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获得更高品质精神文化方面的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是现阶段受到广泛关注与欢迎的电视综艺节目类型,在节目的定位上,文化类电視综艺节目以仪式感、文化性和情感认同构建的价值体系引领价值风尚,从而起到良好的传播作用,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广泛地对外传播,与其所具有的更大的、更好的传播价值有关。作为肩负传播民族文化、展现文化魅力和科普文化知识重任的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其传播路径创新正在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主要分析讨论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传播路径创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文化;综艺节目;对外传播;路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5-0175-03
现阶段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以电视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权威性正在受到新媒体的冲击。电视综艺节目因其娱乐性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与关注,是现阶段电视媒体在各类节目中发展的重点,而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因在娱乐性的基础上结合了文化性,使节目的内容与形式都上了一个档次,成为时下的宠儿。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之下,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播创新路径就有了更多选择。
一、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特点
现阶段我国的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展示,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与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发展需求,而这也是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显著特点。
(一)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展示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声临其境》等,这些现象级的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所呈现的核心理念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展示,汉字、诗词、配音、文物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与载体的展现,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在传承与展示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更像是电视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不过分娱乐化,反而更注重内容上的厚重感与形式上的仪式感,很好地将对节目效果的追求与电视媒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相融合,真正发挥寓教于乐的作用。而且,通过观众的反应来看,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往往能收获更多好评,吸引更多关注,同时兼备话题性与热度,这在另一个方面也体现出人民群众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重视,体现出人们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的追求。
(二)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
每一档电视综艺节目产生与发展的背后,一定是市场的需求与观众的需要,只有人民群众希望看到这样的电视综艺节目,电视综艺节目才能获得可观的收视,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之所以能够广受关注,好评如潮,正是因为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
现阶段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播出,更加照顾到现代人的思维意识与观看习惯,很多节目致力于解决现代人在文化方面的困境,比如提笔忘字、对文化一知半解等。在各类学习文化、了解文化的方式中,观看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显然是更加轻松、直接的,更符合大众审美习惯,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
(三)更加注重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发展需求
在新媒体环境中,信息内容的同质化与浅层化是各类媒介存在的普遍不足,这类问题在电视综艺节目中也普遍存在,往往同类型的电视综艺节目在同时期内就可能出现多档。但是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因其策划制作的要求较高,往往具备较大的模仿难度,容易使观众在第一时间捕捉到该节目的独特之处,从而增强观众的黏性[1]。
总体上来看,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是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中坚持“内容为王”原则的胜利,有利于满足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时,相比于其他传统媒体,电视媒体具有更加权威、更加直观的优势。在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播出时,这些特点能够有效促进节目效果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电视媒体能够通过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重新树立媒体形象,从而实现与时俱进并再次树立权威。
二、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对外传播的价值
新媒体时代,文化学习氛围的欠缺与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受阻等问题正不断凸显,容易造成民众在看待部分问题时产生偏执,从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解决文化学习氛围欠缺与主流价值观传播不足等问题,正是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价值传播的体现。
(一)解决文化学习氛围缺失的问题
对于文化的获得,一是加强学习,二是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两点都可以通过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而实现。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例,汉字是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工具,是最具我国文化特征的符号。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能坚持到最后的是极少数人,看似简单地听写,其实暴露了现代人对汉字文化学习的缺失与基础的不牢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不仅在全民中掀起了学习汉字的热潮,更创造了更有益的寓教于乐学习汉字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学习氛围,引发了针对汉字文化学习的思考,而且这种氛围的营造与思考的引发是具有广泛性与基础性的[2]。在坚定文化自信已成各方共识的背景之下,对于文化学习氛围的营造就显得更有意义,也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对经济社会进步发展的作用。
(二)解决主流价值观传播不利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主流价值观,而它的由来正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在对人性格的塑造与行动的指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性格与行为习惯,才能够在社会中得到较好的发展。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能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同时也是对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是对人们性格的塑造与行动的指引进行的正面帮助[3]。
三、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传播的问题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在与其他电视综艺节目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因其所具有的特点与传播价值,往往能呈现出更好的优越性,从而在一段时间内成了电视媒体重点打造的电视综艺节目类型。但是随着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节目被制作出来,而观众在观看这些节目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弱观众观看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兴趣与耐心,也进一步影响到了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播效果。
(一)节目涉足的文化领域有限
现阶段,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涉足的领域较为有限,而且存在跟风的情况,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对同一文化领域的呈现出现了趋同性,还存在内容的同质与形式的僵化,使得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起初给到观众的新鲜度正在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审美的疲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在创新方面的动力不足。
(二)节目出现“泛娱乐化”不良现象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本质上属于综艺节目,是综艺节目就要满足娱乐化的需求,因此部分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会邀请知名的明星参与到节目录制当中。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因为明星嘉宾自身的流量效应而使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出现“泛娱乐化”的不良现象,特别是经网络渠道传播时,碎片化、片段化的网络传播很难保证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文化主题展现的完整性,传播的内容更多聚焦明星嘉宾的举动表现,使得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文化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三)节目传播的连续性不足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往往存在传播连续性不足的情况,刚刚播出的时候呈现大热态势,而随着播出的结束,节目的传播也就到此为止,不会再有连续性,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的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无法产生“破圈”效应,只是单纯地就文化论文化,文化本身的严肃性不适合过多的讨论与评价。另外,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形式普遍简单化,所涉及的内容也较为直接,缺乏一定的韵味与新意,这也是导致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传播连续性不足的原因之一。
四、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传播路径创新分析
现阶段,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是现阶段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展示的重视,还是对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的满足,以及电视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发展需求,都对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实现传播路径的创新成为关键。
总体来说,结合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自身特点,结合新媒体时代变革与发展的特征,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传播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三条路径:实现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传播形式的多元化,实现全媒体生产机制的变革,组建可用于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传播的多媒体矩阵。
(一)实现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传播形式的多元化
目前看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涉足的文化领域是汉字,《中国诗词大会》涉足的文化领域是诗词,《声临其境》涉足的文化领域是配音,《国家宝藏》涉足的文化领域是考古,基本涵盖了人民群众见过、听過、关注过的文化领域。针对这些人民群众关注或者了解的文化领域,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应该在传播形式上呈现多元化,以匹配这样的关注程度。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现阶段新媒体环境当中,年轻一代正在成为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主要观众人群,他们受新媒体信息接收方式与阅读习惯的影响,更适应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传播形式。为此,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应该在这个方面实现突破,只有把握住了年轻一代观众群体的特点,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才有未来。
(二)实现全媒体生产机制的变革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全媒体生产机制变革,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通过新电视技术的运用,改变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形式简单直接的现状,真正实现“文化”与“综艺”的默契融合。第二,以开放进步的眼光看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制作策划,在深入挖掘和集中展示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注意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意义,紧跟潮流,使传统文化能够与时俱进[4]。第三,借助新媒体技术,搭建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传播矩阵,建立符合现阶段传播需求的宣发体系,以宣发渠道的多样、多元保障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传播的有效性,从而实现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全面化传播与展现。第四,要大胆尝试VR、AR等新兴技术,在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中营造具有科技感的氛围,借助这些新技术实现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制作水准的提高以及传播效果的提升。第五,要加强对可视化场景环境的优化,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中对视觉场景环境的营造,使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具趣味性与直观性,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构建观看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沉浸式体验。
(三)组建可用于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传播的多媒体矩阵
在新媒体环境中,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要想实现对外传播的路径创新,就一定要建立可用的多媒体矩阵,从而打通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传播的壁垒。从总体上来看,对于组建可用于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传播的多媒体矩阵,有两方面的要点需要注意。
第一个是利用华文媒体,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展现,是对我国文化实力的直观展现,这样的文化传播对于海内外的华人都是有益的,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心。特别是在利用国外华文媒体进行传播时,要注意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国际主流的传播文化当中,形成自身的品牌效益与影响力,使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可以通过新媒体矩阵拥有更大的传播空间和更好的传播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优秀文化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硬实力[5]。
第二个是注意用好新媒体矩阵的互动功能与社群效应,不仅仅是对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进行内容的传播,更要重视对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文化内涵与时代意义的新媒体讨论,只有加强讨论才能制造热度,只有“燃烧”热度才能确保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能够长久传播下去。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会成为一种现象,从而实现吸引更多人加入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了解、观看、讨论的行业当中,进而实现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传播路径的创新与效果的提升。
五、结语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在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潮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于重塑主流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如今特别强调文化自信与文化竞争力的情况下,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要把握时代特征,突出文化优势,整合文化资源,打破传播壁垒,建立传播矩阵,从而实现传播效果的有效提升,真正做到对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的集中展示。
参考文献:
[1] 章蕊.打造原创节目彰显文化自信:浅谈文化综艺节目的创新与发展[J].数字传媒研究,2021(5):9-13.
[2] 刘波,蒋潇潇.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对外传播的路径创新[J].中国电视,2021(10):20-23.
[3] 马浩艺.中国文化类综艺节目在跨文化传播中面临的窘境与突破:以CCTV《国家宝藏》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0(2):221,223.
[4] 蒲进,韩瑞雪.文化产业视域下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和影响探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69-71,79.
[5] 杨晓茹.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升级之路:基于《上新了·故宫》的创新分析[J].电影评介,2019(23):181-184.
作者简介 谢丽亚,本科,编辑,研究方向:节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