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反义词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语义、语法以及语用的不对称现象,通过深入分析这种不对称现象,能够进一步得知造成这种不对称的认知机制是什么。以反义词“长”和“短”为例,分析反义词在语义、语法以及语用上的不对称现象。从语法角度看,这种不对称反映了反义词本身的构词能力的差别;从语义角度看,这种不对称还反映了人们对反义词含义认知的差别;从语用角度看,反义词的不对称能够应用于人们的交际之中,是认知和构词差别的综合体现。笔者通过比较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长”和“短”在人们的认知中的差异,以至于在交际使用过程中产生不对称现象的成因。
关键词:长;短;反义词;不对称;认知语言学
近年来关于反义词的不对称性研究成果颇丰,比如窦晓蕾以“薄”和“厚”为例分析了反义词的不对称性,[1]杭露露分析了反义词不平衡性蕴含的文化心理,[2]吴乐雅在文章中说明了反义词不对称的补偿机制,[3]分析了反义词不对称性产生的机制和动因。本文以反义词“长”和“短”为例,分析反义词在语义、语法以及语用上的不对称现象。“长”和“短”是比较常见的反义词,语义上相反相对。但这对反义词在语义、语法和语用当中不是均衡地相反相对,因此具有不对称性。从语法方面分析,这种不对称反映了反义词本身的构词能力的差别;从语义方面分析,这种不对称还反映了人们对反义词含义认知的差别;从语用方面分析,反义词的不对称能够如此频繁地应用于人们的交际之中,是认知和构词差别的综合体现。本文根据“长”和“短”构词特点并运用标记理论,分析反义词“长”和“短”的不对称性。
一、“长”与“短”的不对称性表现
(一)“长”与“短”在复合词中的顺序差异
“长”和“短”在组合使用时总是“长”在前“短”在后,如“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三长两短”“家长里短”“说长道短”“度长絜短”等等。这种顺序和排列差异反映了二者在人们认知中地位的不同,这是一种不对称的表现。“长”和“短”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排列顺序,与中国传统的礼仪观念、尊卑有序、扬褒避贬的传统价值观有密切的关系。“长”和“短”序列格式差异的成因要向中国传统价值观和认知理念追根溯源。
(二)“长”与“短”的含义范围差异
众所周知,“长”和“短”是一对反义词,在意义上是相反相对的。笔者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发现“长”有5个含义:(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2)长度;(3)长处;(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5)多余,剩余。“短”有三个含义:(1)两点之间距离小(跟“长”相对);(2)缺少,欠;(3)缺点。可见,“长”与“短”的第一个意义和第三个意义完全相反,但是其他意义并不完全相反相对,甚至有些词义的范围有交叉的部分。“长”的第二个意“长度”其实是指两点之间的距离,这个含义既包括“长”也包括“短”。这就导致了“长”的意义范围比“短”的意义范围大。这就是“长”与“短”在语义上的不对称性的表现,这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长”和“短”认知上的差别,关于这一点在后文会有详尽的分析。
(三)“长”与“短”的构词差异
“长”与“短”语义的差异即认知上的差别进一步导致它们在构词上的不对称,具有构词差异性。“长”和“短”作为语素单用能够成词,但是与其他语素组合则情况复杂多变,表现出构词的不对称性。例如,只能说“长远”而不能说“短远”,“长”能够与“远”构成复合词,但是“短”不能与“远”构成复合词。根据《现代汉语大词典》[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笔者列举出“长”和“短”作为构词语素构成的复合词(见表1-3)。
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和“长”结合的语素构成复合词的数量较多,共有67个词;能够和“短”结合的语素构成复合词的数量较少,共有33个词。其中既能和“长”又能和“短”结合的语素有14个,只能和“长”结合的语素有53个,只能和“短”结合的语素有19个,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长”和“短”在构词上具有不对称性。
(四)语用上的不对称性
1.正反问不对称
人们在运用“长”和“短”进行正反问时,要分两种情况对待。如果询问某物“长不长”时,“长”可能包含“长度”或者“两点之间距离较长”两种含义。如问“这条路长不长?”可能询问的是这条路的长度,还有可能说话人自己已经预设了这条路很长,询问时是想要通过对方回答再次确认一下。如果询问某物“短不短”时,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说话人先预设了这条路很短,然后询问对方再次确认。
例1 这条路长不长?
例2 这条路短不短?
2.有多X
在询问某一事物的具体长度时,通常会问“这个东西有多长”而很少说“这个东西有多短”。这是因为“长”本身有长度的含义,询问“有多长”并不是因为这个东西真的很长,问“有多长”实质上是询问这个东西的长度是多少。而如果问“有多短”那么一定是事先就知道这个东西非常短,所以才会刻意去问具体的长度到底有多短。在语义上来说,“有多长”是一般询问属于中性问,而“有多短”是有预设的询问属于偏向问。这反映了“长”和“短”在语用上的不对称特征。
例3 甲:我打算在这面墙上贴壁纸。
乙:好啊,那我们量一下这面墙有多长。
例4 甲:这条裤子不适合我,太短了。
乙:是吗,有多短?
甲:仅仅到小腿。
3.长+数量+单位
通常说到一个事物具体的长度时,会使用“长+数量+单位”,例如说“那根棍子长两米”而不会说“那根棍子短兩米”,这同样是因为“长”表示的是长度,后面直接加数量和单位能够说明一个事物具体的长度。而“短”则是通过对比得出了长度特征,即相对来说不够“长”,不能够用于客观地表示事物具体的长度,这同样体现了“长”与“短”在使用上的不对称性。
例5 甲:我的铅笔长十五厘米。
例6 乙:我的床短二十厘米。
4.反义副词的含义偏向一方
“长短”组合成复合词意为“意外的灾祸、事故(多指生命危险)”。“长”具有积极色彩,“短”具有消极色彩,“长短”组合成一个词后的含义并不是意义的简单相加,也不是概括成反义词同一范畴的上位词含义,而是偏向于消极意义“短”的含义,即事故、灾祸。这同样是反义词在语用和语义当中的不对称表现。
例7 他独自一人出海,家里人都很担心,唯恐有个长短。
二、“长”和“短”的不对称性的成因
(一)传统的文化心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形式和内容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积淀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对他人用敬称、对自己用谦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礼仪价值观。上文提到“长”和“短”在构词时总是“长”在前“短”在后,这便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次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这种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着汉语的词汇、短语和句子,造成了反义词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对称特性,因此我们在分析反义词不对称性特征时不能忽视民族文化心理对语言影响。
(二)“凸体”与色彩意义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说,语言结构中的诸多不对称性都与凸显相关。“凸显”是指同一场景中某一成分得到更多关注而更为凸出。“长”与“短”相比较在数量值上更大,是人们在认知域网络中更容易注意到的“凸体”,因此“长”更为人们关注。而中国传统的趋利避害的文化心理赋予了“长”更多积极意义,因而使用频率就相对于“短”来说更高一些。根据《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中词的使用度,笔者总结出具有数量值大、意义积极特点的语素以及与数量值小、意义消极的语素二者的使用频率,从表4中能够明显看出有数量值大、意义积极特点的语素使用频率更高:[5]
文化赋予“长”和“短”的感情色彩差异较大,相对于有积极意义的“长”来说,“短”的消极意义会在使用过程中随之深重。在使用过程中人们会刻意避开具有消极意味的语素,这就导致“长”更为常用,语义范围更大,构词能力更强。凸显特征导致这对反义词受到的关注度有差别,人们赋予了更容易受到关注的一方以积极色彩,而具有积极含义的“长”在使用中又进一步被人们关注和频繁使用,因此“长”和“短”在使用方面的差别越来越明显。简而言之,“长”和“短”的不对称产生于比较,发展于认知心理,形成于日常使用之中。数量值差异体现出的语义色彩差异,进而在语用中产生的不对称性不仅仅是“长”和“短”的特征,也同样是具有数量值差异较大的特点的其他反义词的特征。
(三)礼貌原则影响“长”和“短”的不对称性
人们在交际场景下都会遵循礼貌原则来进行交际,运用礼貌原则会使交际双方的交际进行得更加顺利。上文说到人们在运用语言时更倾向于具有积极色彩的词汇,那么在反义词“长”“短”组合成复合词“长短”时为何要倾向于消极意义呢?这种语义上的不对称性的机制是什么呢?其实,人们在表达意外的灾祸、事故(多指生命危险)时,本只需要用“短”便能够表达消极色彩了,但是出于礼貌原则要委婉地表达消极意义,便在“短”的前面加上了“长”,用来婉转地表达消极含义。这样既表达了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消极含义,又在语言上对消极色彩进行了一定补偿,使听话人更容易接受。这种礼貌原则的使用导致了“长短”复合词词义的不对称。
(四)标记理论的有标记项与无标记项
“长”和“短”的不对称与标记论有关。根据沈家煊的《不对称和标记论》[6]的论述,有标记的对立和无标记的对立主要存在于“大小类”和“好坏类”。从理性意义角度分析,“长”和“短”属于距离上的“大小类”,提问“有多长?”或者“有多短?”时,“有多长”是中性问,“长”是无标记项;“有多短”是偏向问,“短”是有标記项。从感情色彩角度分析,“长”和“短”属于感情色彩的“好坏类”,“长”具有褒义,“短”具有贬义。询问或者表达褒义“长”时是无标记项,反之询问或者表达贬义“短”时是有标记项。从肯定与否定的角度来看,正面词与反面词的对立,反映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长”是正面词,“短”是反面词,因此“长”是肯定项,“短”是否定项。从认知心理角度分析,一般来说肯定项是无标记项,否定项是有标记项。而能够引起人们感官注意的也是认知上的肯定项,反之是否定项。“长”在数量级上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而“短”相对于“长”来说需要经过判断才能认知,因此“长”是无标记项,“短”是有标记项。除此之外,肯定项与否定项还影响着构词的顺序,通常来说都是肯定项在前,否定项在后,如“长短”“多少”“大小”“高低”“深浅”“薄厚”等,以上这些能够说明“长”和“短”不对称的原因。
三、结语
上文我们针对反义词“长”和“短”的不对称现象进行了分析,分别通过“长”与“短”的语义范围、构词能力以及语用差异发现两者的不对称的特征。然后通过认知语言学理论说明了“长”在人们的认知中是凸体,相对于“短”来说人们更易于发现“长”的特征,通过《现代汉语频率词典》的数据再一次印证感情色彩会影响“长”和“短”的使用频率。除此之外,礼貌原则会影响复合词“长短”的语义。笔者运用的标记论分析“长”是无标记项,“短”是有标记项,来说明“长”和“短”不对称的原因。关于反义词的不对称现象研究已经有相关的理论作为支撑,但是分析具体反义词的不对称性研究并不是十分丰富,目前学者多集中在“薄”“厚”、“高”“低”、“上”“下”、“好”“坏”、“深”“浅”、“强”“弱”、“松”“紧”等,还有很多具体的反义词具有不对称性待我们去研究。
作者简介:沈馨(1997—),女,汉族,天津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语义学。
参考文献:
〔1〕窦晓蕾.厚薄类反义词不平衡性的认知解释[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1):149-151.
〔2〕杭露露.反义词的不平衡性及蕴含的文化心理[J].汉字文化,2019(16):30-31.
〔3〕吴乐雅.现代汉语反义词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王还,常宝儒.现代汉语频率词典[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
〔6〕沈家煊.不对称与标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