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文林 付巍
名 | 师 | 介 | 绍
焦文林 / 语文特级教师,执教于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
付 巍 / 执教于河南省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
在高考作文临考冲刺时,考生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做好充分准备?如何快速提分?这里笔者根据日常作文教学经验和高考作文阅卷的体会,给同学们提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高考作文热点话题预测
近年来,高考作文题总体上有“着眼立德树人、强化思辨能力、重视应用写作”三大特点。根据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及其趋势,结合国内外时事背景,建议考生关注以下热点话题:
(1)家国情怀;(2)中国精神;(3)奋斗拼搏;(4)责任担当;(5)时代英雄;(6)文化自信;(7)人文情怀;(8)审美情趣;(9)理性思维;(10)探索创新;(11)乐学善思;(12)合作交流;(13)人格发展;(14)自强不息;(15)社会实践;(16)辩证思维。
二、高考作文素材积累运用
学会积累运用素材,是考场作文内容充实、丰富的基本保障。为了考前快速积累素材、考场上快速调用素材,考生要做好以下几点:
1.积累热点素材,涵养家国情怀
(1)孟晚舟——祖国,我回来了!
(2)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
(3)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有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钟南山;
(4)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5)教育“双减”——学生减负担,家长减支出;
(6)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2.积累经典素材,铸造中华魂魄
(1)善于将背诵篇目的名句,转化为作文素材;
(2)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作文素材。烛之武的深明大义、荆轲的侠肝义胆、项羽的侠骨柔情、苏武的赤子情怀、杜甫的忧国忧民、陆游的抗金报国等都是铸就中华文化魂魄的有机元素。
3.定性分类思考,精心加工素材
兵在精而不在多,素材积累亦是如此。考生可根据2022年热点话题,选择热点素材和经典素材进行分类归档,还要深思考、精加工。标明其类属,标注适合话题,或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其内涵等。
如“2021年9月25日,中国公民孟晚舟在结束被加拿大近3年的非法拘押后,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顺利回到祖国……”通过读此材料,同学们可做如下思考:
(1)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看——国家富强,民有尊严;
(2)从困境中坚守信念的角度看——心存信念,不惧黑暗;
(3)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看——科技创新,自立自强。
4.依类调动联想,快速调用素材
“类”即作文试题材料或话题的类属,如理想、奋斗、担当、奉献、得失……面对试题,考生要先确定其类属,然后根据这个类属,展开联想,快速选取行文需要的素材。
(1)相似联想法。考生根据试题材料内容类型(或文章主旨、文段观点)展开联想,快速搜索与之类属相同、性质相似的作文素材。
例:灿烂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刻影响着世界。“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成功,意味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更进一步;中国5G技术的发展,引领世界走向更快速、更精准的数字化时代;中国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成果显著,碳中和目标正在实现中……中国,这艘时代大潮里的巨轮正乘风破浪驶向更加灿烂的明天。(刘桐宇《泱泱华夏人,灿烂新中国》)
文段围绕“灿烂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刻影响着世界”的观点展开相似联想,引入“神舟十三号”、中国5G技术、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新颖典型的素材,有力地支撑了文段观点。
(2)相反联想法。考生根据试题材料内容类型(或文章主旨、文段观点)展开联想,快速搜索与之类属相同、性质相反或相对的新闻故事、历史故事、名言警句等素材。
例:东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全能决赛中,日本选手桥本大辉在跳马项目中出现一条腿出界的失误,却依然获得冠军,引发了巨大争议。日本是东道主,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裁判不够自律,评判有失公平正义。如此,奥运会的公平性遭到质疑在所难免。(叶冰影《遵守规则,维护正义》)
文段就文章主旨“遵守规则,维护正义”展开相反联想,引入“桥本大辉失误,却依然获得冠军”这则反面素材展开分析,触及时弊,使论题更具社会价值。
三、快速打造作文亮点
怎样才能在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获得高分?秘诀是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设计富有视觉冲击力、心灵震撼力的亮点。下面,结合高考高分作文实例,给同学们谈谈设计作文亮点的技巧:
1.标题——秋波流转,顾盼生辉
考生应本着“稳中求新”的原则,对材料、话题进行“精加工”,在拟题上展才施智,张扬个性。如2021年高考高分作文标题“生逢其时正可为,当揽明月凌泰山”“万里纵横理想在,青春不负盛世情”“运墨收笔承其道,一撇一捺写人生”等都是大气庄重、可撼动人心的标题。
拟题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1)画龙点睛。就是用概括、点化、升華文章主题的方法拟写标题,语言精粹,切中肯綮,并能给文章增加灵动的色彩。如以“英雄”为写作范围的作文,可拟题“英雄浩然气,烛照青年心”,以突出英雄精神在新时代的价值。
(2)修辞润饰。巧妙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能使标题新颖、形象、精炼生动,给文章锦上添花。2021年高考上海卷要求考生以“时间与价值”为写作范围作文,其中“时间酿酒,余味成花”“大浪淘沙,时过金现”“烈火灼烧,玉石自光亮”等标题,表达了作者对论题深刻的理解。
(3)引用化用。把诗词歌曲、名言警句、成语俗语等引入文题或略加改造为文题,可以收到推陈出新、出奇制胜的效果。2021年高考全国甲卷要求考生以“可为与有为”为话题作文,其中“家国处处舞雩风,青春灼灼应节舞”这个标题,融入《论语》中的名句,兼用比喻、对偶修辞手法,具有形象性、古典美。
2.开头——转轴拨弦,调动神采
精妙的开头,总能以奇句开篇,先声夺人。考场作文写好开头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为全文内容设纲,写好开头为文章添彩;二是以奇句夺目,让评卷老师怦然心动,从而不吝赋分。
(1)紧扣任务,开门见山。开头要学会紧扣任务关键词,或诠释其内涵,或阐述其意义,或分析其原因,或根據试题设定的备选对象发表意见、看法,以此保证作文切合题意。
例如,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作文题,要求考生从“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的角度,结合自身发展,分析材料带来的启示。一位考生这样开头:
汉代的扬雄曾以射箭比喻追求理想:“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是的,梦想从修身开始,用实践铸就。我们当代青年唯有修身实干,方能梦想成真。(《修身实干追梦,助力青春飞扬》)
开篇引述材料关键句之后,就紧扣试题任务“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的启示”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当代青年唯有修身实干,方能梦想成真”。开头简洁明快,主旨鲜明。
(2)整齐有力,整句开头。采用对称句、对偶句、排比句等,借鉴王勃《滕王阁序》骈文的写法,使开头的语言整齐有力而富有变化,底蕴饱满而节奏鲜明。
例如,2021年高考天津卷作文题,要求以“纪念日”为话题作文,一位考生用整句打造这样一则精美开头:
嘉兴南湖的惊涛骇浪,颠不翻载梦的小小红船;雪山草地的莽莽榛榛,挡不住高昂的民族斗志;长津湖畔的刺骨寒风,吹不灭赤诚的革命圣火……多少英雄前仆后继,造就了这激荡人心的一百年!(《一百年长歌未央,九万里风鹏正举》)
选取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场景置于句首,构成结构工整、时序相承、精神贯通的语句,让人感到激情涌动、格调高昂。
(3)彰显底蕴,名句开头。开头引用古今中外哲人、名家的箴言睿语或诗人的丽词靓句作为全文的总领,使文章有一种神完气足的效果,一种理直气壮的劲头,一种厚实充盈的底蕴。
例:“人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打倒。”硬汉是打不倒的——精神不倒,意志常存,这就是“硬汉精神”。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就是不倒的“硬汉”,而且所向披靡。(《中国,不倒的“硬汉”》)
“人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打倒”富有哲思,充满无畏的力量,置于篇首,遂使文章富有底蕴。接下来,联系疫情背景,以“中国就是不倒的‘硬汉’,而且所向披靡”诠释“中国面孔”,用意深远,富有时代气息。
3.结构——布局合理,结构清晰
考场作文最基本、最容易操作的结构形式有两种,只要熟练掌握这两种方式,考生就可在作文中变化、创新。
(1)起承转合,逐层深入。起承转合、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述,可以彰显认识的深刻性。就任务驱动型作文而言,“起”就是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引入材料,提出观点;“承”即分析材料,证明观点;“转”即拓展思路,深化认识;“合”即总结全篇,强化观点。
2021年高考高分作文《纵生而弱,终能磨砺而强》,就采用了这种结构方式。如下表:
(2)横向展开,多维思考。横向展开议论,就是从同一个角度的不同侧面对文章的中心论点进行分层论述。设立分论点时,考生可选择发掘内涵、阐述意义、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中的任何一个角度,从不同的侧面拓展内容。要注意分论点之间不可有包容、交叉关系。
时评文《走好长江生态环境路》主体部分就采用了横向展开的结构方式。如下表:
4.语言——辞采飞扬,妙笔生花
语言讲究文采,就是要求既有闪亮的文采,又有丰厚的内蕴。那么,怎样打造有文采的语言呢?最便捷的途径是运用“三比法”即比喻、对比、排比三种修辞手法。这三种手法的运用使语言更形象、观点更鲜明、行文更有气势。
“三比法”运用广泛,可用于拟题、开头、分论点设计上,也可以用于构段中说理、述例、引言等。
(1)“三比”说理。比喻说理,使说理更加形象;对比说理,使观点更加鲜明;排比说理,使句式更有气势。
例:京剧用自己咿咿呀呀的唱腔,赋予了中华神秘美丽的面纱。她拥有黛玉那柳絮般随风飘荡的多愁善感;她拥有木兰那芍药般的艳丽多姿,却又不乏巾帼不让须眉的轩昂气概;她拥有武后那牡丹般雍容华贵,却有花中之王的帝相。京剧用自己特别的方式为中华画上了浓墨重彩的妆容,让华夏之风吹向世界各地。让中华之美,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得淋漓尽致。(《华夏之风,中华之美》)
连用三位古代女子为喻,突出其多愁善感、艳丽多姿、气宇斩昂、雍容华贵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京剧之美。
(2)“三比”述例。用“三比”转述事件、引入论据,能使人物、事件更加具体可感。
例:“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邢立达在寻找恐龙足迹的路上,留下了自己追寻梦想的脚印;王珮瑜为传承京剧艺术,不断创造各种形式展现京剧之美,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中华文明的精美;樊锦诗为守护敦煌文化,选择终日与“洞窟”相伴,一生做敦煌的守护人……他们以青春坚守梦想,以奋斗追寻梦想。青年朋友们,我们要谨记少年壮志当拿云,让我们高挂梦想之帆,让生命之舟乘风破浪、出海远航。(《时代青年,以奋斗追梦想》)
作者用排比方式推出邢立达、王珮瑜、樊锦诗三则材料,邢立达指向“寻找足迹”、王珮瑜指向“传承艺术”、樊锦诗指向“守护文化”,材料丰富且论证有力。
(3)“三比”引言。围绕论述中心,用排比方式引入名言警句,能丰富文章内容,彰显考生文化修养。
例:何为义气?那些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身上展现出来的,便是一种名为“爱国”的义气。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回望历史画卷,爱国是秋瑾“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坚定,是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诚,是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忠义……朋友,我们都应当向革命先烈致敬,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跃身加入奋斗的滚滚洪流,用自身微薄之力助力祖国扬帆远航,助力实现中国梦。(《时代青年,以奋斗追梦想》)
文章较多采用排比句式,通过引入三则名言,分别从“坚定”“赤诚”“忠义”三个方面阐释“爱国”的含义,不仅丰富了内容,而且带来酣畅淋漓、慷慨激昂的情感跃动,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读来振奋人心。
“三比法”的运用灵活多样、千变万化,但是,无论怎样运用,考生都要符合表情达意的需要。
(责编 / 贺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