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时代的电影人物诠释

2022-06-04 14:20张国帅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想性市场化

【摘要】电影不仅作为消费品供大众娱乐,更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工业软实力。随着现代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便更加面临着影片商业元素与艺术质量失衡的难题。孙周作为第五代导演中的佼佼者,其长期从事影视、广告行业而积累下的经验为中国电影创作的未来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旨在就孙周导演的个人经历及各个时期的影片创作入手,解读孙周导演电影中弥散的浓烈人文风格,表现出其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捕捉。这为日益市场化格局下的中国影片提供了平衡影片艺术性与商业化的借鉴。

【关键词】孙周;思想性;市场化;创作理念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6.078

基于目前的研究現状,本文旨在于就新时代的背景下,综合考察孙周导演在不同时代的创作理念。并着重从商业角度入手,在分析孙周导演的电影作品中注意到其创作理念的变化及对平衡影片艺术性及商业化所作的努力。以下本文将分别以孙周导演的创作历程、代表作品分析、影片风格及经验得失,三个层面综合逐步解读出孙周导演的电影创作理念以及其对待电影艺术的真诚。

1. 孙周导演的影视历程简介

孙周,中国影视导演、广告导演、摄影师,演员。1984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1986年毕业后进入珠江电影制片厂任导演。在20C90S初期,孙周在广告界开启了近10年的广告拍摄历程,伴随广告界长期积累的经验与见识,其影片创作手法娴熟、思想宽广,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听体验的同时为兼顾影片艺术性与消费性的研究方面颇有见地。在20C90S中国社会市场化转型大背景下,敏锐的孙周导演观察中国社会环境及普通民众生活的演变,以第五代导演整体充满现代性的人文观念,对历史、文化和人的生存境况进行严峻审视和深刻反思。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中市场化的深入,孙周导演聚焦于城市普通人的生存境况;关注着现代与传统交织下的百态人生,因而其作品总是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本土传统文化给予了孙周思想上深刻的人文内涵,独特的广告拍摄经历使其作品具有更为独特的视角与新颖的表现形式,这两种不同风格的互相作用塑造了孙周。

2. 孙周导演的代表性影片分析

孙周导演迄今为止所创作的影片数量较少,作品内部质量虽然参差不齐却也灌注着其艺术追求。以下本文欲从主题、人物形象、叙事三个角度研究其作品,了解孙周导演的电影整体创作风格。

2.1 主题

2.1.1 人物的命运感

孙周导演的影片始终表现着对人与环境、社会关系的密切关注这一永恒主题。在其影片中一如既往的看到文化的厚重感,人物的命运感。这种混杂交织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给咖啡加点糖》中在新潮外放社会对抗传统内收社会背景下,个体青年刚仔对农村姑娘林霞离去的期待和困惑;表现在《滴血黄昏》中路野和席娟这一对离婚夫妇在面对儿子路一失踪背景下的相互扶持;表现在《心香》里莲姑与外公因传统信仰而选择相依为命的不结合;表现在《周渔的火车》中周渔同陈清、张强三人的爱恨纠葛;更表现在《山区》中老三拥有手机后的种种闹剧和《不可思异》中主角奇遇后开始鸡飞狗跳的生活……如此种种永恒不变的却是孙周在其影片创作中所着重表达的那样,即使精神领域充满迷茫与困惑也要在人生道路上一直坚持走下去。所以,在《滴血黄昏》中陆建国面对金钱的诱惑选择遵从本心,将赎金交给绑匪以求路一安全;《周渔的火车》中的周渔面对爱情的抉择只因不愿妥协而以死亡实现所求;《山区》中的老三学会用手机接触外界却依旧保持质朴、纯良本性;《不可思异》中的诸人在经历离奇的事件后仍保持初心,实现自我救赎;《漂亮妈妈》里的平凡妈妈即使儿子残疾也要照顾其一生……孙周的影片始终贯穿着这样的一种理念:无时无刻不在追寻生活的价值。并试图将这种思索溶入于普通人的生命常态,呈现为流动的人生风景。生活虽然跌宕起伏,平凡的人们却仍能在矛盾和选择的回归中平静的活下去。

2.1.2 文化的厚重感

生活的价值在孙周作品中表现为:时代中个人价值的追寻、生命状态的延续。而被誉为集孙周艺术成就之大成的《心香》不仅表现了人物命运的起伏,更以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冲击着每一位国人的心灵。无论是在题材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或是叙事形式、影象风格的应用上均以一种文人的方式,矢志不渝地关注着“人与城市”的问题。力图从人与城市、人与环境中找到一种跟中国几千年文化相协调的人文景观。当冲突发生时,来自城市的离异儿童京京同乡下的外公之间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冲突,最终在佛教徒莲姑的影响而下达成共识。《心香》主要表达着孙周对文化演变的自觉意识。京京的到来寓意着新文化的来临、莲姑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外公则处于传统与现代文明的交织。影片中的京京打碎了莲姑的观音像,莲姑选择在混乱的生活中安静的忍耐,而忍耐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辛苦。京京因胡闹被长辈呵斥而委屈,却又能以开放、积极的心态赢得关注。面对冲突,影片呈现的不是单向度的批判或赞扬,而是从生活的角度予以包容地注视。正如影片中的外公一样,虽生命日薄西山却躺在摇椅上享受着朝阳的映照。这种对待文化的态度,正如评论家张立说的那样:是对国家、民族、文化整体思考以后赋予电影的一种文化景观,营造人类未来境界和对人类精神的超越升华所应该做的努力。

2.2 人物形象

2.2.1 焦虑的缓解

孙周导演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大都具有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不仅体现在社会层面同样也体现在群体及自身层次。作为一名长期拍摄广告而具市场运营经验的“文人式”导演,孙周作品中不仅不缺性格鲜明、矛盾尖锐且具典型性的人物形象,而且在角色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同样展示出孙周心路历程的演变。面对消费型文明挑战传统精致文明并占上风的现状,孙周在早期的作品《给咖啡加点糖》、《滴血黄昏》中往往表现出一种焦虑感。这种情绪透过刚仔被女友抛弃,在繁华都市中冷冷清清的个体所表现出的困惑感和期待感中被观众感知。其中刚仔的焦虑不仅是孙周的焦虑,更体现为特定时期社会大众的整体焦虑。这种焦虑的展现虽略显表面却也敏锐传达出特定时期人们的情感失衡。经过时间的推移,孙周创作理念愈发成熟,他逐渐在商业化的创作模式中融入自身的思考来试图缓解焦虑。《滴血黄昏》中更具孙周思考力度的人物形象被塑造出来,不仅有路野、席娟和路一这一离异家庭的人文思考;也有陆建国、女绑匪面对诱惑时保持初心的象征,甚至对反派角色的心理有一定刻画。只不过作为一部尝试的商业作品,过多的心理刻画和少量的枪战场面仍显不伦不类:上不达艺术电影的细腻下不如商业大片的视觉节奏处理。《滴血黄昏》略显尴尬的定位虽未激起水花却也为孙周后来影片创作的成熟奠定基础。至于后来的《心香》和《漂亮妈妈》,孙周基本上平复了焦虑感逐渐回归心理的平衡,正如莲姑在影片中所说的那样:也不是说让你相信,只不过是寻求心理上的安慰。孙周于此大致明确了其对待传统与现代文化交融转变的态度。

2.2.2 个性的张扬

《周渔的火车》可以说是最能体现孙周个性的影片,影片中周渔的存在不仅是新时代女性寻求自由的渴求,更表明了孙周对待时代变化的肯定和内心情感的恣意挥洒。如影片中三次出现舞动水袖的女人不只是周渔内心的刻画更是孙周导演对待情感认识的象征。结局中周渔的死亡暗含了孙周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矛盾感,但恰恰这种矛盾感增强了影片的戏剧张力,表明了孙周导演心中那不变的人文关怀。《周渔的火车》中人物设置的创造性在于将大众摆于主动接受的位置,而不似以往影片中人物心理的定向性刻画导致观众同导演的心领神会。此片人物心理的多元化、倒错感强调于自我吸收,在别扭中强制观众直视自我的深层次内心世界。

2.2.3 迎合时代的典型性塑造

近年来的《山区》、《不可思异》可看作孙周导演典型的创作作品。无论是《山区》中的老三和作家、或是《不可思异》中的唐立果、王若水、田静和一哥,他们身上均具有某些相同点:小人物接触社会上层后历经磨难却依旧保持本心。孙周正视冲突并借助戏剧性冲突迎合市场需求,最后又以积极的态度点名立场为观众营造了健康的生活理念。另外,题材的娱乐性同人物本土化理念的整合使得孙周电影中艺术性的细节处理颇为成熟。

2.3 叙事

2.3.1 常规线性叙事

在孙周所创作的大部分影片里,常规的线性叙事结构是其普遍运用的方法。在注重形式的重新构造和内涵的象征表现时,孙周虽也有所创新却未曾顾此失彼。即使是《周渔的火车》有着过于“朦胧”和解构传统的质疑,却也在最大程度上向观众展示了一位女子追逐爱情与自我的故事。若评判一部影片故事性的要求仅仅是观众被动接受导演的安排,那么这样的理解是狭隘的。作为现代影片的创作,《周渔的火车》在叙事方式上不仅已有创新之处,并且在接受方式上也在积极引导观众进行自我吸收中培养观众观影素质。

2.3.2 非常规叙事

《周渔的火车》在结构上充满着“作者意识”的剪辑,而《不可思异》在内容上的突破同样表达着孙周导演注重影片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意识。基于孙周的艺术追求,《周渔的火车》如同他所敬仰的伯格曼和维姆·文德斯所拍摄的影片风格一样,既充满作者意识又有公路片的自由。其独树一帜的艺术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为第六代导演表达都市中个人精神的迷惘(如娄烨的《苏州河》)提供了借鉴之处。《不可思异》虽因线索过多而有表达力度不够之嫌,却也足够称得上为一部合格的商业作品。在满足大多数观众视听感受之余以注重内涵的“软科幻”的形式尝试挑战西方注重科技的“硬科幻”,也曾在当时掀起一股观影热潮。

3. 孙周创作影片的风格及经验得失

3.1 孙周创作影片的总体艺术风格

经过以上对孙周导演影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孙周的作品中,细节巧妙;地方时代烙印鲜明;个人价值的追寻无处不在;时刻观察着人与城市、人与文化的关系;同时还着重表现生命的状态及延续。故事中的主角基本上是在精神领域对人生带着困惑与迷惘却一直坚持走下去的普通人,能将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物的情感予以巧妙表达足以见得孙周导演的艺术坚持。

从整体上看,孙周导演的影片中不仅有一丝注重表达自身感受的意味却又不沉迷于自我精神世界而有特意向大众审美靠拢的倾向;其影片充满了浓浓的文人式忧国忧民气质,着重聚焦于时代背景下生命的渺小个体以点带面的间接展示时代风貌,以一种草根且灵活的姿态活动于艺术创作。在某种程度上,也许正是由于这种灵活的姿态成就了孙周。

3.2 孙周创作影片的经验

3.2.1 精神层面的教育意义

总观孙周导演的创作历程,可以给予我们一些人生上的教育意义。或许由于孙周自身的童年经历,在其作品中主要讲述了家庭这一群体。面对时代的变迁,处于家庭中的人受到环境的影响做出各种抉择,无数家庭的共同经历形成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面貌。残酷的现实表达着孙周对“和”的渴望,注重亲情及人际关系的描绘,强调精神上向传统优良品质的回归。犹如一剂药为如今浮躁的社会降温,强调着个人的自由、健康成长以及呈现出家庭中的传统优良品质。

3.2.2 物质层面的商业化创作

回归到作品本身,由以上孙周导演的代表性影片的分析,可总结出孙周导演对促进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以下几点经验和建议。

本土化策略。孙周在题材选择及人物设置等方面无一例外的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无论《心香》里颇具佛学和阐释学意味的文化回归;或是《滴血黄昏》、《山区》、《不可思异》中的时代大潮下结合国情對处于时代夹缝中的中国人矛盾心理的细致刻画及情节展示均适应了国人的习惯。孙周立足于本土,取材于时代和国情,以尊重历史、注重人文的姿态进行影片创作。

电影市场观念的确立。市场对于电影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市场的成熟有利于中国影片生存环境的优化,由此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影片供大众消费的同时往往更有利于商业和艺术的共同繁荣。甚至可以说建立一个体制健全、环境健康的市场决定了一个国家电影业的兴盛。为此,孙周以多年的创作经验进行了尝试。其中,强化中国身份同本土化策略类似,以讲中国故事的方式为国产影片的崛起起着基础作用。描绘多元文化性格人群困境表面上看是曲折情节的需要,实质上是大众复杂文化身份的潜在证明,大众正是通过困境的体验和认同唤醒自身的文化经验从而赞誉影片的再生产过程。每个人都能在孙周影片中找出曾经熟悉的影子从而引发共鸣。引导观众激发自我意识是孙周探索中国当代电影观念的重要环节。《周渔的火车》便是其中的尝试,在影片中孙周尝试解构传统,重新感知这个喧嚣而充满变化的世界,一切都显得无解和朦胧。他以自我成长的方式解释着日新月异的世界,同观众一起在影片情节的转换中感知人生的跌宕起伏。在此,他已不是高高在上的影片操控者而是蜕变成同观众一同成长的普通人。这种新的影片讲述方式开创了新的电影市场,引发了观众探索电影时新的可能性。

拍摄思维的灵活与坚持。孙周长期的广告拍摄经历培养了其对信息的高敏感度。面对市场的来临,孙周对比传统五代因对艺术的钟爱而对市场的水土不服,有着更为强烈的适应性。在孙周看来,广告是一种商品;电影是一门艺术。用商品养活艺术的同时用艺术来赚钱也并非一件坏事,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敬畏心。另外,运用广告的新技术和拍摄思维应用于电影创作亦是其创新与努力之处。

3.3 孙周影片创作中的局限性

孙周进行影片创作的经验固然值得借鉴但也要看到其创作局限。作为一名在全球化、产业化和高科技背景下进行电影创作的导演,于消费性市场中如何平衡影片艺术形象的典型塑造和人文内涵的巧妙阐释始终是个难题。正如胡星亮、洪宏等人在《中国电影研究》一书中的描绘:如何丰富、深化对电影艺术的认识,推进电影观念的深刻变革和当代转型;促进中国影业的良性发展,是当代电影人必须给予重视的关键性问题。这不仅是对孙周的考虑,更表现为全体电影人的要求。正如孙周最近所导几部影片均未能掀起大的观影热潮和未获得奖项一般,孙周导演的创作之路仍道阻且长。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孙周代表性影视作品的研究,初步总结和概括了他的独特风格。作为第五代导演之一,他独特的从业经历带给中国影业一缕清新的气息。影业生涯中,孙周也曾迷茫于商业消费文化的来袭,找不到一个文人应有的好出路。但他最终以某种文化“再造”的方式寻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平衡。并以“伯格曼之志”的社会批判精神讲述着生命的力量、成长的困惑以及人们内心深处蕴藏着的爱。此外,本文所讲的市场化是指建设和完善以大众审美需求为中心的影像文化消费市场。孙周导演在着力打造本土观影市场空间的同时重视电影的叙事性和观赏性,将电影创作中的形象塑造、人文阐发和形式创新有机融合起来,为中国电影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胡星亮,洪宏.《中国电影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2]蓝爱国.《后好莱坞时代的中国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沈小风.《20世纪90年代电影批评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

[5]段薇.《孙周影视作品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D],2015年.

[6]李奕明.孫周和他的电影们[J],电影艺术,1993(01):38-44.

作者简介:张国帅,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思想性市场化
主旋律电影中的精神内涵及当代启示
新课标下数列概念教学探究
大兴安岭地区碳汇量市场经济化机制初探
浅议农村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新时期长篇小说语言、内容结构和思想性的新突破
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研究
高中音乐课堂引入流行音乐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的黄梅戏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