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6-04 14:21马丽
商业文化 2022年11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单位

马丽

随着人民对公众服务要求标准的提升与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化,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规范也逐步强化。内部控制作为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措施,必须将其应用到单位的工作中去,以降低运行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但行政事业单位在推进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不能真正领悟内控管理精神、体系制度建设丞待加强、流于形式不能让內控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等。因此,本文从分析内部控制要义和开展内控重要性开始,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有重点的防范和管控。加强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风险管控意识和强化内部控制的自觉性,有利于单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国有资产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内部控制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改进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管控经济活动,规范财经秩序,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因对内控重要性宣传力度不足、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到位、内控环境差、制度不健全不合理、监督执行不到位等多重因素,导致内部控制管理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推进行内部控制建设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单位内部控制意思淡薄、内部控制环境差

单位内部控制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工作涉及到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合同管理、内外监督等各项经济活动,需要内部各部门的协作和配合。但一部分单位对内部控制建设认识不到位,特别是单位负责人对内控理解不到位、思想不重视,造成内控管理建设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全员参与程度不够,部分工作人员对内控建设理解不足,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存在怨言、存在误解,对什么是内控控制,怎样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一知半解,比较茫然,对于建立内部控制意愿不强。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机制体制有待加强

部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存在缺失、空白和模糊的领域,制度之间衔接不紧密。有些单位即使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但不够科学、不够完善,内容零散,尚未形成覆盖业务活动的各阶段、各部门、各环节的控制系统。单位小编制少的单位,受编制限制等影响,由于规模小,人员少,一人往往兼任多个岗位,没有独立的财务机构,财务机构挂靠在其他部门下,更谈不上内部审计部门的建立。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执行不够彻底,未建立内部轮岗机制、内部审计制度,容易造成人为的财务风险。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制度和机制的肤浅,往往只把资金、资产、预决算等当作一种管理工具,而涉及到的人员往往是财务、审计等,而与之有关的部门或职位,则少之又少。有效的管理机制及内外监督机制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控制建设的健全和完善,造成了工作效率不高、社会资源浪费、资源配置不科学等问题。

内控建设人员素质层次不齐、内控信息化工作有待加强

人员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内部控制建立效果的决定性因素。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内控建设的专业人才或体系建设者经验不足,内部控制培训人员层次和内容不够广,管理人员竞争意识差,缺乏创新精神,业务素质难以满足实施内部控制和监督的要求。而单位内控信息化建设的落后以及不完善,造成各项业务系统比较零散,缺乏联系,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控制体系,也无法实现各流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即使部分单位建立了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但后期的更新、升级等运营维护服务跟不上,也导致了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高效运转,要根据其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具体分析,以内控基本原则为抓手,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加强内部控制意识,强化内部控制改革的宣传力度,使内控观点深入人心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重视是推动实施内控的关键。要实现内部控制工作的全面实施,就必须要树立起内部控制的观念,首先要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特别是单位主要领导的思想重视,然后把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把内部控制工作的成效贯彻下去。要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效,就要从员工的认识工作开始,对员工进行主动地宣传,提高员工的认识。使广大干部职工牢记内部控制是为了什么、要怎样做,切实地使得内控要义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内控的重要作用。

积极地向员工进行宣传讲解,使干部职工在培训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了解内控建设的重要性,增强自我责任感,使其内部控制知识和技能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使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更加有效。内部控制的内容既是领导的工作,也是行政事业单位所有人员、所有岗位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要使各个业务部门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和职责。这样才能使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互相制约、互相配合,才能真正地实现单位的内部控制合理有效性。

改善内控环境,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

内部控制要求的是全员参与,强化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以及充分认识自己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和职责,不断优化内控建设环境。加强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密切结合,使单位领导树立起风险防控意识,为内控工作的推进奠定基础。成立内部控制规范领导小组,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指出内部控制管理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督促落实内部控制的整改计划和措施,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

建立单位层面的内控运行制约机制,梳理完善单位主要经济业务管理制度及流程。针对预决算管理、经费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以及资产管理等业务模块,梳理制度文件,汇编成册,执行落实到位。财政、审计部门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情况的检查和绩效评价,并将内控绩效评价与财政资源配置、监督检查、预算收支审计等工作挂钩,督促各部门、单位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按时完成内控实施工作。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利用信息管控技术提高内控能力

内部控制建设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且具有相当难度和专业性,单位自身开展内控建设缺乏精力和专业知识和信息化手段,很难保证内控建设的效率和效果。需要建立员工培训机制,提高人员素质 ,通过培训使员工明确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逐步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准,使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都要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重要性高度重视,并树立责任意识。

信息化是实施内控的最重要手段。单位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将内控理念嵌入信息系统中,将制度和流程进行“固化”并达到常态化,真正实现从“人治”管理向“法治”管理和科学管理的转变,保障内部控制管理真正落地。加强信息化系统整合,通过对各信息系统的兼容升级和整合,实现各信息系统的有效对接和制约,实现数据共享,提升监督管理水平,避免重复性工作,不断提升内部控制的严谨性和管理效率。

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它的特点是高度个性化、动态化。因此,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系统建设,及时调整内部控制的战略,使之成为一种常态和持久的过程。建立健全适应本单位具体情况的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不断提高人员队伍建设能力和会计信息质量,防范财务风险,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一套操作性强、系统完整、规范合理、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其有效实施,无疑会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登上一个新台阶。

(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参考文献:

[1]胡志宏.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2):4-5.

[2]史玉凤,宋瑞,杨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21,19(5):221-223.

[3]杨志敏,娄自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市场,2021(29):175-176.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单位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行政不作为的概念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