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政府工作报告,犹如一份施政纲领。读懂政府工作报告,就是读懂未来一年的发展规划、目标方向及行动路线。政府工作报告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农民朋友们关心的话题也都在里边。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那么,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哪些“三农”关键词?农民朋友们又都关心哪些问题呢?
粮食安全
粮丰农稳安天下,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就稳住了农业基本盘,就守住了“三农”战略后院。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中,粮食安全被多次提及。那么,粮食安全为何如此重要呢?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朱启臻:粮食安全是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的。总书记讲,我们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而且中国人的饭碗里边要装我们自己种的粮食。我们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不可能指望任何国家来养活我们,粮食的绝对安全应该是今年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
为了把粮食安全搞好,耕地的保护、科学技术的投入、金融的支持、人才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粮食安全的时候,我感觉我们还是要树立大粮食这样的一个观念,粮食、油料、蔬菜、肉类都属于我们粮食安全的范畴。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郑风田:在去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之前,习总书记就已经讲过初级农产品供给安全,我想初级农产品就是把肉、蛋、奶、菜都包括进去了。粮食安全确实对我们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尤其是今年中央也出台了一系列非常好的政策,来激励农民种粮食。农民种粮有钱赚,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所以一方面,今年的稻谷小麦收购价格要提升,另外要通过保险让这些粮食主产区的三大主粮保险全覆盖,让农民种粮不再担心。由于外界气候的变化导致的收入不稳定,像去年的大水,河南、河北这些粮食主产区可能绝收,那么这个时候有保险的话,农民还能拿到很好的收入,所以这也是我国今年要准备通过保险让种粮的农民有保障。还有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化服务,因为现在年轻人去打工了,老年人在家里可能就干不动了,有些地方现在搞托管,把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好,政府对这些农业服务或者托管进行一些补贴,这样让农民种粮食赚钱。如果种粮食收入稳定的话,实际上农民是愿意种的。
“油瓶子”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的产能提升工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促进大豆和油料的增产,拎好“油瓶子”,让“油瓶子”里尽量多装“中国油”。为什么把“油瓶子”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呢?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赵皖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了要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大豆主要在黄淮地区和东北地区种植。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冬闲田要大力开发利用。
现在我国每年进口油料,就大豆差不多将近1亿吨,所以我感觉中国人的“油瓶子”也要攥在自己的手上,这样的话,长江中下游地区就要大力开发油菜的种植。过去安徽的油菜面积是1600万亩,但是现在只有500多万亩,我们准备逐渐恢复面积,来承担国家的油料安全任务。
我们这里不是大豆的主产区,是油菜的主产区,但是现在油菜的种植面积比过去至少减少了1000万亩,所以现在我们正在逐渐恢复。今年安徽的油菜种植面积可能要达到600万亩,在三年之内准备达到1000万亩,这是目前我们在油料方面所做的工作。
“菜篮子”
政府工作报告在目标任务中提到,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装满“米袋子”“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那么,稳住“菜篮子”的意义是什么?该怎么稳住呢?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张千户岭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宏祥:“菜篮子”包括蔬菜、水果,也包括肉类食品等。现在国家遏制土地“非粮化”,这可能会挤压“菜篮子”,就是说原来的设施农业,种大棚蔬菜、养牛、养羊等这些占用基本农田的都要退出去种粮食。
在这种形势下,国家的政策是没有问题的,肯定是要保基础、保稳定。那么,如何能让“菜篮子”既有品质的提升,又能满足数量的需求?在这一块我觉得是要关注的。
比如,长江以北的大山、坡地有很多,这些区域很多是撂荒的,怎么把这些地方利用起来?而且长江以北的蔬菜品质是高于热带的,虫害也少,产量可能是有点少,但技术可以解决。
撂荒的坡地不适合机械化耕种,我们可以进行牧耕互补。我要考虑规模培育这些壮大的家庭农场,或者是带头人,把他们培育成相对规模的一些涉农企业去做这方面的工作,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去投入,在这个转型形势下,把这些带头人、家庭农场或者小企业培育成相对大的规模以后,我觉得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菜篮子”的品质会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多,也不会占用耕地。
农村养老
农村养老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那么現在的农村养老现状如何?该怎么解决呢?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朱启臻: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们到乡村发现,因为人口的流动导致了年轻人大量流向了城镇,剩下的多是留守老人。
这些留守老人就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的收入来源,比如说他失去了劳动能力,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过去我们也经常讲到,农村的老年人同样为我们社会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现在退出了劳动领域,他们应该享受一定的养老待遇,使他们做到老有所养。
我问了很多70岁左右的老人,他们依然希望劳动,有一块地能种菜、能干活,可以自给自足,自己吃不完的蔬菜还可以送给城里边的儿女。老人在劳动过程当中有乐趣,能满足情感的需要。这样的话,我们为什么不给他一个劳动条件,但是这个劳动不是为了生计的一种劳动,而是为了心理和感情寄托的一种劳动。
那么,年龄再高一点的老年人需要什么?他需要有人能够照顾。现在政府投入了不少钱,但是标准有点高,比如你得有多少个床位符合你那个房子,要符合多少级的消防的要求,这样一来很多地方养老的设施都不具备条件,就变成了一个我让你享受标准化的养老条件,但你不具备,你就没有养老条件这样一个矛盾。其实我们不能崇尚高大上,我在农村调研,老百姓最大的一个诉求就是有人能给做顿饭,一日三餐,我来掏钱都可以。
贷款
中小微涉农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一直受到大家普遍关注,该怎么解决呢?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张千户岭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宏祥:现在的农业靠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时代过去了,饭碗要端在自己的手里,发展土地效益,靠相对规模的农业来带动,去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才能增效。一些“三农”的小微企业发展很薄弱,金融的支持力度不够,希望增加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扶持力度。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朱启臻:我个人认为,特别是涉农的小微企业的贷款必须由政府来担保,来解决银行不愿意贷款给小微企业的问题,或者要想办法帮助小微企业来化解贷款的风险,否则农业在缺乏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很难走向现代化。
产业和人才
吉林省敦化市三道河子村党支部书记谷凤杰:我最觉得感兴趣的一点就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人才振兴和产业振兴。如果没有人才,我们也不可能发展得那么快;没有产业,我们也谈不上乡村振兴,所以说这两点是我非常关注的,也是非常感兴趣的。
针对网友们的提问,专家也一一做了解答。
1.合并村镇是趋势吗?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朱启臻:我国要遏制合并村镇的趋势要来了。中央提出来要特别慎重,不能够想当然,要立足于现有村庄的现状,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可能大家理解错了,没有说要号召合并村镇,相反要慎重,要遏制这种冲动。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郑风田:原话是这样说的,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不过确实前些年有些地方做乡村振兴试点,考虑到一些农村较分散,如果进行各种各样的地下管网铺设太麻烦,干脆就把一些小的村庄合并建一个农村大社区,就像城市的小区一样,但这样的做法已经被中央明令禁止了。
2.化肥还会涨价吗?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郑风田:化肥价格又涨了,我觉得化肥涨价是有原因的,因为生产化肥主要是用石油、天然气,现在全球的石油、天然气价格确实波动非常厉害,而化肥刚好是跟国际接轨的,就像橡胶跟国际接轨一样,化肥用的很多石油、天然气是从国际上买的,我们国家量不够,大量从国外进口,所以这也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如果国际能源价格暴涨了,紧跟着可能农资价格都要上涨。
政府工作报告里边也释放了重磅的信号,还会继续发放农资补贴,所以大家也不要担心,化肥、农药价格可能会涨,但是补贴也肯定会发放。
3.基本农田被种了果树怎么办?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朱启臻:如果已经划入了国家的基本农田,毫不客气地告诉你要退林还耕,果树包括养殖业都不能够和粮食来争土地。如果种果树,我们要鼓励向山地、荒坡去发展,大家知道在坡地里边长出来的果实品质更好。再比如说,一些地方平地都种上了茶叶,那么这个茶叶它的品质就远远不如一定海拔高度山上的,所以我们为了保护特色的产业,也应该把基本农田里面的茶叶把它退耕。就是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粮田就是用来种粮食的,我们坚持这样一个原则。
4.现在农村的年轻人面临外出找工作难的问题,怎么解决?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郑风田:看你想找什么工作,整体来看,东部的用工还是很短缺的。现在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現象,一方面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还出现用工荒,怎么来协调这种矛盾?一方面可能有一个供求缺口问题,另外一个可能也是想找一些既赚钱又清闲的工作,也可能他提供的岗位没有吸引力,所以这就出现了各种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朱启臻:我们的就业问题其实是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有些工作没人干,有些人没事干。这种情况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就业者缺乏必要的技术,不适应现代化的生产过程。比如说最近我就发现一个问题,我问了在工地上当电工和水暖工的工人,他们每个月的收入最少在1万元钱,有的经常加班加点,最高的可以到3万元钱,而且还招不着人。那么,我们要通过培训掌握一定的技术,在这样的一些领域里边,你就可以实现你的就业目的。
另外一个,有迫切需求的岗位,我们没有人愿意干。比如说伺候老人、照顾老人的家庭保姆,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有这种需求。但是,很多人受某种观念的影响,就觉得宁可在家穷着,也不挣这个钱,他认为这个工作好像低人一等,这个纯属是我们观念的问题。
所以,在解决就业的这个问题时,我们要通过这两个方面来解决。
5.丈母娘跟我要20万元彩礼,我拿不出来,怎么跟她说呢?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朱启臻:这个问题这几年在很多地方愈演愈烈,其实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老百姓的正常生活,特别对农村老年人来说,是他一辈子的积蓄,甚至还要去借钱给儿子娶媳妇来付财力。小两口结婚了,自己过上了甜甜蜜蜜的生活,而他的父母还要去还债,这样一个现象其实中央已经多次谈到了,要通过移风易俗来限制彩礼的数量,要从我们的文化、乡风文明的角度进行宣传教育。
有的地方通过成立相关的理事会来协调,比如有的地方随份子钱规定,就50元钱、20元钱。我们通过规定遏制高价彩礼,也要通过改变这个观念来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郑风田: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小伙子能不能先找一找村里面德高望重的老人或者是红白理事会去协调沟通。
6.现在猪肉便宜了,养殖户的出路在哪里?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郑风田:猪周期这么多年一直想解决,一直都没有解决,是因为我们国家养猪门栏太低了,一看价格好,就都进来了,然后马上供过于求,价格就跌下来了。唯一的建议就是你要预判一下,看这一次周期要持续多长时间,在大家都进去的时候,你别匆忙地进去,在大家都出来的时候,你也别匆忙地出来。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朱启臻:应该通过政府调节来使猪周期震荡稍微稳定一点。有一个养殖大户曾经跟我说过这样的话,当猪肉少的时候,猪价很高,这个时候卖猪的人赚很多钱,政府还给他高额的补贴,因为猪少了,就多给钱让你多养,但是你给我多少钱,我也不可能一下子多养出来。猪肉多的时候,养殖户开始赔钱的时候,其实我们国家已经启动了猪肉的储备计划,政府应该多收购,把它储备起来,使我们的市场震动尽量小一点。就是在猪肉少的时候,你不要过分去刺激它,猪肉多的时候,我们要给养猪户一定的保险和补贴。
从春天里书写的政府工作报告,绘就了蓝图。也告诉我们要更加斗志昂扬地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更好地完成这一年的目标任务,强农业、保民生,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