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文岭
长篇小说《伊吾河穿过群山》封面
发生于1950 年春天的新疆哈密伊吾保卫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入疆后最为壮烈的战例之一。七十年后,著名作家赵光鸣重走战地,深情创作出长篇小说《伊吾河穿过群山》,艺术再现这一模范战例,讴歌了伟大的英雄主义精神,充分体现了创作者的艺术探索和历史担当。
军事题材创作,首先要在历史真实性和小说虚构性之间把握好平衡。《伊吾河穿过群山》借鉴中国历史演义小说之“实虚”艺术规律,在主要时间节点、人物、地点、事件进程等方面,皆从史实出发并给予充分尊重。在真实历史事件的基础之上展开艺术想象,在历史真实与艺术创作之间,准确地找到了平衡点。小说中,作者从“二连”先遣队打前站的刘景德、吴小牛四人小组在沁城征购大畜、置办农具落笔,把故事精准代入到“九二五”通电、新疆和平解放的宏大时代背景中,正反各色人物依次出场,层层递进地交代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环环相扣地构织了矛盾冲突,并最终汇入战斗的雷霆前夜。小说写小见大,以局部关照全局,这些交互手法营造了作品开阔的格局,并为典型细节和重要场景的工笔细描打下坚实根基。此外,小说中娴熟而丰富的创作手法,也体现出作者沉稳大气的笔力,以及追求史诗之作的志向。
战士与天罡马雕塑
作品旗帜鲜明的人民立场,也彰显着底气和力量。通过先遣队吴小牛与叶四十、堇花一家人因“马”结缘,向导王德亮、孔元旦与先遣队共赴险途,救助路遭劫匪而负伤的小商贩苏莱曼,先遣队初至伊吾时与艾白都拉正面“交锋”等情节地展开,再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受剥削压迫的悲苦境遇,以及对于和平生活的深切向往。同时也深刻揭露了叛匪反动势力不甘失败、假和平真暴乱的罪恶图谋,以及凶残杀戮、残酷盘剥、造谣惑众、蒙蔽欺骗的累累罪行。
党领导下的钢铁英雄连,担负着剿灭叛匪,为人民的福祉而斗争的时代责任。为人民而战,为和平而战,这便是小说的精神主旨。立足历史真实事件,将我党我军的革命思想、卓越战绩,生动呈现于作品之中。
在展现作品主题上,天罡马的故事,是一个贯通全篇的主线,值得一提。天罡本是伊吾保卫战中的英雄马,赵光鸣巧妙借取民间传说故事,将这一颇具传奇性的意象植入文本,并赋予它神性的智慧果敢和人性的善良体贴。在历史小说中,让现实主义表达和浪漫主义抒情融于一体。以天罡马为核心展开的一系列人与马的故事,言说的其实是艺术的力量。一匹马,寄寓着老百姓对党、对人民军队的信任,也寄托着人民军队誓死捍卫国土,与人民生死与共的深沉情感。另外,天罡马也为小说注入了强大的叙事推动力,宏大的历史和微小的细节,皆因着一匹马的参与而增添了更多的丰富性和可能性。可以说,天罡马蕴含着伊吾保卫战能够以少胜多的“密码”。
《伊吾河穿过群山》中,还施以重墨刻画了冒着生命危险为解放军送情报的小商贩苏莱曼、千里奔波不辱使命的信使伊里安等人物形象,多角度地生动彰显了战斗中人民群众的力量。一人、一马,代表着千军万马。
战斗场面,是战争题材作品不可或缺的看点,也是对于当下并未经历过战争的作家笔力和心智的考验。作者自觉接受史实的“限定性”,以工写结合的笔法,真诚深入历史缜密的肌理中,重建细节,细致而饱满地还原了历史空间里的事件和人物。猝不及防的第一场阻击战、淖毛湖遭偷袭、碉堡争夺战、夜袭与反夜袭、劝降攻心战等,各不相同的战斗场景,在作者步步沉着细致地安排之下,得到酣畅淋漓的呈现,张弛有度,可圈可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情节的推进和场面的营造都是为人物塑形。《伊吾河穿过群山》始终把焦点对准人物,通过惨烈的战斗场面描写、敌众我寡的战斗情势对比、大量细节的刻画,变换多种角度、调动多种手段为人物塑形,既表现了二连干部战士慷慨悲歌不畏艰难的牺牲精神,又表现了其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和美好追求。比如写南山碉堡保卫战,作者运用一个特写镜头接续一个特写镜头的白描手法,虽然没有任何形容词的参与渲染,但烈士坚强勇毅的形象却如在眼前。饥寒交迫、枕戈待旦的守城战士,在冷凛的夜风中,悄悄分享彼此对于胜利后小小的心愿,“交代”各自的爱情故事的细节,都展现了作者向人物精神深处的开掘的匠心。
密集的事件和人物,接踵而来,立体而多姿。胡青山、赵富贵等营连长,着墨不算多,却饱满鲜明。胡青山是特级战斗英雄,入疆之前立下赫赫战功,赵富贵也是出色的战斗英雄。但他们没有一星半点的居功自傲,跟普通战士一样战斗、冲锋、坚守。胡青山及时反思“和平麻痹”思想以及由此带来的损失和牺牲,多次召开支委会,坚定连队的思想意志,在与顽匪的一次次殊死搏斗中,与英雄连一起收获了新的成长和荣光。通过对赵富贵在淖毛湖劳作的细致描摹,体现了一个农民子弟对于土地和耕作的深深眷恋,也表现了一个指挥员在形势判断上的失误和对敌斗争的经验的缺乏。淖毛湖、下马崖两处垦荒地的惨烈牺牲,是历史真实,也是一个英雄连队成长中的深刻教训。少年战士刘银娃的形象,则充分体现了作者捕捉人物生活的能力。银娃的侠气、烟火气、青春气,那么新鲜、细致、独特,充盈着深厚的人间温暖,他是英雄群像中乐观主义精神的代表者,让人难忘。车马店老板阿皮孜、驼马户叶四十父女这些平民英雄,也各具神采。他们亦是作家笔下英雄群雕的有机组成。
伊吾县城新貌
这些英雄群像,人人不同,个个鲜活,被作者刻画得有血有肉。可以说,在以真实历史为背景书写的长篇小说中,《伊吾河穿过群山》在人物塑造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作者在拒绝概念化、类型化方面作出了自己的探索,为军事题材文学贡献了有价值的笔墨。
不朽的战斗,见证人民和人民军队一往无前的钢铁力量。《伊吾河穿过群山》,致敬永远的人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