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农业农村局(311100)吴建中 陆 霞 钟玉良 张东华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以构建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其中,“扩中”“提低”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民增收。如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2021 年度,余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8 705 元,增长10.4%,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58∶1。农民增收情况表现为以下三点。
(1)增速稳中趋降 现阶段我国经济经由高速增长变为中高速增长,农民收入增速稳中趋降的势头已经显现,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蔓延至今,对余杭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带来较大影响。
(2)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2018—2021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从1.67下降到1.58,绝对差距则从25 252元扩大到28 479元,同时,由于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趋缓,农民增收政策创设难度加大,短期内很难达到明显缩小的效果。
(3)四大收入来源互有增减
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68%,受同期基数升高、就业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速放缓;受疫情防控影响,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休闲娱乐等经营性收入增长乏力;农民稳定增长的房屋出租和土地承包收益,加快了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政府为转移性收入的刚性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在立足“扩中”“提低”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中,要重点把握关键因素。
(1)匹配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增收战略 当前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在实现共同富裕征程上,把农民增收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要通过建立市场主导、政府支持的机制,构建可持续、有实效的农民收入保障安全网。通过勤劳致富,夯实共同富裕基础。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有充分获得感。
(2)通过城乡融合改善增收环境 城乡融合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要从三个层面入手。首先,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改革农村土地参与市场交换的方式,充分体现土地的财产属性。其次,推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提高农村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水平,减少农民生活开支,间接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居民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再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安排乡村空间布局,完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夯实农民增收基础。
(3)收入分配机制要向农民倾斜 必须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也就是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要“切好蛋糕”。在初次分配领域,建立合理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引导农产品价格合理调整,使其反映要素稀缺程度和生产成本。在再分配领域,应有针对性地出台差别化的补贴政策,新增农业补贴向主产区倾斜、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倾斜、向低收入农户和困难群众倾斜。在第三次分配领域,要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第三次分配的积极性,发挥社会调节机制在收入分配格局中的作用。
(1)健全区域发展机制,构建更加公平增收环境 在做深做实区县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区县内部产业平台与镇街结对帮扶机制,进一步优化产业平台与结对镇街、村社在财政、产业、土地、人才等资源要素上的联动机制,构建全域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新模式。统筹做好民生福祉工作,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努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避免城乡资源要素低水平、低效率配置。推进“智慧慈善”试点建设,构筑百花齐放的慈善生态。鼓励企业多形式参与慈善事业,大力提升慈善组织服务能力,营造慈善文化,打造“余你美好”品牌,持续壮大慈善事业。
(2)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将富民乡村产业视为战略性产业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丰富乡村产业内涵外延,从“产业兜底”向“产业富民”转变,从短平快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因地制宜转变富民乡村产业发展方式,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注重业态升级,强化链式发展,把现代市场观念、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科技、现代人才、现代管理制度等要素融入乡村产业发展中。完善富民乡村产业支持体系,采取更加灵活的财政支持方式,坚持目标导向和责任导向,支持发展富民乡村产业,解决项目资金专项专用与实际需要的偏差问题。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一定比例用于农村产业发展。建立富民乡村产业人才的“内培外引”机制,解决人才短缺问题。
(3)促进充分就业创业,积极扩大就业空间 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将城市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产业园转移,实现城乡产业合理布局、优势互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大力发展特色小镇、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为农村劳动者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造空间。实施返乡创业能力提升行动、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创建农村创新创业和孵化实训基地,培育一批家庭工场、乡创基地、农创空间。创新劳动力就业领域和方式,鼓励发展家政、养老、护理等生活性服务业,吸纳更多中低技能劳动者就业。完善城镇和农村失业登记制度,对无业的农村劳动力在常住地进行失业登记,并为其提供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和普惠性就业政策。
(4)完善低保救助机制,构建多层次大救助体系 一是加快建构“1+8+X”大救助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织密“兜底+共享”民生保障网。二是全面落实基本生活救助,引导救助需求与服务供给精准对接,扩大急难救助覆盖面,加强急难救助快速响应;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返贫风险高的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三是打造多元社会救助共同体,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拓宽人力、物力、财力等救助资源供给渠道,推动社会救助向“物质+服务”方式转变。
(5)推进碳汇交易试点,拓宽“两山”理念转化通道 完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地方标准体系和核算制度,推进GEP核算成果的全面应用,形成GEP“进规划、进决策、进项目、进交易、进监测、进考核”的应用体系。探索建立生态资产市场定价制度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以及基于GEP 核算的生态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目前,百丈镇成功申报全省第一批低(零)碳乡镇(街道)试点创建单位名单。
(6)推进西部富美行动,助力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以“六个一”工作体系和“十大高质量发展项目”为抓手,让“西部富美”的壮丽图景结出硕果。一要打造创新载体。以“大径山·绿创中心”建设为示范,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孵化器。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二要发展创新产业。推动未来科技城与西部五镇建立“1+5”山城协作机制,引导数字科创、绿色金融、文化创意等产业向西部延伸,支持科技企业在西部建设科研基地。实施工业用地有机更新“梧桐计划”,盘活西部镇街低效存量空间,加快“腾笼换鸟”。三要集聚创新要素。加快推动科技、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向西部流动,吸引有技术、资本、创意的优秀人才扎根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