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秀丽 陈欣
图表是中低年级教材中常见的教学资源,也是教材为学生提供的重要训练支架。它可以增大课堂容量,使学习内容变得条理清晰。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图表的独特功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统编教材从二年级开始安排复述课文的训练内容,课文中的图表就是复述训练的重要支架。学生借助图表支架,可以顺利完成故事内容与情节的复述。
如教学《蜘蛛开店》,课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特别适合学生开展复述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边读故事,一边思考:蜘蛛先后卖过哪些编织物(口罩、围巾、袜子),遇到了哪些顾客(河马、长颈鹿、蜈蚣),结果怎样。接下来,教师将学生从课文中获得的相关信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学生学习课文内容之后,不用看课文,直接借助教师提供的表格支架,就能够轻松地完成复述课文内容的训练要求。
预测是统编教材安排学生集中学习的第一个阅读策略,也是学生在阅读中经常使用的有效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为学生构建图表支架,发展学生的预测能力。
如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编者在课文中安排了借助插图开展预测的方法示例,没有安排借助表格开展预测的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聚焦作者描写的第一个求助者的故事情节——求助者是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求助者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这一要求带给老屋什么影响;老屋的回答,体现了怎样的心理活动;这样的结果是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学生根据第一个求助者的故事建构图表支架,就能够找到文本表达上的秘妙:在老屋说出“我到了要倒的时候了”时出现求助者;求助者说出求助的原因并提出求助要求;老屋用比较固定的话语答应求助者的要求;到了约定的时间后,求助者满意地离开并致谢;老屋又说出“我到了要倒的时候了”作为故事发展的过渡。
学生的写作能力体现的不仅是语言表達水平,还体现了语言表达背后的思维活动。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中,教师适时引入图表作为支架,清楚地呈现学生的思维。
如教学《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这是三年级下册的一次习作训练,要求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因为一项实验的完成,涉及材料准备、具体操作步骤、实验的过程、实验的结果等多项内容。学生如何将这些内容有序地表达出来,需要教师在习作课堂上给予指导和帮助。教师可以借助图表支架,将整个实验情况分为几个阶段,帮助学生把实验过程中的有趣的发现、最难的操作步骤弄清楚,并标记为表达的重点内容。之后,学生按照表格进行写作,就能做到突出重点,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借助图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清楚复述、有效阅读、顺利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