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诗歌意境教学的三个视角

2022-06-06 22:29陈建先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2年4期

陈建先

【摘 要】革命诗歌为加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素材和价值导向。小学生在革命诗歌意境的感悟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文提出革命诗歌意境教学可以从诗人意境、文本意境、读者意境三个视角切入,帮助学生多角度、分层次、全方位地感悟革命诗歌意境。

【关键词】革命诗歌,意境教学,三个视角

革命诗歌主要指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革命家所写的反映时代变化,抒发革命情怀,表现革命意志的诗歌。革命诗歌进入中小学教材,为加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素材和价值导向。诗歌教学的难点在意境,革命诗歌教学的难点自然也在意境。

革命诗歌呈现的历史画面定格在革命战争年代,无论是英雄人物、革命事件,还是时代环境、革命精神,对当下的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遥远的。小学生在革命诗歌意境的感悟上很难触及“灵魂”,在固定的教学时间内又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感悟,于是老师们大多不得已“直接出手”,将意境“强塞”给学生,但这样的意境对学生而言显然是“悬浮”的。如何降低学生感悟意境的难度?拓展感悟意境的角度?我从三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从诗人视角把握意境

从诗人视角产生的意境是诗人意境。诗人意境是诗人写诗前意图表达或在创作中随机生发的艺术境界。从反映论角度看,诗人意境应是来源于两种感应的结果,一种是来自现实场景的“外感应”,一种是来自诗人头脑中的“内感应”。“外感应”是直接感应,是诗人身在现场的即时感受;“内感应”是间接感应,是诗人对复制在头脑里的现场映象的历时感受。无论是“外感应”还是“内感应”,其前提都是诗人的现实经历。因此,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创作风格以及写作动机等,便可以大致把握诗歌的意境了。

如教学《七律·长征》时,我就向学生介绍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1934 年 10 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长征。他们历经艰险,跋山涉水,穿越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四川等十几个省份,最后顺利到达目的地。这首诗写于 1935 年 10 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如今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在感悟“尽开颜”时,我又及时补充了毛泽东自信乐观的相关资料:“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乐观是毛泽东的心理状态。他那句“当天空出现乌云的时候,我们就指出,这不过是暂时的现象,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至今还影响着我们。这样,从诗人视角出发,学生的意境感悟就不会跑偏。

二、从文本视角解码意境

从文本视角产生的意境是文本意境。文本意境是诗歌语言蕴含的美学氛围,诗歌语言是诗歌意境的文字载体,而诗歌意境往往又蕴藏于由诗歌语言所描绘的诗歌形象中。

1. 在诗歌形象的感悟中走进意境

诗歌形象是诗歌文本中提示和唤起具体心理表象的文字符号,是构成文本的基本素材。诗歌形象是反映诗歌意境的基本要素,一个形象或多个形象构建了诗的意境。意境是诗歌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一种基于整体视野的“抽象”的“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既不拘泥于具体的物,也不缠绵于具体的情感,是一种宏大的超越感性的理性审美。在这种境界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这也是意境表现的最高形式。意境感悟的过程,就是把所有的诗歌形象融合再造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把一个个形象打碎、组合,找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汇集成统摄全诗的“精神脊梁”。这是一种感性的理性沉淀。在这样的境界中,学生看得更准,想得更远,悟得更透,以一种超然的姿态、平实的感触浸润其间,涤荡心灵。由此可见,阅读诗歌感悟意境,首先就要发现诗中具体的形象,理解其意思并能梳理出这些诗歌形象之间的各种联系。进入这样的形象时空,才能发现诗歌意境的原始特质和基础材料,才能循着这些“蛛丝马迹”发现意境的萌芽。

如教学《七律·长征》,通读全诗后,我问学生,诗中描写了哪些具体的诗歌形象。学生找到了“万水千山”“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云 崖”“大渡桥”“铁索”“岷山”“千里雪”“三军”。在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后,我又追问:你从这些诗歌形象中发现了什么?一名学生说,“万水千山”说明山多、水多,是总写;“五岭逶迤”“乌蒙磅礴”“岷山”只是其中的代表,是具体写。一名学生说,这里的“万水千山”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旅游景点是不一样的,诗里写的是山水的险和难。此时,我趁机追问了第三个问题: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些形象呢?一名学生说,写这些形象突出了红军战士长征的艰难,衬托了他们不怕艰险、不怕困难的精神,学生由这些形象自然感悟到了诗歌的意境。

2. 在诗歌语言的理解中升华意境

理解诗歌语言意义是感悟诗歌意境的基本路径,只有理解了诗歌语言意义,才能实现对诗歌意境的感悟。學生对诗歌语言意义的理解越精准、越深刻,对诗歌意境的感悟就会越顺利、越成熟。反之,如果只是一知半解,生搬硬套,其意境感悟的质量必然会大为缩水。因此,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深入感悟要建立在对诗歌语言的理解上。革命诗歌语言高度凝练,意蕴深邃,学生在理解上必然存在一定困难,在此基础上的意境感悟必然也存在挑战性。对于含义较深、较难理解的诗句,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比较、类比、联想、想象、转换、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深入感悟诗歌意境。

教学《七律·长征》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从诗中的这些语言中仿佛看到了什么?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一个个画面,助力学生完成对诗歌语言的理解,引领其沉浸在红军战士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意境中。以下是教学实录。

师:你从诗中的这些语言中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从“五岭逶迤”中看到了一队队红军战士穿着破了洞的草鞋在艰难地行走,还有人突然摔倒,但还是顽强地站了起来。

生:我从“五岭逶迤”“千里雪”中看到了无数红军战士顶风冒雪艰难前行,我看不清他们身上穿的是残破不堪的棉衣还是冰冷如铁的单衣。他们的精神让我感动。

师:什么精神?

生:不怕困难的精神。

生:我从“五岭逶迤”“乌蒙磅礴”中看到了山顶上烈日炎炎,倒地不起的战士们身上的伤口都已化脓,嘴唇上是裂开的风干了的皮,但他们坚毅的脸上仿佛写着两个字:不怕!

师:他们坚毅的脸上仿佛写着两个字:不怕!形象,生动,深刻!你再一次看到了红军战士的精神,是什么精神呢?

生:不怕困难的精神!不怕牺牲的精神!战斗到底的精神!

三、从读者视角创生意境特色

从读者视角产生的意境是读者意境。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所有的学习行为都存在迁移性。从迁移角度看,读者意境就是读者对诗人意境、文本意境的迁移。具体说,读者意境应经历两个过程,一个是读者对诗人意境、文本意境的顺应性迁移,一个是读者对诗人意境、文本意境的同化性迁移。

1.“顺应”:吸纳意境原色

顺应性迁移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读者对诗人意境、文本意境的顺应性迁移,就是把读者带入到诗人意境、文本意境之中,以诗人意境、文本意境作为自己的意境,即“我的意境”被诗人意境、文本意境顺应,让读者进入诗人意境、文本意境之中,并被其进一步改造和优化。这样,学生的意境感悟就有了诗人意境、文本意境的铺垫,学生的意境感悟难度自然就降低了。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从诗人生平经历、创作风格以及诗歌文本语言等入手,充分解密诗人意境、文本意境,为自己的意境感悟积累养料。教学《七律·长征》时,我一方面让学生从补充资料中感受毛泽东的自信乐观,另一方面引领学生从诗歌文本语言中解构信息,初步引发学生对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深入感悟。

师: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人,我们往往称他为?

生:英雄。

生:大英雄。

师:英雄就是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吗?你从诗中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我从“走泥丸”“只等闲”中发现,这不仅仅是在说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还能看出他们藐视这些困难,这些困难对他们来说都是小儿科。(生笑)

师:“藐视”这个词用得精准,传神。不是怕不怕的问题,而是根本就没把它当一回事儿。体会一下,这种态度、这种想法,让你想到了什么词语?

生:豪气!

生:有种!(生笑)

生:乐观!

师:有种,是有骨气、有能耐的意思。这个词是有来头的,出自《史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时间读读《史记》。好,再读一下最后一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继续发表见解。

生:面对万水千山,面对艰难险阻,面对风霜雨雪,还“开颜”,笑着面对一切困难,真了不起!真乐观!

生:这是不一般的大英雄!

师:说得好!这样不一般的英雄,这样不一般的英雄精神,超越了时空,长征时期有,今天的抗疫战斗中也有,我们往往把这样的英雄精神称为“英雄主义”。你觉得“乐观”可以怎么说?

生:乐观主义。

师:红军战士是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合起来怎么说?

生:革命英雄主义。

生:革命乐观主义。

2.“同化”:创生意境特色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没有发生改变,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这类迁移就叫同化性迁移。读者对诗人意境、文本意境的同化性迁移,就是把诗人意境、文本意境纳入到“我的意境” 中,并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改造,形成带有鲜明个性特色的读者意境。从这一点说,读者意境彰显了诗的“弹性”本质。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说,意境也是一个召唤结构,需要读者运用已有的审美经验、生活阅历以及阅读想象,与诗歌文本信息进行互动,从而创生出带有鲜明自我个性的诗歌意境。从读者视角引领学生感悟意境,就要鼓励学生“冒险”,允许学生“出格”,从而真正拓宽学生感悟意境的角度和路径,增强学生的感悟自信,提升学生审美感悟的创造力。

教学《七律·长征》时,为了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我从读者视角鼓励学生,为其讲述关于《七 律·长征》的一则学习材料。1963 年 1 月,毛泽东应英译本《毛主席诗词》译者的请求,就自己诗词中的一些词句作了口头解释。他对于“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解释是:“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当年,《解放军文艺》杂志发表了一篇学习《七律·长征》的文章,认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体现了运动战思想。毛泽东得知后一笑,说:“我看不出有运动战思想。”聽了这个小故事,同学们都笑了,学习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一个个都敢想、敢说了。在感悟诗中的“暖”字时,又有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认为,“云崖暖”表面上是写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水雾,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实际上还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取得胜利的喜悦心情。

革命诗歌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名片。革命诗歌的红色基因凝聚在诗歌意境里,意境感悟不能搞强塞式的“悬浮”教学,而要从诗人意境、文本意境、读者意境三个视角入手,为学生拓宽意境感悟的角度,降低意境感悟的难度,从而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地感悟革命诗歌意境,让红色文化融入孩子们的血液。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小学‘本位语文’的深化研究”(课题编号:D/2021/02/189)阶段性研究成果和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本位语文’理念下儿童阅读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JK13-L159)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