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
因为工作、生活难以兼顾,我们请了退休的公公婆婆来帮忙养育孩子。和许多家庭一样,两代人在育儿的过程中难免产生分歧,但我始终坚信长辈对孩子无私的爱。尊重长辈,坚持与长辈形成有效的沟通,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大宝上幼儿园之前,我和婆婆因为孩子看电视问题产生了分歧。我认为看电视影响视力,而且电视上很多节目质量不高,怕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婆婆则认为自己做饭时无法看护孩子,让孩子看电视会比较安全。一开始我与婆婆沟通时,她并不认可。我当时没再多说,寻思着如何通过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周末,婆婆休息,我带孩子。做饭前,我告诉大宝:“妈妈现在要去做饭,不能陪你玩了,你自己玩小汽车,等会儿你给妈妈讲汽车故事好不好?”没想到大宝欣然答应,全程安静且专注。中途,大宝与我互动了一两次,我马上给予回应。饭做好后,我表扬大宝专注且有想象力,他满是自豪。有时,我也会请大宝参与到做饭的行列,帮我择菜、洗菜。因为对孩子给予了足够的信任,大宝每次都很配合,并没有捣乱。几次过后,婆婆也发现了孩子完全有能力保护好自己并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要求祖辈作出改变,父辈不能只是一味地提要求,而是要以身作则。
发生分歧时最忌讳的是当面指出,这会让祖辈在情感、情绪上难以接受,激化矛盾。记得有一次,大宝逛超市时闹着要买棒棒糖,我不同意,他就哭闹不止。婆婆心疼大宝,就哄着他说:“别哭别哭,奶奶给你买。”然后拉着大宝去买了棒棒糖。当时,我没有说什么。几天后,在家庭氛围温馨、轻松时,我给婆婆讲了一个孩子被无原则满足,长大后变成了一个非常蛮横的人的故事。看婆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我一致,我就试探着提出:“咱们大宝现在就有这个问题,不满足就哭闹不止。您还记得前几天买棒棒糖的事吗?下次咱们去超市前,先跟他做好约定,然后按约定执行,不能任由他撒泼。”婆婆欣然同意。当隔代教养中出现祖、父辈意见不统一时,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忍一时的“不吐不快”,事后用更轻松自然的方式去面对,相信问题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其实“好奶奶”也是夸出来的。我常常在孩子、家人、邻居面前赞美婆婆——“奶奶今天做的晚餐有菜有蛋有肉,营养真丰富”“我家孩子会讲这么多故事是因为奶奶每天都会给他讲故事”“奶奶爱干净,所以孩子也爱干净,每次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洗手”。听到这些赞美,婆婆心里乐开了花,同时,好的养育方式也得以强化。
有时,仗着长辈对自己的宠爱,孩子会“逼迫”爷爷奶奶允许他做爸爸妈妈不允许他做的事情,比如吃很多零食、看很长时间电视等。面对这种情况,我通常不会责怪公公婆婆的“娇纵”,而是想办法与孩子沟通。比如和孩子约法三章,共同確定在妈妈下班前需要完成的任务。孩子偏食挑食,常提出无理需求,喜欢以哭闹的方式去要挟大人……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孩子,并不在于看护者,当我们把孩子的问题简单粗暴地归咎于看护者身上时,是无法很好地解决问题的。
两代人,成长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在育儿观念上存在分歧是难免的。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要给予本应享受退休生活但仍在为我们付出的父母以尊重和关爱,这样才能让两代人拧成一股绳,为第三代人营造温馨的成长环境。现在,我家大宝7 岁、小宝4 岁,多亏公公婆婆的无私付出,让我们的事业和家庭得以兼顾。我们相互理解、彼此支持,这种爱的力量也在悄悄地传递给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