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山 石莎 冯倩 赵英培 陈园园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老年患者;康复新液;症状积分
【中图分类号】R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2)03--01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消化道慢性疾病的一种,疾病发生和多种因素相关,能引起局部溃疡、黏膜糜烂,也给患者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反流性食管炎主要临床症状是反酸、胃部灼痛等[1]。老年患者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群体中占比较高,这类认知治疗难度较多,合理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雷贝拉唑做为质子泵抑制类新型药物常用于此类患者,康复新液也常用于消化道疾病。研究分析了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纳入研究的对象是2019年4月~2021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将100例患者用抛币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联合组(50例)。对照组中有27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69.36±4.36)岁;病程1个月~4年,病程均值(1.23±0.36)年。联合组中有29例男性、21例女性;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70.53±4.76)岁;病程1个月~3年,病程均值(1.37±0.42)年。将两组患者基础信息相互比较,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将雷贝拉唑(胶囊,国药准字H20041057,丽珠制药)提供给对照组患者,用药方法:以每次10mg的剂量口服用药,每天应用2次。联合组提供康复新液(国药准字Z43020995,科伦制药)联合雷贝拉唑的方案,雷贝拉唑用药方法和对照组保持一致,康复新液应用方法:以每次10mL的剂量口服,每天应用3次。所有患者均完成60d的用药治疗。
1.3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后帮助患者完成症状(包括烧心、局部疼痛、反酸、吞咽困难等)积分评估,标准为:无症状记0分,有间断或是轻微症状,患者能够忽视症状存在,记1分;患者有明显症状存在,但不对正常生活构成影响,记2分;患者有强烈症状,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记3分。治治疗前后帮助患者检测血清CAS水平。
治疗结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评价临床效果,即:患者疾病症状消失,通过胃镜检查未发现黏膜异常,为治愈;患者疾病症状改善显著,通过胃镜检查证实黏膜改善程度超过2级,为显效;患者疾病症状减轻,通过胃镜检查证实黏膜改善程度超过1级,为有效;患者疾病症状、胃镜检查结果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统计数据资料输入SPSS23.0软件完成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并进行t检验;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的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和血清CAS水平
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对比症状积分和血清CAS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且联合组血清CA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老年人群更容易发生反流性食管炎,也是需要更谨慎对待的群体,此类患者症状多不明显,也常伴有食管外症状,比如慢性咳嗽、胸痛等食管,加上老年人本身年龄大,合并疾病多,在很大程度增加了治疗的难度[2-3]。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治疗重点是有效的抑制胃酸。在抑制胃酸的用药选择方面,质子泵抑制类药物应用率较高,雷贝拉唑是苯并咪唑替代品,不具备抗H2组胺特性,但可在胃壁细胞局部附着,同时产生抑制H+-K+-ATP 酶效用,进而对胃酸分泌进行抑制,该药物比美拉唑等传统质子泵抑制剂作用时间更加持久且起效较快,通常进入机体3h就能达到峰值,并能够发挥48h左右的作用效果[4]。联合组患者治疗后获得整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联合用药从多种机制对病情起到调节和康复效果,帮助患者促进黏膜恢复,改善临床症状。血清CAS分泌于小肠G细胞与胃窦细胞,有促进胃蛋白酶分娩和调节胃酸的作用,CAS在胃管内能够促进平滑肌收缩,利于清除食管中的反流物,减少黏膜损伤,康复新液的参与促进患者血清CAS水平提高,更利于患者病情改善。
综上所述,老年反流性食管炎采用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康复效率,改善患者胃腸功能。
参考文献:
[1]周洪涛.雷贝拉唑联合康复新液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7):1033-1034.
[2]饶培全.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J].食管疾病,2021,3(2):93-95.
[3]许淑敏.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5):149-152.
[4]杜政委,王秀敏,陈玉军.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应用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2,35(1):106-108.
[5]韩晓艳.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23):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