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智慧治理的温州样本

2022-06-04 09:28温州市民政局
中国民政 2022年9期
关键词:村社精准智慧

☉ 温州市民政局

浙江省温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有关部署要求,强化数字化改革牵引,创新建设“智慧村社”全域治理“一张网”平台,促进村社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科学化、精细化、精准化,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打造了基层智慧治理的温州样本。

温州市永嘉县桥下镇韩埠村村委会

整合资源,信息共享 实现全市村社智慧治理全覆盖

永嘉县桥下镇韩埠村的环境整治问题困扰村民已久,2019年底,韩埠抓住“智慧村社”起步试点机遇,借助数字化手段推动“五议两公开”线下线上联动。2019年12月,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就韩埠路翻新、断头桥接线等问题进行“一事一议”。2020年4月,改造升级工程启动,在线实时更新工程进展动态,畅通村民在线监督反馈渠道,村民自觉加入村容建设维护中来,韩埠风貌焕然一新。

2019年来,温州市先后3次迭代升级“智慧村社”系统,以“共享社·幸福里”等党建品牌为引领,以强化基层网格智治为指向,形成了具有温州特色的“1+7+N”村社智治体系架构。“1”即“智慧村社”市级智能化数据平台,“7”即党建统领议事决策、动态瞭望等七大功能性“驾驶舱”,“N”即涵盖“五大民主”和网格管理等多个功能,推动形成一体融合的数字化改革工作格局,实现全市村社智慧治理全覆盖。

重构治理体系只是第一步,数字变革的关键是推动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再造民主决策全过程,设置党员大会、“两委”联席会等7类会议模式,规范12项信息录入,实现线上“五议两公开”全过程规范。再造评价管理全闭环,设置村社群众、村(居)民代表、小区住户多种身份,开展“满意度测评”“物业评价”等多种评价,实现社区服务质量管理全闭环。再造换届选举全流程,发布全国首个村委会选举操作规程地方标准,嵌入换届选举“百步云平台”,线上设置20个环节196项步骤,确保踩准节点、依法规范。

智慧治理还要实现跨部门跨领域协同。一方面坚持横向到边,整合组织、政法、民政、农业农村等17个基层治理关键部门,实现多网合并、网间互通。另一方面,坚持纵向到底,构建“市—县—乡—村—小区—群众”六级数字空间,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增建个性化县级分平台,如龙港开发“基层党建扁平化智管系统”,形成具有龙港特色的“市管社区”智治新架构。坚持信息共享,积极整合基层治理四平台、利民补助“一键达”等涉村社系统,真正实现村社数据一次填报、多方共享。

多元参与,协同服务 全面激发村社自治活力

注册用户123.2万人,发布“三务”公开信息16.43万条,办结群众诉求6938件,满意率97.8%……各级各部门利用“智慧村社”系统平台掌民情、汇民意、解民忧,实现基层治理多元参与,协同服务,活跃度持续居全市浙政钉、浙里办各类平台前列。

“智慧村社”平台建立了村情动态信息库,搭建“村社情况”“组织公开”“场馆”等功能,完善村社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40多个信息资源,实现基础信息数据“一览清”。建立“三务”公开信息库,明确公开类别标准,细分24项公开内容,全时段实时监测,倒逼信息公开合理规范,目前全市发布“三务”信息公开16.43万条。利用“动态”模块,绘制村社干部工作点滴纪实录,打造村社“线上档案馆”,全面落实事务留痕管理,目前共发布信息31.83万条。

依托“智慧村社”平台,温州市率先发布《城乡社区协商操作规程》地方标准,打造线上“码上协商”模式,密切链接民主协商,实现“全区域+全时段”无障碍沟通。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行民情民意“你说我做”等个性化应用,畅通环境整治、困难救助等21类问题沟通渠道,建立“4小时”反馈、全过程动态提醒机制,办结群众诉求6938件,满意率97.8%。开好问题反馈“直通车”,细分组织瘫痪、运行异常、违法懒政等5类重大问题,群众“一指”反馈至市县两级有关部门,确保群众知情权、监督权。

疫情期间,“智慧村社”平台上线“疫情战报”模块,实现村社卡点数据实时报送、报表实时生成;研发社区精准服务“多社联动”功能,梳理疫情中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盘活社会组织、社工机构、慈善组织等社区资源,推动精准对接、精准服务。今年以来,“多社联动”已累计提供心理疏导、危机介入等专业支持性服务上百次。

精准聚焦,靶向发力 不断推动村社治理能级提升

数字是手段、治理是目的。依托“智慧村社”平台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村社治理能级提升。

从数字中能发现治理的堵点,找到治理提升的起点。抓住“关键词”,智能瞄准信息发布高频词条,随时掌握基层关心、群众关切,及时研究、破解反馈,实现数据“反哺”。抓紧“指数值”,构建强基、智治、暖心3大指数体系,动态生成考勤打卡、为民服务等15项32个指标,真实有效反映村社运行情况,防止同质化重复考核。抓牢“红黑榜”,在分类考核基础上,将坐班值班、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条文嵌入系统,形成17个榜单,整顿处置“黑榜”后进村社,营造全市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依托“智慧村社”平台预警,进一步防范和化解风险。对“三务”公开、议事协商等实时监测预警,构建实时提醒、及时反馈的村社运行体系。设置4大指数23项评价指标,对村社选情进行分档量化评分、“红黄绿”分类定色,确保选情平稳有序。打通省“三资”监管系统,实时预警无凭据审批等5大类27项常见“微腐败”风险,一键生成村级收支情况分析图,利用系统完成100%村财务管理。

加强干部精细化管理,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创新生成村社干部“五维评价”指数,精细绘制2.45万名干部画像,将村社干部坐值班安排与线上考勤数据比对,促进村社干部精准管理,及时处理履职缺位干部,倒逼村社干部担当有为。此外,依托“智慧党建”、H5技术等,打造“线上课堂”,围绕基层党建、村社治理、廉政廉洁等开展“菜单式”线上培训,覆盖党员群众40万人次。

猜你喜欢
村社精准智慧
创新“村社宜站” 加强村综合服务能力建设
规范村社财会代理应关注的四个问题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村社贸易的形成与社庙演剧的传承*——以济源市南姚汤帝庙为例
勇于改革 善于创新 全力打通村社巡察“最后一公里”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