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燕
新会计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诞生,详细规定了各类会计科目使用、报表编制、经济业务反映方式等事项,为国有企业财务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按照新会计制度要求开展工作,是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趋势和竞争激烈市场环境的必然之举,也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措施。文章论述了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核算管理工作和优势,分析国有企业当前核算工作中问题的成因,针对不同的问题来提出整改方案,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不同的核算管理模式应用方法。
国有企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高度契合我国国情,实现了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在调和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管理层应当形成统一的认知,全面认识新会计制度下的核算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内部财务工作制度设计,根除核算管理中存在的发展缓慢、核算滞后、内控体系不完善、从业者素质低等弊病。采取切实可行的核算管理模式,贯彻落实新会计制度,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反映,推动国有企业经济全面提质增效,不断提升综合实力。
一、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核算管理
(一)概述
新会计制度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经过多次梳理、调整、修订,最终构建起了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在具体核算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来对资金变动、各项费用支出进行科学的预算,编制合理预算报告,为重大决策提供真实的依据和客观的参照。在资源优化配置方面,按照要求完善管控机制,逐步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按时提供报表、向外披露财务信息。
(二)优势
新会计制度改变了旧有核算体系混乱不一的局面,对核算模式变更细节进行优化改进,尤其明确了固定资产计算折旧规范,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应用新会计制度开展财务核算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自身收支、负债状况,从而为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合理参照,有助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同时规范核算预算相关工作,提高披露信息的真实性。通过变革传统的财务工作模式,根据新要求来调整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预期的财务管控成果,进而逐渐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获得可持续发展动力。
二、国有企业财务核算管理中的问题
(一)管理发展存在桎梏
面对科技发展、时代变革的新形势,部分国有企业未能认识到会计工作的重要地位,没有对现行的工作制度进行革新,以至于陷入了发展的桎梏。相对滞后的制度无法适应国有企业的发展,更无法为核算管理工作提供有效支撑,很多固定资产得不到切实、充分地利用,财务部门整体资源配置意识也相对滞后,在调剂余缺、集成管控等方面配合不当,重复购置现象频频发生,资金浪费现象得不到遏制,给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带来了阻碍,导致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也无法得到保障,最终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站稳脚步,甚至会被市场“边缘化”。
(二)核算工作相对滞后
传统的会计核算流程较为繁杂,包含的内容多种多样,单凭证填制工作就需要多名人员配合完成,而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工作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新会计制度颁发之前,国有企业内部也并未形成统一的制度标准,会计口径等存在很大差异,各主体只能参照行业会计核算方式进行运作,整体针对性不强、透明度不足。部分国有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无视新会计制度普及趋势,将更多资金用于投资和经济建设,未能顺应时代潮流进行转型,仍沿用传统的会计核算流程,致使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核算结果准确性、透明度等难以保障,计算得到的数据信息也无法用作决策依据。
(三)内控体系亟待完善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于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但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机制研究方面,也在短期效益方面倾注了过多的精力,导致内控体系长期处于亟待完善的状态。会计核算管理工作权责落实不明、职能分配不当等情况时有发生,即使核算环节出现纰漏、问题,也没有相应的惩罚追责机制,內控体系的约束及规范效能得不到发挥,预算指标完成情况也难以得到准确评估,极容易造成预算失效、资金使用混乱等问题,从而为国有企业的经营运转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既削弱了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又降低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效率。
(四)从业素质参差不齐
人力资源是维持国有企业向好发展的必要保证,部分国企的财务主管没有认识到人才引进的重要性,也忽视了现有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很少开展培训活动,以至于部门整体业务水平在长时间内得不到提升。部分从业素质较低的工作人员会影响整体工作效率,极易造成核算管理方向偏离,也会因为较大的操作水平差异,使整体会计工作质量提升困难。当前新旧会计制度交接变更,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体系等均发生改变,新型信息系统也代替旧有核算平台,正式进入国企办公结算领域,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周期,很多会计从业者无法适应新形势,对科目报表细节掌握不当,计算机操作能力也相对薄弱,给会计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阻碍。
(五)信息交互渠道闭塞
会计核算具有鲜明的繁琐性、复杂性特征,需要在特定制度体系下综合运用确认、计量等方式,对国有企业所有经济活动进行记账、报账,从而为领导层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新会计制度下核算口径得到统一、科目分划也更加明确,但相应的信息收集渠道仍旧处于相对闭塞的状态,会计部门、业务部门之间信息交换较为滞后,很多业务信息得不到及时更新,很容易出现核算数据缺漏等情况。还有部分会计从业者仍旧采用手动方式编制报表,精准查询和定位难度较大,准确性也会受到很大干扰,后期存放时间过长还有可能出现字迹磨损、模糊不清等状况,影响核算工作有效性的提升。
三、新会计制度下财务核算管理模式应用方法
(一)丰富各项管理制度
为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国企管理者应当按照新会计制度要求,不断丰富、规范现行的各项管理制度,促进相关工作的质量提升,加快转换从业人员的观念和意识。应当在实施新制度的第一时间召开学习会议,宣讲上级指示精神,并为各个岗位人员规划全新的工作范围,使之能够在理解新制度的基础上,对核算管理的范围有明确的认识,重新定义管理范畴,转变对新制度的滞后认识,按照新制度要求,科学合理地开展工作。要联合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来制定核算管理目标,以对部分隐性费用进行公开调整,保证国企健康发展,进而完善相关财务工作,提升报表信息的科学性,提高预算方案的合理性,促进不同时期的目标实现。要优化既定的财务核算追责制度,按照新会计制度中的明确规定,明确信息质量要求,增设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专项负责人,所有原始票据、凭证等务必要保存妥当,保证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能够找到责任人,并予以解决,利用制度优势促进国企健康发展。
(二)推进核算工作转型
国企核算工作需要大量资源支持,因此,企业应当按照新会计制度要求来推进核算工作转型,由传统的服务性工作转型为监督工作,使得财务人员的被动反应机能向新型的监督机能转变。要根据新会计制度中的明确要求重新安排资金核算工作,也可以对现行的工作体系进行调整、完善,使得短期筹资、借款偿还、投资筹划等工作均有专人负责,并保证各项数据资料的真实性,进而提高资金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为管理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决策建议。与此同时,国企财务工作负责人也应根据不同问题来制定紧急应对方案,使得部门内部自上至下形成统一的服务意识,为相关监督法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也为其他部门的协同、配合提供便利,进一步提高核算管理工作的效率。在转型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机能转变,也要注重人力配备,可以按照新会计制度要求适当增减财务专员,优化部门内部的人力资源结构,更好地推进工作转型,使得外部经济形势与内部发展需求相统一。
(三)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体系是保证国企內部经营活动效益、财务报表可靠的必要保障,也可以作为一种自检自查的“自律系统”,制约、调整国企的内部业务活动。面对新时期的良好发展前景,国企应当顺应科技发展潮流,抓住时代红利,遵照新会计制度来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以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更好为财务核算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可以从规范和引导的角度入手,以降低内部控制体系对于财务部的不合理限制,进而促进内部控制体系作用与新会计制度融合,提升财务核算管理水平,提高国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可以提高管理者的内部控制意识,使之在意识层面提高对财务控制的重视程度,全面掌握国企资金变动,了解各类资产的折旧情况,分析各类贷款对于长期发展的影响,进而利用全新的内控机制来促进内部控制体系与新会计制度融合,发挥独特的优势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内部控制机制,按照新会计制度要求来实施监督,为国企的财务系统平稳运行提供保障,提高国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国企的财务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部门主管要重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着力加强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进而提高财务部门的整体从业素质,为提高国企的核心竞争力作出努力。要积极引进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的社会精英,提高国企财务部的整体业务水平,还要定期安排培训活动,邀请知名专家讲授知识、传递心得,使部门人员了解行业动态、经济走向、信息化操作技能、法律法规等内容,不断提高核算管理工作质量。对于新旧会计制度交接环节可能出现的业务不熟练、技能不完善问题,还要及时邀请经验丰富的从业者帮助解读、梳理,为新会计制度和各项政策的落实、融合铺平道路,还可以通过校招、校企联合培养等形式,遴选优质的毕业生作为储备干部进行培养,使之在到企业学习、实训的过程中,了解新会计准则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指导意义,进而将自我价值与国企发展上升至同一高度,不断为财务部门注入新鲜血液,平衡人力资源结构,稳步提升国企的财务核算管理水平。
(五)加快信息系统构建
在市场经济繁荣、产业结构变更的新时代背景之下,新兴科技产业正式迎来高速发展新时期,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技术交互融合,为社会生产率、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创造了条件。新会计制度下核算工作趋于精细化,涉及到的数据信息极为多样,单一的线下对接方式费时费力,很难适应国有企业变革发展新形势,因此有必要树立“互联网+”的主动意识,用信息化思维推动国有企业会计核算机制变革和升级。实践中要着重加快软、硬件平台的配备,分阶段、分步骤完善总账系统、应收应付系统功能,同时着手搭建固定资产系统平台,梳理购置资金、购买渠道、时间等信息,明确计提折旧科目等;畅通工资信息同步渠道,平台信息与人事部门考勤系统实时联通,保障工时统计的准确性,为工资、福利等项目的核算提供可靠依据;健全成本信息同步功能,业务工作运转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成本数据均实时同步至模块当中,并完整、准确地存储进硬盘、云空间,方便随时调用和核算,避免更新不及时造成的滞后、缺漏;业务信息模块则要涵盖采购、销售、库存等功能,确保每笔资金的使用都公开、透明,从而为会计核算效能的提升奠定稳固基础。
结 语
新会计制度下的国有企业财务核算管理工作,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能够为预算方案编制提供依据,也可以提高适应新时期市场环境的能力,加快经营目标的达成。因此,为了解决核算管理工作中的发展存在桎梏、核算工作相对滞后、内控体系亟待完善、从业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国有企业应当运用丰富各项管理制度、推进核算工作转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等有效策略,按照新会计制度要求开展相关工作,逐步提升综合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