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高中音乐合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准

2022-06-03 08:50郑淞元
考试周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合唱训练方法分析音乐教育

摘 要:音乐是突破国家和民族界限的公共性艺术,能够把不同地区的情感连接到一起,用最为直白的节奏和旋律去刺激人的大脑皮层,引导个体产生无限的联想和想象,在特定的氛围中释放自己内心的情绪,也可以说音乐蕴含的思想情感是极为丰富的,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和传承价值。正因为如此,文章将以音乐课堂的设计为切入点,结合高中生的成长特点,从合唱训练的音准纠正出发,探讨音准训练的实践意义,分析学生在合唱训练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提炼出特定的解决方法和路径,以期给教师带来更为新奇的灵感。

关键词:音乐教育;高中课堂设计;合唱训练;音准培养;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2)13-0155-04

一、 引言

合唱本身就在高中音樂课程中占据极高的地位,直接影响一首曲目的舞台表现力和影响力,带动学生整体的情绪与思想。在展开合唱训练的时候,学生可以更为深刻地体会音乐传递的中心主旨,能够从中获得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升华,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并与同伴展开积极的配合,理解团队协调的意义和价值。因此,音乐教师会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合唱排练上。在这一过程中,音准的训练显然是最为主要的,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合作效果,因而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关注。

二、 合唱教学中音准训练的价值

音准是合唱顺利进行的前提性条件,是打开音乐曲目演绎大门的金钥匙,是歌唱艺术的鲜明外在体现,也是听众在欣赏合唱时最先关注到的一点。学生必须要把握好音高的概念和逻辑内涵,才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灵活地掌握音准,凸显出演唱的真实效果。就合唱这一领域来讲,无论是演唱者还是演奏者,都必须把音准的训练当作首要任务。在这里,音准的把握也牵涉到极为多元化的领域,学生既要有敏锐的听觉以及辨识能力,同时还要对乐器有极强的感知力,有精湛且熟练的演奏技巧。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出多元化的视唱练耳训练内容,让学生把音准当作起点,逐步提高自己的感知力和反应力,形成独特的音乐审美,养成良好的鉴赏习惯。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只有音准的训练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听众才可以在欣赏的时候理解歌曲的中心感情。部分教师在实践的时候发现,即便是学生的合唱积极性如何高涨,但他们也很有可能会在音准的限制下,破坏集体的平衡感与均衡感。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歌唱实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却始终无法与团队灵活地融合一起。之所以会出现以上这些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合唱本身就是多声部织体,牵涉到不同个体的声音,是不同音色的综合性叠加,所以音准的训练需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差异,更需要教师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热情,对这一领域多做研究与分析。

三、 影响高中生合唱音准的主要因素

(一)发声技巧

如果学生在练习合唱的时候力量过大,那么其后续的气息支撑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整个合唱的音高也会有所下降,会进一步破坏曲目表演的完整性和流畅性。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学生合唱用力过猛,那么整体的音高也会有所上升,这就会让旋律的把握出现更多的偏差,也会让音准训练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出现严重的跑调问题。

(二)共鸣体调节

笔者在上文中已经强调过,合唱是个体声音叠加的产物,所以学生在参与集体训练的时候也要保证自身的音色能够与团队相融合,这就需要灵活地调节共鸣体。如果共鸣体的转换出现了异常,那么音准的训练也必然会受到影响。例如,当学生声音过于尖细,且团队内部低泛音嗓音占比较低的时候,整个合唱队的音准就会随之提升,音高也会相对更高。同理,如果团队内缺少高泛音的嗓子,整首曲子表演的音准也会明显下降。即便是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并没有感受到音高的区别,但对于听众来讲,曲子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是截然不同的。

(三)声区

大部分高中生在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且深刻的合唱训练,所以他们对这一领域的探索处于初始阶段,并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灵活调整自己声音所处的区间,也没有掌握转换的技巧与方法,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音高,在声带领域的训练也是有所欠缺的。如果合唱队员的声音需要从重过渡到轻,那么学生本身的声带肌肉就必然会受到拉力的影响而变大,这就有可能提高原有的音高。即使是音准优良的学生,在调节声音区间的时候,也有可能遇到一些力不从心的情况。因而,在练习合唱的时候,学生必须要经过循环性的练习,才可以灵活地把控好自己的声音和共鸣体,提高自己音准的把控能力。

(四)个人状态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情绪变化并不是十分稳定的,经常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而当他们的心态产生变化时,发出的声音也会有所改变。这也就意味着,高中阶段的合唱教学会受制于个人状态的变化,如果学生本身心情是明朗轻快的,那么在合唱的时候也更容易提高音高。但如果心情学生是低沉压抑的,那么整个队伍的音准就会相对偏低。也就是说,声音的振动频率与情绪之间的联系是极为紧密的,无论学生面对的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只要他们的情绪有所变化,合唱的音准就不可能完全维持原样。

四、 高中生音准训练中遇到的问题

从高中音乐的课程标准要求中可以看出,合唱教学中的音准训练强调的是节奏和旋律的准确性,要求学生正确地表现出音节的高低和长短,同时还要把自己的声音和团队的声音交叉到一起,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凭借坚强的意志,积极地与外界展开配合。如果学生把握不好音调,就会让合唱出现跑调问题。尽管部分高中生认为自己在独唱的时候很少会出现跑调的现象,可一旦他们融入集体,舞台表演就会暴露出更多显而易见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此做出深度的分析和总结。

目前,部分高中生在声带的影响下的确面临着五音不全的问题,无论是独唱还是合唱,都会出现跑调现象,进而影响整首曲目的演奏效果。还有一些高中生的音准是极为优良的,几乎不会在合唱的时候暴露出需要纠正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从小就接受与乐器相关的教育,并且他们天生的音准也是相对良好的,有着与生俱来的乐感。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学生的音准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特征,时好时坏,会受到合唱曲目风格和节奏的限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学生在认识到自己跑调之后,往往能够自觉地调整发声的区间,更为精准地表现出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这也足以说明,很多学生之所以会在音准上栽跟头,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接受系统且完整的训练。学生并不会被所谓的天赋所打倒,只要他们敢于磨炼,敢于下功夫,就可以在合唱的过程中彰显出自身的优势与价值。

五、 高中生音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教学比重偏低

近年来,素质化教育的落实的确取得了鲜明的成果和进展,大部分教师都已经转变了自身的理念,不再把重点放在理论和概念的解读上,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技能的训练,适时渗透一些趣味性的元素,让学生保持对课堂的新鲜感。这种教学上的转变,虽然可以让学生领略到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但基础教育的地位也变得更加边缘化。很多教师不会让学生听音练耳,也不会帮助学生认识曲谱,只是盲目地让学生聆听一些伴奏,当他们在脑海中形成大致印象以后,便就此作罢。久而久之,学生会变得更加眼花缭乱,他们虽然认识的速度有所提升,但忘记的速度也更快。在这里,唱谱训练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对音高和音调等基本概念是全然不知的,只能完全凭借自己的主观感觉和历史经验去进行实践,不能在探索的过程中自我纠正,展开评估和总结。这样一来,即便学生有合唱的积极性,他们也无法勾勒出曲子原本的面目,无法彰显出音乐课堂的感染力。

(二)课堂组织性不足

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都没有真正认识到高中生发展的心理特点,不理解高中生在青春期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难,所以课堂的内容远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能真正地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音乐意识,也无法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即便是真正去欣赏曲目,学生也不能从本质出发,只能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上,下意识地说出自己对曲子的第一印象。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教师在合唱训练的时候,没有关注学生的吐字和咬字,也没有分析学生发声的特点,休止符也因此被忽略,整体的训练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学生只能完全凭借感觉和兴趣来摸索。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挖掘歌曲的逻辑内涵,他们认为歌曲只需要聆听即可,并不需要做出深刻的理解和分析。当学生感知到教师消极的态度时,他们的学习心态也会变得更加散漫懒惰,会在实践的过程中显露出极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最终扰乱了合唱教学应有的秩序。

(三)难度把控不够科学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高中生接触的音乐训练是相对有限的,所以即便他们的音准天分较高,在面临一些难度较大的曲目时,依旧会感到手足无措。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也会发现,尽管学生的整体合唱并没有多大的问题,可当他们开展独唱的时候,不管学生之前是否接受了训练和引导,都无法准确地把握音调和音高,不出现失误的个体更是屈指可数。然而,学生的独唱能力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打磨,才可以取得理想的结果。但有限的课堂时间显然无法完全兼顾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训练同一首歌的时候,教师不可能让学生多次进行独唱。这就意味着,学生的音准问题从源头处就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最终积重难返,一错再错。

(四)兴趣相对有限

高中生的年龄发展已经达到了更新的层次,他们的自主意识是极为强烈的,所以在聆听音乐的时候也暴露出了极为明显的个人倾向,会直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歌曲,其中,流行歌曲显然是最受欢迎的,新潮的思想可以在校园内掀起现象级的讨论,也会直接影响校园文化的结构。此时,教师就不能只是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教材上,而是要积极地去寻找现代化的流行元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感。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音乐教师已不再年轻,他们对新潮文化的接受程度是相对有限的,即便是想改变,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对流行歌曲做出精准的筛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课堂的进程,同时也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六、 高中合唱教学中音准训练的有效方法

(一)主观意志的刺激

兴趣是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只有当学生有了内生的动力之后,他们才可以真正凸显出主观意志的价值,主动去打磨自己的合唱技巧,提高音准把控的能力。所以,教师要不断地用音乐去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让他们感受合唱这一活动的吸引和熏陶。具体来讲,教师可以适当地把视线转移到合唱教材以外,为学生引入一些校本教材的练习曲,或者是听音练耳曲目,拓展学生欣赏的空间,让学生领略更加丰富的音乐素材,感受不同类型的音乐风格,并在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有足够的新鲜感。除此之外,教师也要让学生在潜意识中认可音准把控的重要价值,要具备更为严谨且准确的态度,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的合唱训练。在这里,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提炼出学生共性的审美要素,然后引入与之相对应的经典合唱曲目,把他们的兴趣转化为具体的生产力,带动班内的训练氛围和情绪。

(二)乐感的引导与打磨

在面对同一首作品的时候,有的学生可以表演得十分动听,有的学生却经常出现跑调的问题,这些差别之所以存在,除了受到技巧和音准的影响以外,还牵涉到学生本身的乐感。这里所说的乐感,即歌曲所展现出来的情感韵味,具有极强的抽象性特点。教师要让学生细致地把握乐曲的内涵,这样才可以灵活地调整歌唱方法,将创造者的情绪娓娓道来。换句话说,学生要知道自己在唱什么、在想什么,要把外在的表演和内心的感知充分的结合到一起。具体来讲,教师要先带领学生训练自身的气息,气息是支撑歌曲存续的前提条件,如果学生气息的转换极为灵活,那么他们的音准自然会更加准确。在这里,教师要先让学生深吸一口气,将气集中在腰部,然后以腰部为基点,一路向上游走,当气息穿透脊梁,到达大脑以后,学生的合唱就会有一条顺畅的通道。当乐句收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慢慢地呼气,直到腰间的肌肉群恢复到原来的放松状态,这一过程也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气沉丹田。除此之外,教师也要让学生拥有足够的节奏感,精准地把握乐曲的起承转合。教师可以先从4/4节拍出发,为学生介绍八分音符、休止符和拖拍等最为基本的节奏形态,鼓励学生用肢体语言去表达这些形态。

(三)突出训练的常态化特征

合唱练习只有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一鼓作气,才可以收到较为积极的效果。教师要按照一定的周期,去磨合学生的声带,让学生打磨自己的肌肉群,逐步形成深刻的肌肉记忆。对于普通的高中生来讲,由于他们日常要承受文化课的压力,所以教师也要见缝插针,利用下课或者是课间操等宝贵的时间,引导学生参与合唱训练的活动中。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院校的合唱社团,这里所说的合唱社团,必须要兼顾不同的班级,而且还要配备相应的辅导教师,要为社团的学员制定长期的训练和培育计划。辅导教师可以在前期做出一定的講解,让学员进行观摩,然后再展开积极的实战模拟,学生要先接触两声部作品,然后再逐渐跨越到三声部作品上。除此之外,社团要尽可能地多争取一些合唱活动以及合唱比赛的名额,让学生有更多站上舞台的机会,进而让学生有更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他们会积极地为比赛做出准备,主动地去识谱和读谱,训练自己的音准和节奏感。

(四)做好课后的巩固与总结

音乐本身就是跨越国界的艺术,其自身的发展历史是极为悠久的,所以必然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全部地展现到学生面前。教师要做好课后的巩固与总结,引导学生评估自己在合唱中展现出来的一些不足,然后再为他们总结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可以适当地调整旋律和节奏,可以升半音或者是降半音,可以直接改变音高,但无论是哪一种改动,都必须充分地尊重学生训练的实际状况,不能超过他们承受的限度。另外,在课下,教师也要鼓励学生通过听唱演练等途径来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这里所说的听,指的就是听音模唱练习,学生可以在课下参考不同的乐曲旋律仔细去品读连音、跳音的变化。而唱指的就是接触不同的曲调,学生要根据音乐曲目的风格,分声部展开训练,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课下把重点放在简约的两声部和四小节上,按照别人做出的示范来揣摩自己的不足,学生也可以直接以单旋律线条的音节为主,逐步上升到多节奏的变化。就演练来讲,主要针对的是练耳这一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下训练自己的听觉,用最为直接的感官去辨别音程和节奏,并把自己感受到的音节模拟出来,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形成良性的反射机制,逐步由生疏到熟悉,积累更多的经验。

七、 结语

综上所述,音准的训练本身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会受到学生心态和客观环境的影响,所以教师绝不能急于求成,要按照阶段性发展的规律为学生设计出不同的目标和规划。文章通过主观意志的刺激、乐感的引导、周期性的练习、总结和巩固等角度论述了音準训练的方法,充分结合了高中音乐的主要知识点,极具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俞佳艳.“听,仿,唱”训练提高学生二声部音准能力的策略[J].求知导刊,2021(26):91-92.

[2]柴伦党.合唱教学中音准问题的研究[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11):72.

[3]陈亚彬.关于合唱教学中的音准问题的思考[J].新智慧,2020(8):106.

[4]冯虹.高中合唱教学中音准训练探究:基于银川二中合唱教学实践的视角[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0,41(3):108-112.

[5]刘金光.高中合唱教学中音准训练方法初探[J].明日,2021(18):1.

[6]康静雯.音乐教学中学生音准培养的研究[J].戏剧之家,2021(8):112-113.

作者简介:郑淞元(1985~),女,汉族,江苏常州人,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研究方向:高中音乐。

猜你喜欢
合唱训练方法分析音乐教育
职高合唱训练中跑调问题的解决措施
浅析合唱训练的基本方法及注意问题
提升矿业类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办学优势的方法分析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论群体心理对合唱训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