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张伟
交通警察作为我国当前提供行政服务、办理行政案件、警务宣传数量最多,也是与人民群众接触最密切的警种之一,在“情指勤舆”一体化改革中所承担的职责也必然产生新的延展。大多数突发事件发生在经济区、生活区,交警作为主要的道路执法力量,根据法定职责,也必然成为社会第一响应的应急处突警察。但当前现状不尽如人意,主要体现在:一是认识存在误区。大部分交警没有意识到自身在管理交通秩序的同时,已然成为社会主要的应急响应力量之一。二是交警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交警的快速反应和实战能力还不足以应对突发案事件,对应急预案、实战装备不熟悉,执法规范化程度不高。三是警组内、警种间、交警与社区的沟通、协调不足,存在管理力量重叠或盲区,资源调配滞后,协同作战能力差,不能发挥整体合力、在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存在短板。
本文结合公安交管工作实际,探讨交警如何提升第一响应能力,旨在为提高交警应急指挥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矛盾风险化解能力、规范执法能力提供实战参考。
第一响应的概念源于应急管理制度,是指遇到突发危机时,响应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所采取的一切用于化解、规避风险的技能、方法、策略的总和。对应的,第一响应人就是指突发危机后,第一时间在现场,具有快速组织、指挥协调、专业处置能力,能够指挥现场民众开展抢险救灾的人员。广义的第一应急响应人是指经过训练的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请求的人员,常见的人员包括警察、消防人员、急救医疗人员、城管、社区工作者、保安员、志愿者等。
我们要研究提升第一响应能力,是因为面对突发案事件时第一响应对处置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正确的第一响应能够为后续处置创造有利的时机,反之不恰当的反应可能会使第一响应人和社区处于更大的危险之中。因此,交警作为第一响应人要具备以下能力:第一,尽可能确保人民群众及响应人员的安全,具体表现为各类减损、降伤措施。第二,采取清理、定位、分隔等措施,尽可能恢复正常秩序。第三,注意宣传与取证。突发案事件现场往往伴随着秩序混乱,因此需要现场积极正确地引导、不间断传播真实客观信息,同时要有证据保全和提取的意识,为下一步原因调查、责任追究、打击违法做准备。
交警作为第一响应人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在于可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危机发展还处于初始爆发期(前兆期),所需投入资源较少,如果措施得当可能直接遏制事态发展甚至完成处置;劣势在于单警种直面危机,情报支撑少、无合成作战优势、应急处置综合能力要求高,现场在短期内就会形成大量信息需研判、决策,措施不当就会延误先机,使危机升级、控制难度加大。
(一)加强实战培训、演练。大多数交通管理一线民警辅警不具备模型思维和应急决策、应急响应相关的技战术。预案只停留在纸面上,民警辅警的处突能力缺乏实战的检验,存在执行漏洞等问题。因此,应通过对演练或推演的组织情况、指挥情况、预案的合理性、科学性、可操作性、通讯、物资保障等方面由专人进行评估,实现完善预案、检验应急准备、应急机制、应急措施可行性的目的。
加强实战演练、培训的意义在于检验预案岗位职责设置、人员分工、处置措施的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暴露应急预案不足之处,以便在突发案事件出现之前加以改进和完;有助于使所有民警辅警熟悉预案、提高应急决策、处突相关技战术能力;有助于各应急响应小组的成员增加第一响应所需的知识、解决与外单位及社会机构沟通和配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协同能力、增加应急处突信心。
(二)建立决策模型。突发案事件的危机发展往往是动态的,因此应有一个批判性决策模型,以帮助现场警察实现动态管理,并快速做出合乎逻辑和法律法规的决策。常见的有John Boyd开发的Observe(观察)-Orient(定位)-Decide(决策)-Act(行动)循环理论,简称OODA决策模型理论。该理论要求决策者在第一次循环后响应效果不明显时,应返回到观察阶段,重新收集更多信息来继续推动循环。但为了提高响应成功率,每次决策都应该进行评估,并不断根据现场信息完善评估。当遇有紧急情况时可以跳过中间环节,直接采取行动。循环的内核是,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出比对手更快的反应,使己方处于竞争优势,从而赢得胜利。
(三)建立现场管理措施清单。由于响应时间=反应时间(RT)+行动时间(MT),作为现场第一响应人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通过梳理应急预案,建立现场管理措施清单的方式,在决策模型的辅助下,可以帮助现场指挥员建立清晰的行动思维,尽可能地压缩反应时间和行动时间。当然,任何“清单”只能作为参考,需根据现场情况和召开各类战术会议来及时更新:
1.建立临时指挥部。明确指挥员及成员、分工及各小组成员,构成责任明确、相互关联的一个系统,确保对人员和资源的统一指挥。常见指挥部的分工包括行动组、参谋组、后勤(保障)组、行政(管理)组,根据人力情况可以兼职。
2.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边界完整性和救援通道的畅通,完成现场清理,排除干扰、减少污染,尽快将无关人员、车辆、物品撤除。
3.保障通讯。指定各响应单位的通讯方式或公共无线电频道,统一联络人和术语,保证与指挥中心的即时通讯。
4.完成初步评估:是否是犯罪现场?如果是,犯罪类型是什么,如果不是,事件类型是什么;危险源、伤亡、损失情况、事件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并上报初步评估结论。
5.根据现场情况,对隔离、清除、控制、响应人员与群众的安全防护、救助等措施进行战术设计,并固定、保全、提取证据。
6.应急支援与后勤保障方案。协调其他应急响应单位动员社区力量参与,确定援助方式及到达时间、到达路线。
7.宣传。明确信息在内部传递和对外发布的形式、流程。建立对外宣传工作区,为媒体创建拍摄区或采访区,准备新闻通稿。
8.响应结束或解除。明确由谁作出决定,依据何种标准或程序确认区域是否安全,对事发区域进行检测、清除隐患。避免出警一哄而上,撤警无人问津的情况发生。
简言之,现场管理措施清单就是一个“以目标为导向”的工作流程指南。
应急响应结束后,响应警组应对事件进行复盘,复盘的目的是检查事件行动,与预案进行比较,确定得失。并在参与应急响应的各单位间分享绩效等相关信息和更新预案。复盘的内容应包括从参与者的角度报告响应过程,如何时发生、发生了什么事、如何发生等信息;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情况,包括事件发展的构成要素及危险源属性等;审查响应期间所采取措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重点是事件管理措施;总结响应措施的优缺点,确定需要改进的措施和完善建议,如培训要求、设备需求、新的行动计划;制作事后报告。
一起交通事故的应急响应事后报告应包括:1.该事故基本概况及对交通秩序的影响程度(如阻断或干扰车流的时间)。2.从第一响应人员到场至现场恢复态势感知的内容、现场人员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否有效。3.制定的临时交通控制措施有效性评价及替代方案。4.制定的现场清理、恢复措施有效性评价(是否实现了安全、快速的恢复)。5.事故还原所需的证据是否采集齐全且符合法定程序等。6.如响应措施中有违反法律、政策或培训不到位的问题,则提出完善培训、通信、政策和执法程序、处置流程等漏洞的建议,从而促使响应流程正规化、标准化。
作为交警,最常遇到的警情就是道路上发生的各类交通事件、事故,该类警情的最大危险源于途经现场的车流。因此如何安全高效地完成第一响应,避免发生二次事故是交警的首要任务。
(一)遵守时间、距离、阻隔的基本原则。一是通过建立流程化作业标准,提升响应效率,减少作业时间,尽可能降低响应者、现场当事人与交通流发生冲突的概率;二是交通流与响应者相距越远,响应工作越安全;三是通过建立符合交通控制原理的横向和纵向的(缓冲区)防线,对于保护响应者、现场当事人、车辆驾驶人至关重要。
(二)建立第一道安全防线。交警作为第一响应人员首先要在现场上游距离较远的位置(参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相关内容),通过使用警车、反光、发光设备实现对上游车辆预警和现场临时交通管制措施,使途经车辆减速。如果现场位于交叉路口附近,则首先在最关键或最高流量的方向布设防线,然后再扩展至其他方向。部分驾驶人会对突然变窄的道路及减速产生错误操作,因此第一道安全防线被冲击的概率较大。第一响应人员在布设相关设备时要保持态势感知,确认事件类型、位置、危险源(如存在视线不良或遮蔽物、路面障碍物、危化品泄露、恶劣天气等)、预计处置时间、上游车道受阻长度等情况、评估需支援的人力、物力需求、绕行建议等上报指挥中心或其他响应机构(图1)。
图1 第一道防线的交通管理、安全防护作用示意图
响应人员应在全程保持对车流的警惕,身着高能见度的衣服,移动前要关注来车方向,尽可能不要背对车流,并对次生事故来临时的逃生路线有清晰的认知,全程与同事保持沟通,避免陷入隧道效应,并保持对道路环境能见度、道路摩擦系数变化的敏感性。
(三)构建安全区域,建立临时交通通行规则。建立临时应急交通控制区旨在为途经现场的机动车驾驶人提供安全通行秩序,同时为现场工作人员、当事人提供安全保护,以及保护现场痕迹物证(图2)。由于停车视距的原因,临时应急交通控制区带来的道路线形发生改变,或驾驶人对交通标志认识不清等原因都会导致二次事故风险,因此建议增加预警区距离,延长提示范围使驶近车辆驾驶人做出适当的反应并引导他们安全通过交通控制区。夜间还要注意确保设置的灯光仅照亮工作区域以及道路周围的区域,不会对驾驶人造成眩光干扰。
图2 现场各工作区域示意图
(四)现场恢复。突发事件得到控制,伤员被急救和撤离,受损车辆被移走,开始开放封闭车道,这时候危险性也较高,须加以适当管理,以防止发生二次事故(图3)。临时应急交通控制区设备都需要以有组织的方式撤离,预警区的交通标志应该最后一个撤除,如果由于地形或天气导致现场能见度降低,第一道安全防线的响应车辆应继续保留,直至现场人员、装备全部进入路肩或撤离后再撤除。
图3 现场恢复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