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小东 李正福
柑桔种植面和产量居世界百果之首,是人们喜爱的鲜食水果之一。我国柑桔栽植历史悠久,南充柑桔栽植有“蜀汉江陵千树桔”的记载,唐代更是被则天皇帝封为“果州”,两千年来,柑桔给南充带来了荣誉和经济效益。然而柑桔的栽植技术却是影响柑桔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将南充柑桔栽植的历史和近年来发展晚熟柑桔探索的栽植新技术介绍如下:
一、南充柑桔栽植历史
南充种植柑桔可追溯到夏商时代,到了2000年前的汉代便有规模种植的桔园。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南充地区蓬安县青溪公社、塔子山大队6队7队红桔产量过百万斤,成为了全国的金花队之一。改革开放后,南充地区及各县纷纷成立“柑桔生产办公室”,在全地区十二县市中大力发展柑桔生产。乡上聘有农民果树技术员,乡、村、社都建有大、小不一的柑桔园。但由于栽植技术不过关,管理水平太低,基本上不到十年,树体发黄、早衰、枯死,结果不良,品质低劣相继被毁。近年来,南充市在继长江柑桔带后,又发起了种植晚熟柑桔的热潮,全市已种植晚熟柑桔130万亩,产量达68万吨。
二、失败原因分析
柑桔是芸香科植物,实生播种一般八年后开始开花结果,结果寿命均在50-60年,好的可超过百年。从汉代大面积种植至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兩千余年来,南充种植柑桔品种单一,主要是实生红桔和实生甜橙,其特点是适应性强,抗逆性和抗病虫能力均强,虽开始结果时间长,但盛果期时间也很长。八十年代后,大力发展时期,为了缩短生育期,提早结果,采用无性繁殖,栽植后,三年开始挂果,改变了生育期长,品种单一的缺陷。但各乡镇、村社及农民家庭小果园均结果不足十年便宣告结束。就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砧木未作选择
为了快速发展,只要是种子就用,未考虑其抗病性和抗逆性,嫁接未按要求,砧木苗小,嫁接部位低,导致栽后病虫害严重。
2、栽植
农民技术员培训不到位,对栽植技术指导不力,是苗子就栽,栽植不按要求,土壤未改良,底肥未施,无蓄水和排水设施,导致土壤板结,地下水位高,干不能灌,湿不能排,根系生长不良,脚腐病严重,树体发黄,结果少,早熟,产量低,品质劣,树体早衰死亡。
3、重栽轻管
栽植后,疏于管理,结果前几年,果树小,没有产量,在果园内要么种植高杆作物,要么藤蔓作物,要么杂草丛生,导致在杂草中找树苗,病虫为害严重,树体生长缓慢,结果推迟,果实脱落严重,大小年出现较早,树体早衰死亡。
三、栽植新技术探索
本世纪南充市在既长江柑桔带后决定大力发展晚熟柑桔,为防止重蹈上世纪的覆辙,探索了一条新的栽植方式和管理模式,其具体作法如下:
1、统一规划
全市各县市区,统一规划,统一打造,统一栽植,统一管理(业主承包,村社直管),集中成片,规模种植。
2、排去杂物
集中成片,统一将地内及周围的杂树、部分竹林排除,使整片地平整,无杂树,无杂草。
3、整地起垄
县农业农村局统一培训专业队伍,由专业队在排去杂物的土地上,统一整理,以5米行距开厢起垄,垄沟宽2.5米,将垄沟的熟土用挖掘机垒至垄上,垄高40-60cm,垄面宽1.5米左右,并保持垄面平整。如果是水田则需先开沟排水,再用机械起垄,垄高60-80cm,等待干燥后,再客土栽植。
4、建池理沟
按照规划,每100亩左右,建蓄水池一口,蓄水500立方米左右,以保证桔园灌溉之用,蓄水池建在位置较高,比较集中而便于灌溉,又能积山水的地方,保证一劳永逸。同时,理顺所有地块的背沟,排水沟,以保持整个桔园排水通畅,降低地下水位,做到干能灌,湿能排,确保桔树生长良好。
5、改土栽树
栽植前进行土壤改良,以每株增施有机肥(磷肥1.0公斤),农家肥(油枯1.5公斤),深埋农作物秸秆的办法使土壤更加熟化,利于桔树生长发育,如遇土壤板结的水田还需要客周边熟的壤土,每株50kg左右,再行栽植。栽植品种选择爱嫒38、春见、不知火、大雅等晚熟品种,以直径1cm以上,有3-5个分枝的大苗和浅栽高垒的方式,3米的株距栽在垄上,栽后灌足定根水,最后盖上黑色地布,保持水分,防止杂草生长。杜绝种植高秆和藤蔓作物。
6、修好产业路
县上统一将各片产业园修好产业路,确保产业园交通方便。园区内做到田间排水沟渠、机械作业便道、产业环线畅通,保证生产物资、机械运得进,产出水果运得出。
7、引进业主
引进业主,由业主承包,统一管理。
目前,南充市集中成片、规模种植了晚熟柑桔130万亩,树势健壮,生长良好,无严重病虫害,其产量达到了68万吨,且还在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