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西南边事处理中滇督岑毓英奏折的收集与释读

2022-06-03 07:40李勤
河北画报 2022年16期
关键词:奏折教案汉语

李勤

(昆明学院人文学院)

一、岑毓英生平及奏折概述

岑毓英(1829—1889年),清季光绪年间名臣,字彦卿,号匡国,广西西林县那劳村人,壮族。晚清中国“遇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成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战火频起、长年征战,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环境的总体概貌。岑毓英一生就处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其政治军事活动,绝大部分的时间是在云南省,据统计共有18年[1],在此期间最高官职担任过云贵总督。

晚清西南边事处理中滇督岑毓英的奏折主要以档册原件翻拍或再抄本形式 存于清代官修《清德宗实录》、清代王树敏辑《皇朝道咸同光奏议》以及中国第一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台北故宫博物院编《光绪朝筹办夷务始末记》等等,与此有关的法文资料则主要为保存于法国海军部门和外交部门的各种电 报、通令以及相关人员的回忆录等。现存的清奏折中,最早的折子为康熙十二年(1673年),最晚的为宣统三年(1911年),时间跨度238年[2]。根据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整理,目前藏宫中档光绪朝奏折的数量汉文18759件、满文431件(内含部分同治、宣统两朝硃批奏折)。现依据方国瑜主编,徐文德、木芹、郑志惠纂录校订的《云南史料丛刊》(第十卷),从中选取岑毓英在光绪八年—光绪十三年间处理西南边事的奏折,合计100余篇。岑毓英是中法战争的直接参与者,其奏折文本是清季云南历史研究重要的文献资料,史料价值较高。学界还未有以晚清西南边事处理中滇督岑毓英的奏折为对象的专门研究。这些奏折基本上仍然以原始档册的形式散存于各种政书、汇编、遗集中;并且奏折这种官书与时文特点错杂的文体形式,在语言表达上也具有文言的俗体化倾向,对其进行搜集并作必要的校点释读,对于观察古汉语发展变化、边疆文献整理都是比较有意义的。经过搜集、整理的奏折辑稿、释读成果可以拓宽相关研究的视域广度,为历史学、民族学、边疆学等多学科研究提供可信、便捷的基础资料,同时有助于观察古汉语近代以来的语法、用词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二、光绪奏折词语研究

光绪年间,1925年故宫博物院文献部成立,开始整理清代内阁大库档案,朱批奏折始见于世。学者们对此清代奏折研究也随之展开[3]。经笔者收集整理,光绪年间奏折研侧重于历史学科方面,成果颇丰,探讨奏折内容的史料价值和历史意义,挖掘其中的历史现象。奏折是研究清代历史文化和典章制度的一个来源,同样也是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提供历史证据。

目前学界关于清代清代奏折词语研究还未出现专著。总体而言,光绪奏折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论文产出不多,其中主要学者有闽南师范大学的杨继光老师,采用文字学的方法去分析和阐述奏折词语,为清代奏折词语研究提供思路。杨继光(2015)[4]对清代奏折中有关农业的词进行考释,为研究近代词语提供帮助。

奏折这种文体作为通行在满族人为统治阶级时代的产物,其语言载体不仅只有汉语,同时还有满语。因而也有学者以奏折满语分析为研究点做出了成果,吴雪娟(2020)[5]从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奏折中的语篇背景、语篇结构和语篇功能,为满语奏折翻译提供了参考。丁卓源(2021)[6]奏折中的地名及隶属关系、职官、人名举隅三个方面来讨论奏折的标点问题,为奏折文献标点方法提供参照。

据笔者资料整体收集来看,目前还未发现有学者对岑毓英奏折词语进行研究分析。

三、公文用语例释

下列5条词语皆比照了《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等大中型权威语文工具性辞书及相关著作,分别为“业”“着”“仰”“查照”和“等因”。

(一)业

(1)查云南边务,臣等前此会商,只能内固吾圉,外壮声援,业经奏明在案[7](P327)。

(2)现在记名提督开化镇总兵蔡标所带黔军一千三十三名业已到齐,记名提督何秀林所带黔军一千三十二名日内亦可到滇[7](P327)。

业,在此处义为“已经”,《汉语大字典》:“业,即,已经”,意义等同于“已”,二者可以组合构成“业已”,表示已经,另也可以写作“业以”,如“各营员弁迭次禀报,兵练瘴故已属不少,其患病未痊者亦多,幸唐炯川中旧部两营业以到齐[7](P325)”,“已”同“以”,二者都可以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业已”标注为副词,“已经”义,多用于公文,这一点可以在奏折中可以看出。表已经义的“业”和表示“行业”、“佛教术语”的“业”属于同形同音字。《汉字源流词典》:“业本义为古代悬挂乐器架子横梁上锯齿状的大版”,其并未提到“业”表示“已经”义由何引申而来,因而推测“业”的“已经义”属于任意性的造词方式,后还可引申为“凡事已为而未成曰业”《故训汇篆》。刘淇的《助字辨略》将“业”归为专擅之辞,另附录:“业已”和“已业”,为重言。

(二)着

(1)着岑毓英、杜瑞联、倪文蔚督饬关外各营,择要扼守,固不宜深入越境,亦不可稍有退扎[7](P331)。

(2)粤军退扎何处,着岑毓英查明详细情形具奏。一面督饬该统将等收集整顿, 择要扼扎[7](P367)。

着,《汉字源流字典》记载:“着,会意字,篆文本从竹,从者(烧火燎柴),会用竹棍拨火使明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箸。为了分化字义,后俗将竹头改为艸(艹)头作著。宋代又由“著”的草体楷化,分化出“着”字。所以,“着”是由“箸”演变来的分化字,专用以表示“箸”的原入声字义。”“箸”的原入声字义为“附着”。在《康熙字典》中并无“着”,代替的是“著”。着字形流变为箸--著---着。选例中的“着”表示命令之辞,至今也仍有这种使用,多见于公文之中,表示命令的口气,如“着即施行”。《汉语大字典》中记载“著”其中之一义为“表示使令“,如唐代张耒《秋蕊香》:“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其中“著”意为“使...”,“著人瘦”为使人消瘦。据此,可以推测,“着”用在公文中表示命令是由使令义演变而来,使令义在情感色彩方面并没有命令义那样具有强制性,使用范围和对象也更为宽松,命令义的使用对象更为局限,大多为上下级或者不平等的关系中,常常带有强制性色彩,因而命令义多见于公文这种文体之中,使用者为上级,奏折中多为皇帝。在搭配时,“着”常常位于事件的开头,管辖整个事件。在奏折中极为常见。

(三)仰

(1)今臣添募新军,所需口粮尚在无着,仰恳敕部于切实款项拨银一百万两,解交抚臣唐炯陆续转解来营[7](P367)。

(2)仰蒙天恩高厚,鉴臣苦衷,不加之罪,着臣酌量兵力妥慎筹办,以力保边疆门户为要[7](P376)。

仰,《汉语大字典》:“仰,旧时下行文公用语,表命令”。也可指“旧时书信或公文中的敬词,多用于下对上。”选例中用于敬词,在岑毓英的奏折中多处可见。《汉语源流字典》记载:“‘仰’本义为抬头,脸或前胸朝上,引申泛指物体面朝上,又引申指铺开、敞露。由仰视崇高的人引申指敬慕、企盼,佩服,由仰慕旧又引申用作公文敬辞,指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与切望,上级对下级行文表示命令。”“仰”该用法现已退出交际。《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仰”解释为“旧时公文用语”,该词属于古语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四)查照

(1)相应请旨迅赐饬下两广、云贵各督抚等将以上应行筹画各节,查照臣衙门前函详慎妥议[7](P328)。

(2)云南防军前有旨饬令撤回关内,原系查照天津所议简明条约办理[7](P378)。

查照,《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旧时公文用语。要注意对方文件内容,或按照文件内容(办事)”。该词一般用于句子开头或中间。现在在公文中出现甚少,查询CCL(北京大学语料库)现代汉语语料库,没有“查照”出现在公文中的语料,仅有几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例如矛盾的《子夜》:“兹将本会呈稿及广东土造火柴行商业公会呈稿分别抄录附上,并希查照为荷!”出现时间主要集中于上个世纪。

(五)等因

(1)越南南定失守,该国势愈危急,滇省边防尤为吃紧等因[7](P346)。

(2)相机布置,俾法有所顾忌,而不致藉为口实等因[7](P355)。

等因,《汉语大词典》的解释为“旧时公文用语。常用语叙述上级官署的令文结束时”。上述两例使用者都为上级天子。“但叙述平行机关及地位在上的不相隶属的来文为表示尊敬,也间有使用。”例如“又刘永福藉词求援,倘驾驭失宜,惟该督是问。前令酌保黄守忠等并饬速奏等因”,使用者为滇督岑毓英,该摺为不相隶属的来文,光绪十年时黄守忠仍属于刘永福黑旗军,不归岑毓英管辖。该词在现代汉语公文中已不再使用。

四、近代词语例释

下列三条词语皆比照了《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等大中型权威语文辞书及相关著作。岑毓英奏折语料时间为清末,选取部分近代词语分析对有助于该阶段词语的释读,同是也可促进语文辞书尤其是《近代汉语词典》的编纂和修订。词条分别为“教案”“X电”和“通事”。

(一)教案

(1)谕岑毓英着将浪穹县教案及早妥办(卷三二)[7]

教案,《汉语大词典》:“清末指因外国欺压人民而引起的诉讼案件,也指人民反抗教会欺压而引起欺压而引起的外交事件。”这里正是此义。《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教案的定义为:“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教案”已无前面的含义,清末时“教案”仍旧为两个词,“教”指宗教,“案”指“讼案”,后“教案”合为一个双音节词,丢失原先的意义。查询CCL(北京大学语料库)古代汉语中“教案”一词,最早出现的时间的是清朝《曾国藩家书》:“一些革命党人称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并在‘天津教案’中杀人割地。”BCC(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古汉语项“教案”最早出现在明末清初的耶稣会文献中,“境内教士三十余人拘传北京,一时兴狱,史称‘钦天监教案’”。由此可以大致推断出“教案”一词至少在清初时就已出现,而该词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清末由于西方列强的侵入,传教士在我国频繁活动,因而“教案”一词在当时具有案件一义。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提倡科学主义思想,因而教案一词本来的含义使用率大幅降低,随之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教学方案”一义。

(二)“X电”

(1)删电谨悉[7](P477)。

(2)筿电计先邀览,十八日亥刻,接据临安开广道汤道电称[7](P477)。

“X电”,X为韵目。清政府开通电报之初,因发送电报昂贵,为节省字数,便发明了一种新的纪日办法,即“用地支代表月份,用韵目代替日期。这种方法一直延用到新中国建国初期,共计70余年。韵目代日的韵目,是根据《平水韵》制定的,共106韵[8]。选例中的删电、筿电分别代表的是15日、17日的电报。“X电”的使用是时代的产物,因电报的诞生而出现,也因电报的衰落而消失,故而该词仅为一般词汇,其使用也从侧面反映出206韵在清朝的普遍范围和重要程度。“X电”的存在同时体现出语言的经济性,为战争和军事传递信息以及为决策者和下位者相互交流提供便利途径。

(三)通事

(1)顷据蒙自县面禀:县差唐有自个旧同城,途遇洋人葛李忙及通事广东人业已同往个旧[7](P477)。

旧指翻译人员(《汉语大词典》)。该词现已不使用。《辞源》第三版记载“通事指列国交际往来之事。五代时契丹置通事,以熟晓华俗精通华语之人为之。明洪武永乐以来设御前答应大通事,统属一十八处小通事。嘉靖初废大通事,其小通事悉属提督官。清代礼部会同四译馆设有朝鲜通事官”。这就是“通事”指翻译人员的来源。该词义现已不再使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例如火轮(汽轮的旧称)、外部(清末对外交部的简称)、泰西(犹极西。旧泛指西方国家,一般指欧美各国)等具有时代性的词语。

猜你喜欢
奏折教案汉语
学汉语
《触摸春天》教案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论如何鼓励自己认真学习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中的内务府相关的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