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微项目”教学的优化策略

2022-06-03 14:00廖思彬邹国华郑庄钰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

廖思彬 邹国华 郑庄钰

摘 要 分析2019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微项目”在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尤其是在发展学生关键能力方面的育人功能与价值。调查福建省龙岩市“微项目”第一年的教学实施情况,从“微项目”教学设计的主要难点、“微项目”教学实施的主要障碍分析了造成现状的原因,提出了更新教学理念、设立适切目标、创设驱动问题、发挥情境素材功能、合理拆解项目活动、多元评价项目实施、加强校企合作等优化策略,为“微项目”在一线更好地落地与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化学 鲁科版必修教材 微项目教学 项目式学习策略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化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尤其要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1]。而学生的关键能力可以在解决陌生情境、结构不良的真实问题时得到有效发展与提升。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在建构主义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小组探究的方式,主动探索与挑战现实世界的问题,在分析与解决复杂、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活动,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2]。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表明,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式学习是有效培养、形成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途径之一。

2019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以下简称为鲁科版)与其他版本教材相比,其鲜明特色是提倡融入项目式学习,在每章章末,围绕本章想要培养的关键能力创设相应的“微项目”,以此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鲁科版中的6个“微项目”均选取了与本章核心知识紧密相关的内容,精心挑选了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6个“微项目”凸显真实问题情境,具有项目式学习的核心要素,充分体现了项目式学习的本质特征。

一、鲁科版“微项目”的育人功能与价值

“微项目”基于真实情境,以真实问题为导向。“微项目”的教学重点并不是项目本身知识的讲解,而是通過“微项目”的学习,巩固本章知识,体会本章知识与原理方法的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项目活动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方法、运用获取的新信息来分析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对“微项目”的项目任务进行有效拆解,将真实问题转化为学科问题,调用已学知识和方法,建立认识问题的角度,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3]。“微项目”通过丰富的学生活动,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以此推动学科育人功能的实现。

“微项目”倡导“做中学”“学中悟”,让学生在真实问题的解决中感悟化学的学科价值,构建化学认识模型,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终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鲁科版6个“微项目”涵盖的主要内容和涉及的核心素养见表1。

二、鲁科版“微项目”的教学实施现状

福建省有五地市使用鲁科版。鲁科版在福建省实施一年多,“微项目”的实施情况如何呢?笔者以福建省龙岩市鲁科版“微项目”实施情况为样本,以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鲁科版“微项目”的实施情况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全市高中参与新教材教学的一线教师教师150名,回收123份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表2所示。

(一)“微项目”开设现状

“微项目”全部开设的比例不高,仅占32.52%,少部分开设的占24.39%,甚至有4.07%教师未开设任何“微项目”。这说明“微项目”第一年的开设情况并不理想。

(二)“微项目”育人价值和目标定位的认识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微项目”的育人价值不太清楚的占11.38%,了解的占27.64%,说明约三分之一的教师对“微项目”的育人价值理解不到位;29.27%的教师将“微项目”的教学目标定位为讲解项目知识,13.82%的教师定位为复习巩固本章知识,这说明有近一半的化学教师仍然以“知识为本,知识立意”作为“微项目”教学的价值追求。

(三)“微项目”教与学的模式现状

教师教的方面: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微项目”教学模式仍占23.58%,这说明约五分之一的教师对“微项目”的育人价值认识不到位,教学目标定位以知识获得为主,仍有不少“讲授、灌输”的教学现象,教学模式陈旧、单一。学生学的方面:从调研数据来看,教师引导下的学习占52.85%,说明大部分教师注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课堂活动为主的仅占16.26%,课后活动为主的仅占7.32%,这说明教师对项目式学习方式的认识不够到位。文献查阅、参观走访、实验探究等具有“项目式”学习显著特色的学习方式并没有成为多数学生的选择,许多学生仍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学习方式。综上,“微项目”的育人价值要得到充分挖掘,不仅需要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更需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鲁科版“微项目”教学设计难点及实施障碍分析

(一)“微项目”教学设计难点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详见图1),一线教师认为“微项目”教学设计的最大难点在于项目专业性高。6个“微项目”涉及的领域有:复合膨松剂的原理分析、泳池变绿的原因探究、“汽车限行”社会性热点议题的讨论、真实工业生产条件的选择与优化、车用燃料的筛选及安全气囊的设计、米酒酿造工艺的探究。这些领域对教师而言是全新、陌生的,需要教师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学习全新原理,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及过硬的专业素质。其次是驱动问题设置困难,教师要把真实情境的问题转化为化学问题,还要探查学生的学习难点,找到学生的思维障碍,针对思维障碍设置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思维的驱动问题。思维障碍的探查和激发学生思维问题的构建对教师而言难度也不小。再次是项目评价有困难,项目活动涉及课前查阅资料、工厂实地调查、家庭实践活动,这些活动难以通过传统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参与项目的积极性、项目的完成效果也难以通过量化的数据来评价。

(二)“微项目”实施障碍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详见图2),首先是实施“微项目”教学的最大障碍是课时不足,其次是学校设备条件不足,二者占比都达20%以上。“微项目”教学不同于常规教学,调查研究、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均是微项目学习的有效学习方式。但是大部分教师依然把“微项目”教学等同于常规教学,期望在课堂的讲授中完成项目的所有活动,未引导学生课前、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活动,自然造成课时不足。项目活动涉及的药品、器材是原来传统教学中未涉及的,不少学校都未采购。另外,学生要借助学校的实验室来开展探究实验,实验的安全操作也需要有实验教师的额外指导。再次是校外参观困难和学生基础薄弱,二者比例分别为16.84%和15.26%。走进工厂、走进社会的调查研究,不仅需要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审批,还需要企业工厂的大力支持。开展“微项目”的学生不仅有一级达标校的学生,还有不少农村薄弱校的学生——这些学生化学基础薄弱,“微项目”的内容对他们而言难度很大。最后,由于家庭能提供的实验设备及材料不全,再加上学生的学习负担重,没有太多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微项目”的活动中,使得家庭活动的开展存在困难,学生开展微项目热情不高,阻碍了“微项目”的实施。

四、促进鲁科版“微项目”教学实施的建议

如何优化“微项目”实施的教学策略,更好地实现“微项目”的育人价值呢?笔者与课题组通过一年的实践总结,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突破教学设计难点

“微项目”对教师的专业要求提高了,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查阅相关理论、文献,踊跃参加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性。深入理解“微项目”教学的教与学模式:教师为总导演,学生为全程参与的演员。在整个“微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调查研究、设计汇报、实验探究、走进社区、走进工厂的方式高度参与、深度探讨,完成各项项目活动,进而达到运用知识解决项目问题的目的。例如,课题组选择的“自制米酒——领略我国传统酿造工艺的魅力”微项目教与学活动在设计之初,课题组成员先进行课前分工合作,查阅、整理、分享相关文献资料,再走进龙岩沉缸酒厂实地学习、调研。经过前期准备工作,共同研讨,找出学生学习的难点及思维障碍,有针对性地设置驱动问题,把真实问题转化成化学问题,设计课后实践辅助学生加深理解,以突破难点和障碍。最后,根据研讨结果,共同完成了自制米酒“微项目”的教学活动设计(详见表3)。

此活动教师为项目的设计者、组织者,学生为项目的参与者、实践者。教师的主要任务为:拆分项目、分配任务、驱动讨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课前收集诗词、查找文献、参观调研;课中展示汇报、讨论优化,建构新知识、新观念;课后实践运用,体会学科价值。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很好地诠释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含义。

(二)加强区域交流,设立适切项目目标

如何破解不同生源学校实施“微项目”参差不齐的问题呢?首先要加强区域交流,学习先进的做法,但是不能照搬照套,可根据本校学生的学情以及学生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地对各区域案例进行借鉴与优化。其次要设置适切的项目目标。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预判学生的认知水平,明确学生的学习障碍,引导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如“探秘膨松剂”的微项目,我们可以设置四个分层项目目标(详见表4),各校可根据学情来选择2~4相应的水平层次目标。

(三)加强集体备课,突破实施障碍

备课组要认真研讨,集众人智慧,合作共享,通过以下几个策略来突破项目实施障碍:

1.充分发挥情境素材功能。情境包含一定知识性,为项目的背景介绍、内容引入、问题创设提供更多信息。情境素材的选取既要满足时空条件,又要符合高中生认知特点,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从情境素材中精选,甚至还需查找相关历史与人物事件、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等资料来丰富情境。对于情境素材的使用,不应局限于文字上的描述,还可借助图像、表格、数轴、符号、视频、实验等多种形式,根据“微项目”的整体目标,结合教师自身的上课逻辑及学生的已有经验,以合理的顺序拆分、展示情境素材,将情境素材化大为小、化繁为简,以便最大化发挥情境素材的功能。

2.创设驱动性问题。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项目讨论中?驱动性的问题至关重要,它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源泉,更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创设驱动问题有什么技巧呢?首先应充分解读情境素材,分析教材的项目活动,探查学生的認知水平及在实施项目活动中可能存在的思维障碍;其次应从学生的经验出发,结合教材的方法导引,分层次、分梯度设计问题。问题的设置应为学生分解项目活动服务,要从学生的基础、经验出发,设置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循序渐进的问题。如“论证重污染天气‘汽车限行’的合理性”的微项目中可设置以下驱动性问题:(1)如果你是汽车设计师,你打算用什么燃料?(2)燃料的能量转化形式是什么?选用不同燃料的考量有什么?(3)目前汽车尾气主要污染是什么?厂商处理的方案是什么?效果如何?(4)如何改良尾气处理方法?(5)如何破解大城市汽车尾气污染?(6)汽车限行的利与弊?如何辩证看待汽车限行?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使学生成为项目的设计者、参与者、实践者,使学生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一步一步解决疑难问题。

3.合理拆解项目活动。若“微项目”的情境为陌生情境时,可设计若干个项目活动,每个活动中再设置若干个项目任务。当学生面对一个陌生、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项目任务进行合理拆解,降低项目学习的难度[4]。比如“合理使用消毒剂”的微项目,我们可以拆解为以下几个分任务:(1)在家庭中使用84消毒液,感受消毒液的用途;(2)获取消毒液产品包装中有意义的信息;(3)预测84消毒液的化学性质,设计方案,实验探究;(4)探秘游泳池水变绿的原因;(5)总结84消毒液使用注意事项,修改完善使用说明书;(6)设计84消毒液的使用说明书。这些任务层层递进,能力进阶,符合学生的认知思维。

4.多元评价项目实施。新课标提倡“教、学、评”一体化,“微项目”的教学更需要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项目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性评价,也应增设过程性评价。在“微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对探究态度和合作程度设置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有探究实验的项目可设置探究情况评价表,把学生的实验操作划分成规范、欠规范、不规范等评价等级,实验现象描述划分成全面、较全面、不全面等评价等级,实验结论划分成完整、较完整、不完整等评价等级。

项目达成效果的评价也不能仅限于课堂练习、课后测试,应该采用更丰富多元的评价方式。如在探究消毒剂的微项目中,组织“消毒剂使用说明书”的评比;在探秘膨松剂的微项目中,组织评比最佳配比复合膨松剂;在自制米酒的微项目中,学生代表展示自主酿制果醋、米酒的成果,师生品鉴,评判优劣;在“论证重污染空气‘汽车限行’的合理性”项目中,开展班级辩论赛,使学生能够展示独特的观点,碰撞思维的火花。每个“微项目”还应留有空白,设置进阶的探索空间,激发学生课后不断探究的欲望。

(四)加强校企合作,激活项目教学

与周边工厂企业联系、合作,运用他们所具备的资源激活项目教学。利用周末、假期等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学习。如在“自制米酒——领略我国传统酿造工艺的魅力”微项目学习中让学生实地调查我市传统白酒工业——龙岩沉缸酒,并设置如下真实任务:沉缸酒呈红褐色的原因?沉缸酒煎酒的目的?如何调控沉缸酒酿酒过程中的温度?制作沉缸酒中陈酿的目的?在这些真实问题的解决中,学生学会从化学的视角分析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深刻体会到化学学科的实用价值。

综上所述,虽然具有能力素养培养功能的“微项目”教学实施难度较大,但是它能促进学生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化学素养的融合发展。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微项目”,努力拆解“微项目”任务,自主开展项目式学习,转变教与学的模式,推动“微项目”的课堂实施,更好地实现鲁科版“微项目”的育人价值。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

[2]袁欢,姜建文.核心素养导向的微项目模块分析与教学建议:以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3):43-45.

[3]王磊,陈光巨.外显学科核心素养促进知识向能力和素养的转化[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17):11-21.

[4]黄梅玲.微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意义[J].实验教学与仪器,2020(10):2.

(责任编辑:赵晓梅)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
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从模型建构视角谈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