,如表2所示。
在“1+X”中级证书的职业技能要求考核标准中,有涉及材质、动画、全局光照模块,但是各个模块之间是完全独立的,学生如果按照知识点去学习,那么他们所学到的又将是碎片化的,所以笔者在此基础上对项目进行了改造,巧妙地将各个模块串联,同时也强调文件归档,潜移默化地将严谨的工作态度、工匠精神、课证融通融入项目制作中。
在项目分组中,需要学生自由组队,以5人为一小组,共同开发项目。团队中的成员需要分工明确,包括擅长搭建关卡、制作PBR材质、后期渲染、CG实时动画等方面的同学。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擅长的侧重点不同,所以笔者在项目设计中采用了合作的方式,力爭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团队中学有所成。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笔者将课前、课中、课后融入课堂的各个环节中。以《数码城市》项目为例,教学设计参考表,如表3所示。
(四)采用“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在教学评价中,打破原有的以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加入作品汇报、组间PK、生生互评和企业评价模式。在评价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企业评价的加入,也能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身的不足,更积极地投入项目学习中。总体而言,“多元化教学评价”既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也能保证教学质量。
四、结语
“1+X”证书制度是现代人才培养的模式,把教学核心放在专业课与市场需求中,全面开发符合技能要求和评价标准的教学资源,能够推进产教融合,课程融通,以此有利于培养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有贵.中国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历史演进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目标[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28(1):11-17+156.
[2]资讯·科技[J].产城,2022(1):7.
(责任编辑:董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