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2022-06-03 19:03:48郭维
速读·上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新课标

郭维

◆摘  要:小学阶段的班级教育是形成学生品质、培养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情商以及智商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班主任更应该将班级教育的内容扩散开,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班级管理的角度出发,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举办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自主管理等方式,促进师生、生生之间关系的良好发展,促进学生学习、生活等全面进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新课标;策略研究

一、引言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只是追求对于学生纪律、学习成绩的管理,忽视了对于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这不适用于现代教育发展的状况。在新的教育政策下,学生在学校中获取的知识不仅是教材中的知识,而应该培养学生拥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成为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在班主任工作中,这些品质的培养更是尤为重要。

二、提高自身素质

一部分教师不能很好的进行班主任工作,是因为自身不具备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并且没有经过相关工作的培训,或是在之前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不能按照新时代的教育政策施行,还沿用之前的管理方式。管理工作的停滞就会导致班主任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也很难在学生面前树立教师的良好的形象。所以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通过互联网、阅读书籍、参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研讨会以及参与相关培训等形式,学习班级管理工作的技巧,提高应对临时事件的能力,通过创新管理方式、多元化管理手段、吸取他人管理经验的形式,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班级管理中,人际关系的处理是最重要的一环,只有建立起良好的班级氛围,才能使得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小圈子的产生,给学生带来的孤立感,也能提升班级凝聚力,助推班级工作的开展。

(一)师生关系培养

在进行师生关系培养的环节,班主任应该分析学生的不同状况,针对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境施以援手;关注学生的各科成绩,对于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多多鼓励,希望学生能够更优秀,对于成绩突然下降的学生进行谈话,了解成绩下降的原因,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对于学习成绩偏科、不突出的学生,也应该从学习方法、心理等多方面进行疏导,了解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方法,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进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生生关系培养

很多班干部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管理不当的行为,如认为自己是班干部,学生都要听从其管理,也会出现很多自认为“正确”的事情,其实进行了错误的管理,导致班级氛围不好,出现较多问题。

为了促进班级良好氛围的形成,教师在选择班干部的时候,要多进行能力考察,了解班级中学生的特点,将学生进行能力的划分,根据不同特点,帮助学生认识到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具体的管理工作。教师应该适当的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处理班级管理的事务,用学生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这不仅能培养班干部的管理能力,还能有效的促进班级中管理氛围的形成。

在进行其他学生关系管理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团体协作活動、划分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多在团体中进行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解决在自主学习中的问题,让团体的功能显现出来,进而促进生生关系的培养。

四、举办丰富有趣的班会活动

传统的班会上并没有进行多样的活动,学生在班会上进行的内容都是学习各种安全知识,很多班主任在班会中还会进行学科活动,这极大的削弱了班会的功能,不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和课外知识的学习。在班会中,教师应该进行的内容除了一般的教育政策或学生学习状况,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到安全知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等多种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教师在进行班会活动的时候,更应该明确班会活动的目标,添加丰富有趣的内容,让学生在班会中不断的展现自我。如在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语文学习的内容,通过故事接龙的形式丰富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在进行感恩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说、唱、表演节目以及写作等不同形式,认识感恩的重要性,并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恩之情,促进学生对于感恩的理解,让学生将感恩落在实处。

五、课后服务活动的利用

在双减政策下,为了减轻学生在课后的压力,规定教师在布置课后任务的时候,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同时在校增加了两个小时的课后服务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课后服务不仅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更是给学生培养多种兴趣创造了条件。班主任在课后服务活动中,应该多鼓励学生参与学校中的多种兴趣社团,让学生在兴趣社团中培养新的兴趣爱好,促进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多开展相关的活动,作为班会活动的延伸,丰富学生的课后活动内容,让课后服务的进行更有意义。

六、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可能会弱化教师的威严,导致部分学生肆无忌惮的开展破坏班级氛围的事情,教师在管理班级的时候,更应该注意对于班级制度的建立。在建立班级制度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召开班会接纳学生建议拟定初稿,按照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适当的增加管理规则、奖惩规则等,再通过班会活动,共同约定班级管理制度中的细节环节,让学生自主选择是否要增加某条内容,并通过对规则的制定、管理、实施,培养学生对于班级的热爱,促进班级良好秩序的形成。除此之外,为了促进制度的形成,教师还应该采取轮流监督的形式,赋予学生责任感,让学生在班集体中拥有参与管理、制定规则的职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七、结束语

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至关重要,而班干部团队的设定也能够帮助教师进行班级活动,只有让大部分学生参与到管理活动中,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班级管理的良好氛围,促进班级良好氛围的形成。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利用好班会活动、课后服务活动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改粉. 转变班主任理念推行班级民主化——“民主管理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应用策略浅析[J]. 中华少年,2019(21):1.

[2]李成映,贺显忠. 浅析加强小学班主任管理,构建优质班级[J]. 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08):182.

猜你喜欢
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结合
探究班主任管理中对轻与重的把握
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渗透隐性德育思想的研究
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2:12:59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