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地成果。由于教师对新课标的认知能力不平衡,仍然存在部分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严密、完整,教学要求偏高;还有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讲述过多,重点不突出,对实验重视不够,致使学生缺乏足够的活动时空,缺乏必要的感受和体验,不能真正體现主体性和参与性;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相对滞后等。所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降低了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适应新课改形势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深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下面就本人对新课改形势下物理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 采取互动探究式教学,避免单向传输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探究学习的兴趣,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关心社会的责任感,是新课程倡导的目标,也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健康发展的需要。面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倡导实施探究式教学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学生的学习和探究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学生想答不能而又迫切想了解的、与生活实际密切关联的问题。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把学生置于研究现实、未知问题的气氛中,将会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既有利于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又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要有针对性,突出重点教学,而不是眉毛胡须一把抓
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要抓住最基本的主干知识,抓住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应用最广泛、最活跃的知识,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误区具体详细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使学生深入地理解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反对片面强调知识讲授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自身发展和个性化需要,要训练学生一生中不断创新,建立自我发展的机制,而非单纯掌握眼前的信息和技术。
当然,学生的知识和教育背景、兴趣爱好不同,培养目标也必须有弹性。对于能力的培养,我们提出同一的比较高的要求和规格,并不意味着人人要达到同一思维水平。我们不能挑选学生,却可以选择因材施教。在统一要求的同时,也能体现个体发展的目标,体现不同水平层次的差异性。
要培养学生的能力,首先必须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起来,积极起来,手脑并用。教师当然还是要讲解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启发和指导学生去动手动脑,引导学生去正确地分析考虑问题、探索知识。
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反对考试前夕搞突击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特点之一就是实验比较多。物理学的特点决定了只有让学生参与实验的探究过程,学生才会感到物理真实有用。可是有些中学,尤其是在农村,平时课堂上学生很难见到应该见到的实验,学生实验也不做,只是临考试前老师在黑板上讲一下。
教材中提到的验证性实验,老师应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甚至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途径感知事物,这样掌握的知识更牢靠,难学的东西转化为易学的东西,从而增加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实验的内容越丰富,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上会得到更多益处。
五、切实改善学习训练
物理学习训练是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具有活力的环节,更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形成能力、体验物理过程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和必经途径。因此,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从学习训练的内容、形式、要求等方面着手,改善物理学习训练。
训练内容的重点一般应放在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基本能力的运用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上,要防止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演绎轻归纳、重理论轻实践的偏向。要严格控制学习训练的总量和难度分布,在有区别的学习训练中,提出不同程度的训练要求,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增加学习训练的选择性,体现因材施教和发展个性的原则。
总之,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素质教育应融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能力高于知识,素质高于能力”物理课堂教学应紧紧把握素质教育这个主旋律不放,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在整个课堂上,使学生处于一个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使之产生最深远的效果,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