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守正创新研究与实践》

2022-06-03 08:58冯娟,王家华
科技管理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师资个体价值观

书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守正创新研究与实践》

作者:宁晓菊,张夏青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60-7311-2

出版时间:2021 年9 月

定价:48 元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可以说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高校作为“育人育才”的重要基地,想要通过人才培养引领社会向积极一面进发,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则是重要途径。创新要有前提和底线,也要有实践提供支撑。由宁晓菊和张夏青编写、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守正创新研究与实践》一书,立足于实践调研对如何“守正”、如何“创新”、如何“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可为高校、教师、学生以及为广大读者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何去何从”提供指导。

如何“守正”。笔者结合2021 年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JGJX2021D222)以及2020 年吉林化工学院科研课题:《红色家风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202063)研究成果认为,守正应解释为“恪守正道”,这是创新的前提。如果“正道”不存,创新将会后继乏力,甚至走偏门入歧路,完全迷失。该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正道”作出总结:一是社会目标与个体目标并行而立。社会由个体组成,塑造社会价值观必然要从引导个体价值观入手,但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如何“求同存异”便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教育者既要从宏观层面解析核心价值观内涵,也要从微观层面将价值观内容与具体事项、行为等建立关联,进而以个体发展视角为学生答疑解惑。二是目的性与规律性融合交汇。教育要有目的,并通过实现目的发挥应有功能与作用,但教育过程不能完全被“目的”主导,而是要基于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开展。有目标、守规律,才能使教育良性运行,才能规避太过功利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三是基础性与先进性相辅相成。教育的客体是“人”,而“人”存在差异性,因此教育结果会呈现不同层次。价值观教育要先达到基础性要求,夯实大部分学生的价值根基,而后向更高、更先进的层次进发。

如何“创新”。基于“正道”进行创新才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入活力,才能收获更为良好的教育效果。该书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理念创新。认识并深入理解“正道”,然后逐步渗入理念之中是理念创新重要途径。这一过程是漫长的、动态的,需要高校持续维持其影响力,进而在潜移默化中熏染引领,如定期举办讲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二是体系创新。创新之路上会遇到很多困境,如师资素质较低、教育方法滞后等,如果仅是单纯解决问题,会陷入“脚痛医脚、头痛医头”的误区,高校必须基于问题探索其背后体系弊端然后进行体系创新,才能“药到病除”,如创新师资培养与培训体系能够从源头控制师资质量,为师资素质全面提升打下基础。三是行为创新。行为创新建立在理念创新基础上。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同一理念下会产生“万种”行为,意味着行为创新有着广阔空间。这要求教育者养成创新习惯,不要千篇一律地重复同一种行为,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对教育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实践”。实践既能检验创新成果,也能为价值观升华与切实转化为行动力量提供支撑。该书倡导以下实践路径:一是围绕身边“故事”构思实践之策。在“讲好中国故事”宏大方针下,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发现身边“故事”,而后通过实践为“讲好故事”服务,如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并身体力行号召更多人向他们看齐。这有利于营造充满“正能量”的社会氛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此提供支持。二是线上线下紧密结合提升实践效率。互联网优势要得到利用,如信息传播快捷、资源丰富等,可用于核心价值观宣传中,但网络环境错综复杂,不能完全依赖于它,还要通过线下实践与线上宣传形成互动,这样既能提升实践针对性与效率,还能有效规避网络负面作用,降低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负面影响。三是高校联合举办主题活动形成号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宏大事业,小范围实践并不能满足其发展要求,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巨大影响力,引领全社会积极实践。高校联合举办实践类主题活动,可有效扩大号召力,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而后通过影响力的发散进一步扩展号召范围。

猜你喜欢
师资个体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