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历史档案编纂研究:回顾、现状与展望

2022-06-02 12:58:34扎雅洛桑普赤兰周加桑吉杰
中国藏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藏文西藏自治区政权

扎雅·洛桑普赤 兰周加 桑吉杰

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历史档案是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各级机关处理公务过程中自然形成,以藏文或者藏文与其他语言合璧的形式书写的各种载体的历史资料。西藏的甘丹颇章政权始自藏历水马年(1642)至藏历土猪年 (1959)西藏实行民主改革止,历经317年的历史。甘丹颇章政权时期产生了数量浩繁、种类丰富的历史档案,它集藏文文献的历史意义和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于一身,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历法、文艺、宗教、民俗等各方面的内容,成为研究这段历史及西藏文化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关于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历史档案的整理情况,笔者已发表《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历史档案整理研究:回顾、现状与展望系列之一》①扎雅·洛桑普赤:《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历史档案整理研究:回顾、现状与展望系列之一》,《西藏研究》2019年第3期。,本文相当于该系列之二,内容时限上起1959年,下至2019年年底,拟主要对60年间国内相关机构进行的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历史档案的编纂情况、编纂成果及其特点等进行梳理。

一、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历史档案编研机构及其成果

国内收藏和保管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历史档案数量最多的是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其馆藏的历史档案基本是西藏实行民主改革时,从拉萨及拉萨附近的西藏地方政府机构和部分寺院拉章、贵族府邸、僧俗官员以及上层喇嘛等处征集、接管而来的。从目前已经整理的档案来看,馆藏历史档案约有311万件 (卷、册),约占全国历史档案总量的十分之一。其中,藏文历史档案约占馆藏西藏历史档案的99%,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历史档案约占馆藏藏文历史档案的93%,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馆藏该政权时期档案数量之首。②才拉·索迦:《西藏历史档案》,《西藏档案》2011年第2期。此外,国内外其他相关机构也保藏有一些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藏文档案,但数量不多。根据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历史档案编研项目和成果的数量,本文以馆藏该时期藏文档案数量最为庞大的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为主,对其编研历史沿革和编研成果逐一进行分析,对其他机构的相关情况将略作说明。

(一)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编研机构的历史沿革

位于拉萨的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现为自治区省级综合档案馆,是集中统一管理西藏自治区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各类档案的重要基地。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的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西藏文物古迹、文件档案管理委员会下设的文件档案清理组。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西藏的档案工作刚刚起步,其工作主要集中在行政建设、人员培训以及档案的保管、立卷、收集等一些基础性工作。到了1979年,全区档案工作得到全面的恢复和整顿。档案馆的编译研究工作被提到重要位置。80年代初期,在不断的摸索和建设过程中,1959年成立的文件档案清理组逐渐扩展、巩固,并几经易名,从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和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筹备处、西藏自治区档案局 (处级建制)、西藏自治区档案组,到1980年10月,变更为西藏自治区历史档案馆,其职能也在这种发展中得到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并下设办公室、收集整理科、翻译汇编科,主要负责对全区历史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和档案的汇编、翻译、出版、公布等工作,档案的编研工作正式起步。从80年代始,西藏自治区下辖各地 (市)相继建立起档案科和档案室。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相继与内地有关大学和西藏大学藏文系以联合或受赞助的方式举办各种业务和古藏文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档案业务和古藏文历史档案专业基础的年轻人才,为档案研究工作的开展积蓄力量。全区各级各类档案馆先后重组了编译研究部门,开展编研工作,并设专人进行研究。1988年,“西藏自治区历史档案馆”改名为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1994年7月,西藏自治区档案局和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合并为西藏自治区档案局 (馆),系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直属机构,由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管理。随着自治区档案馆规格的升级,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专门从事编译研究的编译研究室作为处级单位,其编研职能也逐渐扩大。

从1982年开始,由西藏自治区历史档案馆提供材料,并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整理汇编或翻译,陆续出版发行的《西藏地震史料汇编》《灾异志》系列等档案文献资料,正式开启了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以编译研究室为主力的编纂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历史档案的序幕。1986年12月,作为不定期的内部刊物,由编译研究室负责编辑发行的《西藏档案》试刊第一期出版发行。随着社会对档案认知度的增加,客观和主观条件的不断成熟,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不断加强培养具有一定历史档案工作基础和经验的编研人才,培养和引进具有一定藏学基础的硕士、博士,大力加强编译、研究、出版、发行等工作,到2019年年底,以自编或合编的形式,编辑出版发行了包括文书档案、专题档案、馆藏木刻版传记等众多文献资料,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也涌现和培养出了一些优秀的历史档案编纂工作者。

(二)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的编纂成果

1988年,在没有更名为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之前,西藏自治区历史档案馆提供资料,与多家单位联合汇编、翻译,出版了《西藏地震史料汇编》(上、下)、《西藏地震史料汇编》(藏)、《藏文史料译文集》《西藏社会历史藏文档案资料译文集》《铁虎清册》《西藏与祖国关系档案汇编》,以 “西藏历史档案丛书”的形式先后编译出版了《灾异志》系列藏文版4册和汉文版3册等书籍(见表1)。其中,《西藏地震史料汇编》(藏)、《西藏社会历史藏文档案资料译文集》和《灾异志》汉译本虽然分别出版于1988年之后,但从编著者的署名 “西藏自治区历史档案馆”来看,该书完稿时间应该是在1988年之前。作为档案馆的第一批编纂成果以及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历史档案资料的第一批编纂成果,这些资料或汇编或翻译,收录了包括敕封、法旨、封文、诉讼、政府制度、自然灾害、差役赋税、寺规戒律等方面的档案,第一次将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关于社会、历史、自然等方面的档案公之于众,可以说为后来历史档案的编纂成果的不断问世、编纂内容的不断丰富起到了奠基作用。90年代,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以自编或合编形式,先后汇编、翻译出版了《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7册)、《西藏历史档案荟萃》《寺庙戒律汇编》(见表1)。其中,1994年出版的《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共计7本书中,除了第1册和第2册,其余5本书中收录的都是关于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藏事内容档案;1997年出版的《西藏历史档案荟萃》作为面向社会大众公开出版发行的档案原件影印本,对于研究者了解当时的历史档案原件的字体、纸张形式、书写格式、文书制度等起到了积极作用。80年代和90年代,作为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编研工作的起步和初步发展阶段,其编纂的档案内容基本局限于政治关系、经济情况、自然状态等,编研工作并没有大规模展开。

表1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自编或参与合编关于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历史档案编纂成果表①按出版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序号 出版物名称 册数 编著者 出版者 出版时间 文种9《灾异志——水灾篇》1 西藏历史档案馆、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农牧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中国藏学出版社 1990 汉10《灾异志——雹霜虫灾篇》1 西藏历史档案馆、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农牧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中国藏学出版社 1990 汉11《西藏地震史料汇编》1 西藏自治区历史档案馆、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91 藏12《铁虎清册》1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中国藏学出版社 1991 汉13《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2—5册)5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中国藏学出版社 1994 汉14《西藏历史档案荟萃》1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文物出版社 1995 藏、汉、英15《西藏社会历史藏文档案资料译文集》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中国藏学出版社 1997 汉16《灾异志——地震篇》1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3 藏17《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自传·云裳》(上、中、下)3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2 藏18《寺庙戒律汇编》1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3 藏19《西藏地震档案史料选编》1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5 藏20《第七世班禅额尔德尼洛桑班丹旦贝尼玛传》1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5 藏21《铁虎清册》1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6 藏22《西藏甘丹颇章地方政府内外职官顶戴品级簿册·珍宝珠串》1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6 藏23《策默林第一任摄政阿旺强白楚成传》(上、下)2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6 藏24《藏念海如噶传》1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6 藏25《寺规集》(上、下) 2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6 藏26《宗教源流汇编》1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6 藏27《水羊清册》(上、下) 2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7 藏28《西藏自然灾害档案史料选编》(上、下) 2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7 藏

序号 出版物名称 册数 编著者 出版者 出版时间 文种29《清代西藏地方档案文献选编》(藏文原件版) 2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17 藏文原件影印件30《清代西藏地方档案文献选编》(藏汉对照版) 5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17藏汉对照原件影印件31《清代西藏地方档案文献选编》(汉译文版) 1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17 汉32《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蒙满文档案精选》(档案原件影印本)10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四川民族出版社、四川党建期刊集团2018藏、蒙古、满文原件影印件33《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蒙满文档案精选》(目录版)1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四川民族出版社、四川党建期刊集团2019 藏、汉、英文目录34《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蒙满文档案精选》(汉译文版)1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四川民族出版社、四川党建期刊集团2019 汉

21世纪初期开始,随着各方面条件的不断成熟,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主动争取编研项目,于2004年参与到国家清史编纂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承担并完成课题8卷册《清代西藏地方档案文献选编》的编译工作,成果包括藏文档案原件影印本2册,藏汉对照档案原件影印本5册、汉译本1册,其中选编藏文档案555件,藏汉对照档案962件,共计1517件档案。这些档案均选自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原始档案,涉及噶厦、译仓、孜康、朗孜厦、玛基康等大的全宗。从此次选材的内容上看,选取了反映甘丹颇章政权时期西藏地方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宗教、文化、民俗等各方面内容的重要档案,关注点投向西藏社会不同阶层丰富、鲜活的档案,尽可能全面反映当时西藏社会的整体面貌,同时尽量避免了所选档案在内容上与此前已经公布发行的档案文献的雷同和重复。该套书所选档案在时间上大致涵盖整个甘丹颇章政权时期,上自崇德八年 (1643),下迄宣统三年 (1911)。就形式而言,收录了谕旨、奏稿、布告、令文、呈文、路牌、清册、记录单、清单、誓约甘结文、供词、裁决令、交接单、慰问函、凭据、任命单、执照、批复等各类档案文种。就所反映的内容而言,既包括各类重大事件,比如瞻对事件、第穆呼图克图事件等,也包括各种民间纠纷,如草场纠纷、家庭纠纷、寺僧纠纷、百姓邻里纠纷等;既包括各种封赏、补缺、拜谒、奖惩等反映典章制度或上层社会情况的内容,也包括民间风俗文化方面的内容,比如饮酒吸烟、穿着礼仪、丧葬婚庆、生产生育、藏香制作等,还包括诸如民间集市贸易、雨雪秋收、人畜差役等底层百姓生活状况的档案等。对于想要了解西藏各方面情况的研究者来说,该套书的出版无疑是一个惊喜。同时,其影印本的大规模出版,在档案馆编研工作的历史上尚属首次,为研究者全面了解档案原件提供了珍贵的素材。

2009年开始,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的 “西藏历史档案丛编”项目正式启动,截至2019年年底,该丛编第一批丛书共计29卷中的《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自传·云裳》《策默林第一任摄政阿旺强白楚成传》《水羊清册》《西藏甘丹颇章地方政府内外顶戴职官品级簿册·珍宝珠串》《西藏甘丹颇章地方政府官员名录》《西藏地震档案史料选编》《铁虎清册》等17卷本已正式陆续出版发行(见表1)。这些编译成果所用的材料有的系首次公布,有的系补充再版,但都直接来自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形成的原始纸质档案和木质档案。纸质档案内容包括政治人文、经济制度、历史地理、军事战争、地丁钱粮、差役赋税、土地清查、寺院事务、自然灾害等。木质古籍档案内容包括活佛、高僧、得道者等的传记,以及佛教源流等内容。本次第一批已发行书籍的出版形式均为汇编。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从2013年开始着手编译的《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蒙满文档案精选》共计12册书,于2018和2019年陆续出版。该套丛书包含影印本10本,汉译本1本,藏汉英对照目录本1本。该书选录了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的档案共计1394件,形成汉译文近50万字。内容涉及上号封爵、坐床仪式、请安、祈福、布施、进藏熬茶、差役赋税等。档案种类包括元代皇帝、清代皇帝的谕旨、诏敕,驻藏大臣文书、满蒙王公贵族等的文书信函、清代蒙古盟旗民间信札等文件。档案起止时间为1324—1908年,时间长达584年。书写文字包括八思巴文、蒙古文、托忒文、满文,以及满蒙藏汉文四体、满蒙藏文三体、满蒙文二体、满汉文二体合璧等。所录档案绝大部分都是档案原件。

从《清代西藏地方档案文献选编》到 “西藏历史档案丛编”第一批丛书和《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蒙满文档案精选》的出版情况来看,西藏自治区档案馆无论从档案汇编内容的选择还是汇编数量的规模,都具有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档案编研工作开始持续大规模展开,选材逐步丰富广泛,出版形式开始多元化,更多的档案资料得到发掘和利用,极大地丰富和拓宽了甘丹颇章政权时期文化研究的史料和研究领域。除以上编译成书的各种档案史料外,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利用《西藏档案》杂志平台,从总第12期开始至目前的总第29期,以小型专题和精品栏目的形式陆续公布了一批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藏文档案,为历史研究提供了翔实的材料。从21世纪初期开始至2019年的编研情况来看,档案馆编研人员的整体素质逐渐提高,具有一定编研工作基础的档案研究人员得到进一步深造,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文献学、人类学、史学专业人才得到充实,为档案编研内容和形式的进一步拓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西藏自治区档案馆自编或参与合编的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历史档案编纂成果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的编研工作基本是以自主或者合作的形式对馆藏历史档案进行编研整理出版的。除了自主成果外,合作编研的机构有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四川省档案馆等。截至2019年年底,西藏自治区档案馆自编或参与合编的关于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历史档案的编纂成果总共有近60卷册,详细内容见下表。

此外,创刊于1987年的《西藏档案》杂志,经2011年改版,增加专题、档案精品、老照片、封底图片等公布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档案史料原件,以全宗档案栏目形式介绍馆藏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全宗档案。截至2019年年底,除2019年第1期专刊外,专题 “藏史镜鉴”栏目共安排了18个不同内容的专题,公布相关档案原件共计117份;档案精品栏目介绍档案精品类别14个;老照片栏目公布了共计77张老照片 (除去2019年第2期西藏和平解放后的照片),封底公布了15张档案图片 (见表2)。

表2 2011—2018年《西藏档案》公布的相关档案史料内容一览表①按出版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序号 专题档案 (件数) 老照片 (件数) 精品档案 全宗档案 封底档案 期数5 相关拉鲁家族的5份藏文历史档案 (5件)相关拉鲁家族的老照片 (9件)《藏叶孔运布茹白红黄蓝旗兵册》玛基康全宗佛教圣道次第解脱游戏棋盘2013年第1期总第16期6与贵族世家江洛金有关的8件藏文历史档案 (8件)与贵族世家江洛金有关的老照片(14件)《甘丹颇章所属卫藏、塔工、绒等地区铁虎清册正本及其抄件》朗孜厦全宗档案江孜宗手绘图2013年第2期总第17期7 相关热振事件的4份藏文历史档案 (4件)相关热振事件的老照片 (9件)《蒙、满文历史档案》乃琼寺全宗档案定日宗桑珠拉康寺彩绘图2014年第1期总第18期8有关第十三世达赖喇嘛主持先后校刻《布顿文集》和《甘珠尔》木刻雕版的7件藏文历史档案 (7件)有关第十三世达赖喇嘛主持先后校刻《布顿文集》和《甘珠尔》木刻雕版的老照片 (8件)《会供仪仗彩绘长卷画》与《会供仪仗法器簿册普贤珍宝藤》(上、下卷)木质档案西藏历史档案装具:蒙古皮箱2014年第2期总第19期9相关乍丫大小活佛事件的5份藏文历史档案 (5件)相关乍丫大小活佛事件的老照片(8件)寺规戒律档案《第二任策默林摄政阿旺强白楚臣颁给策默林的寺规戒律·严整金轭》达隆寺全宗档案西藏历史档案装具:彩绘竹筒2015年第1期总第20期10西藏甘丹颇章地方政府建立初期固始汗颁发的铁券文书及其复核印签的8件藏文铁券文书 (8件)《噶厦噶准簿册》系列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洛桑赤列伦珠确吉坚赞年幼时的老照片(10件)贵族世家拉鲁全宗档案西藏各种传统藏文字体书写文具2015年第2期总第21期11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颁发的8件藏文铁券文书及1件寺规档案 (1645—1680)(9件)各种老照片(10件)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颁发的铁券文书贵族世家夏扎全宗档案原布达拉宫僧官学校学生书法考试卷连单2016年第1期总第22期12西藏甘丹颇章地方政府的历任第司颁发的8件藏文铁券文书(1643—1694)(8件)各种老照片(10件)《新版佛教〈甘珠尔〉木质雕版收藏之地哲布顶甘珠尔佛殿志书·明镜》功德林全宗档案西藏历史档案保存方式:插袋2016年第2期总第23期13有关第五世热振活佛及其拉萨驻锡地锡德扎仓的7件藏文历史档案 (1852—1940)(7件)有关第五世热振活佛及其拉萨驻锡地锡德扎仓的老照片 (9件)《适用于高贵之人佩戴珍宝服饰之簿册·杜鹃歌音》无木鼠年总管噶厦编制的《甘丹颇章政府的官员品级簿册·珍宝珠串》2017年第1期总第24期14 有关雍和宫藏文档案9件 (9件)各种老照片(7件)五种版本《四部医典》及其文献价值无热振摄政印章图文2017年第2期总第25期

序号 专题档案 (件数) 老照片 (件数) 精品档案 全宗档案 封底档案 期数15有关策默林摄政及策默林拉章的11件档案(1824—1954)(11件)各种老照片(9件)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公文书信尺牍范典系列档案 (上)噶厦全宗档案(藏文)十三世达赖喇嘛行帐全图2018年第1期总第26期16甘丹颇章地方政府时期的8件甘结档案(1808—1907)(8件)各种老照片(7件)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公文书信尺牍范典系列档案 (下)译仓全宗档案(藏文)达赖喇嘛行帐全图2018年第2期总第27期17《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蒙满文档案精选》(专刊)无无无无2019年第1期总第28期18近代西藏相关徭役赋税的7件藏文历史档案西藏和平解放后的老照片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全宗档案习近平总书记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题词贺匾2019年第2期总第29期

(四)国内外其他机构保藏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历史档案及其编研情况

从国内来看,除了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外,拉萨、日喀则、山南、昌都、阿里、那曲、林芝等地市的档案馆馆藏有约24.05万件 (卷、册)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藏文档案①根据西藏自治区档案馆业务指导处记录的各地市档案馆馆藏的历史档案上报数据进行的统计。,但未形成相关的出版成果;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西藏博物馆、拉萨市政协、区文物管理会、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和资料信息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展览馆,以及西藏各大寺院等除了收藏有这一时期的实物档案外,也藏有一些文书档案,但具体内容不详,也未有相关内容的出版物。据相关资料记载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西藏和藏事档案目录》(合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年;华林:《藏文历史档案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4—225页。和郭美兰介绍③郭美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西藏及藏族历史档案概述》,《历史档案》2003年第1期。,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有涉及西藏及相关地区的满、汉、藏文历史档案共3万余件(册)。其中,藏文档案有300余件,包括敕书、札文、咨文、呈文、奏书,作者多是地方宗教首领、地方官员、大小土司,内容包括宗教事务、地方政务、军事防备、六世班禅额尔德尼晋京朝觐等内容。这些藏文档案大小不一,文书形式各异,装帧精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时间始于康熙四十六年 (1707),止于光绪二十六年 (190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其他单位合作,提供利用了一些藏文档案。其中,与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等多家单位合作于1994年出版的《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中提供了藏文档案;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作于1996年出版的《六世班禅朝觐档案选编》中提供藏文档案31件;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作于1999年出版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西藏和藏事档案目录》(满、藏部分)中提供藏文档案目录293条;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合作于2000年出版的《清初五世达赖喇嘛史料选编》中提供藏文档案2件。

此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及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的档案馆、博物馆、寺院等地方都藏有清代形成的关于甘丹颇章政权时期藏事的档案。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西藏和藏事档案目录》(合译);华林:《藏文历史档案研究》,第220、221、225—226页;《青海省档案馆所藏西藏和藏事档案目录》(合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年;《四川省档案馆所藏西藏和藏事档案目录》(合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年;《甘肃省档案馆所藏西藏和藏事档案目录》(合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年。关于藏文文书档案的收藏情况,据相关资料记载,青海省档案馆藏有少量藏文档案;②《档案学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632页。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档案部门保存的关于甘丹颇章时期的档案共有32件,其中,康定档案馆保存了30件,色达县档案馆1件,甘孜州档案馆1件,最早档案是康熙三十一年 (1692)的。所存档案有政令、法令、规章制度等政法类,有明正土司衙门形成的地租收入账和支派或免除乌拉差役等经济类,有保护僧侣、维护寺院利用、保护信教群众的布告等宗教类,以及泥石流造成的灾害记录等;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拉卜楞寺保存有自建寺以来形成的历史档案,主要有政务档案、册文、印鉴、寺规、章程,以及反映财会经济的布施、募化簿册、寺院财产权属、占有情况、法会开支、各种差役摊派、捐款等。③华林:《藏文历史档案研究》。云南省松赞林寺藏有两份1708年形成的记载了松赞林在中甸地区享有特权的藏文绸缎书。④同上。以上单位收藏的相关档案数量少,也未有相关内容的出版物。从冯明珠介绍的情况来看,⑤冯明珠:《台湾地区所藏 “西藏档”》,《中国藏学》2000年第2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定量的关于这一时期藏事的档案,但其中未述及是否有藏文档案。

从国外来看,1959年西藏发生叛乱后,一批藏族流亡国外,也带走了许多珍贵的藏文历史档案,存放在印度 “西藏文献图书馆”。⑥华林:《藏文历史档案研究》,第231页。印度国家档案馆保存有英国侵略西藏的档案,也有用藏文写成的档案。⑦《档案学辞典》,第643页。美国、英国、法国、俄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瑞典、尼泊尔、蒙古等国家也藏有一些档案,⑧华林:《藏文历史档案研究》,第230页。具体文化机构有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法国国立图书馆,日本大谷大学、大正大学、东洋文库以及一些个人的收藏等。⑨同上,第231页。但具体属于甘丹颇章时期的藏文档案数量并不明确。

二、有关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历史档案编研的个人著作和论文成果概述

除了以上提到的相关编研机构的编纂成果外,也有一些个人编著和研究了这一时期的档案并发表了一些成果。以下分个人编著成果和个人研究论文成果两个部分进行叙述。

(一)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历史档案个人编著成果

由恰白·次旦平措主编的《西藏重要历史档案资料选编》[10]恰白·次旦平措主编:《西藏重要历史档案资料选编》(藏文),拉萨:西藏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于1991年,搜集了拉萨市政协、西藏自治区展览馆、区文物管理委员会、西藏社会科学院和档案馆等单位保存的历史档案。其内容共分为4个部分:主要针对西藏历代印章、乾隆五十七年所颁告示、驻藏大臣治藏相关文书、各地活佛世系等内容进行收集;扎西旺堆编的《西藏历史档案公文选水晶明鉴》①扎西旺堆编:《西藏历史档案公文选水晶明鉴》(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年。选取了关于法规等方面的文书进行汇编。作为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历史档案汇编,以上两部编著为西藏历史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档案资料。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原西藏地方政府噶仲诺杰朗巴·旺堆次仁于1888年编著的《书信常识》②噶仲诺杰朗巴·旺堆次仁:《书信常识》(藏文),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6年。,是对旧式公文书信内容的写法、外观形式结构和格式所做的各项规定的归纳。内容主要针对具体机构和行文对方的身份职业和官员品级的不同,对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等不同行文的载体的材质、字体形式、形制特点、折叠方式、封题格式、蜡封尺度、印戳钤盖、捆扎方式等的不同规定,以及公文的标题、起始的称呼、修辞,正文的写法、用语、收尾方式等公文独有的书写格式和程式的不同规定等内容进行的叙述。该书对于了解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公文档案的行文方向、行文对象和行文双方的尊卑等各种关系,以及了解当时的文书档案文化制度,形成档案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等内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此外,毕巴米旁达瓦的《书信常识及其实例》③毕巴米旁达瓦:《书信常识及其实例》(藏文),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83年。、强央钦则的《钦则书信集》④强央钦则:《钦则书信集》(藏文),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年。、嘎玛坚参的《书信格式》⑤嘎玛坚参:《书信格式》(藏文),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3年。也是对旧式公文书信内容的写法、外观形式结构和格式所做的各项规定的归纳,实例多,内容大同小异,但从公文各项规定归纳的全面性、详细程度来看,作为噶仲的诺杰朗巴的《书信常识》更全、更细、更原始。

冷文·白玛格桑编著的《原西藏地方政府公文用语选编》⑥冷文·白玛格桑编著:《原西藏地方政府公文用语选编》,西藏人民出版社,2011年。,归纳和收集了相关西藏档案的各种用语词汇。该作者曾担任过原西藏地方政府宗本,了解并熟悉西藏的档案术语。该书对于了解当时的文书用语、各机构之间文书的呈递方式、文书书写方式,以及甘丹颇章政权时期与档案相关的一些政府组织机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罗布的《甘丹颇章地方政府的法规文书、寺规戒律及誓约文书汇编》⑦罗布编:《甘丹颇章地方政府的法规文书、寺规戒律及誓约文书汇编》(藏文),民族出版社,2008年。、才让加和才让多吉汇编的《西藏历代法规档案选编》⑧才让加、才让多吉汇编:《西藏历代法规档案选编》(藏文),西藏人民出版社,2016年。、索朗才仁主编的《藏族历代法典》⑨索朗才仁主编:《藏族历代法典》(藏文),民族出版社,2004年。均从相关出版物中搜集选取了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相关法规文书、寺规戒律、誓约文书进行汇编,为集中了解这一时期的相关文书提供了便利。华林的《藏文历史档案研究》作为基础资料,对于大概把握研究档案史基本思路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从内容上看,该书对于历史文书、历史档案、古籍的叙述过于笼统,概念理解模糊,档案原件素材寥寥无几,未能直接针对藏文历史档案进行分析。廖祖桂、李永昌、李鹏年编著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版本考略》[10]廖祖桂、李永昌、李鹏年编著:《〈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版本考略》,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对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公布的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这一章程档案进行了专题研究。

(二)有关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历史档案的论文成果

通过查找搜集2019年年底之前发行的《中国藏学》《西藏研究》《西藏大学学报》等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藏文学术期刊发表的关于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历史档案的研究性文章,共有19篇藏文文章;以中国知网上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基础,搜索包含藏文历史档案、藏文档案的主题、关键词、篇名,共查找到46篇汉文文章。除去非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历史档案的研究文章,以及学术性不强的杂志发表的文章,计为28篇,内容包括关于藏文档案的挖掘、整理、利用、翻译、数字化、管理、文书种类等。从以上相关文章来看,20世纪80年代共有5篇,是对档案挖掘、整理,以及有关自然灾害、制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90年代共有9篇,主要是关于自然灾害、文书格式、开发利用、档案翻译等方面的文章;其余均为21世纪以后的文章,内容涉及传承、管理、开发、翻译、文书档案案例分析、历史档案的数字化建设等。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中未查找到相关论文,但从相关民族院校的博士硕士藏文论文中查找出1篇题为《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历史档案研究》的博士论文,是专门就这一时期的藏文历史档案进行研究的。

上述文章,内容基本涉及以下5个方面:一是档案管理制度方面;二是档案文书种类的研究;三是关于专题档案的文章;四是关于档案翻译的文章;五是综述和综合类的文章。关于档案管理制度方面的文章主要对于甘丹颇章政权时期档案的存放和保管方式、文书书写和载体格式的各项规定、档案保管机构、文书管理阶段的各项制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关于文书档案的种类方面的文章主要从档案的性质、用途、载体、格式等角度就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铁券文书、丹书克、奏书等行文文书进行了研究;关于专题档案的文章主要对甘结档案、军事档案、自然灾害档案、寺规戒律、清册、法规档案等某一种专题档案种类或一份专题档案进行研究;关于档案翻译方面的文章主要就公文档案的标题、正文、用语、书写格式等方面对如何抓住藏文档案特色进行汉译的问题进行研究;综述和综合类的文章主要对于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历史档案的管理制度、保管情况、传承和现状、数字化,以及基于某种历史档案对其他文化领域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查和研究。此外,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的馆刊《西藏档案》曾陆续发表过一些相关西藏历史档案的文章,作为内部刊物,此次暂未纳入分析。

从文章的数量来看,关于档案研究方面的文章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研究总体呈现缓慢增长趋势,文章发表量在21世纪初有了显著增长。从内容上看,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文章以探讨档案的价值、开发、挖掘为主调,兼有文书档案、专题档案叙述,但数量寥寥;到了21世纪初,数量逐渐增多,内容趋于丰富,探讨的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档案的开发、挖掘,档案价值、利用等,而是对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种类,以及对文书档案、印章、专门档案、西藏历史档案的整理和研究情况等个案和整体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研究的深度、广度,文章的质量都有了不断提高。这种提高得益于藏文档案研究必要的软、硬件的日益完备,以及藏文档案研究环境的日益成熟,随着越来越多档案的公布及社会对档案的重视和关注度的增加,档案的研究工作总体呈现出逐渐发展的态势。

结 语

本文主要对1959—2019年期间国内外保存有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相关历史档案的机构对该文献的收集、整理等情况及其编纂成果,以及个人编研著作和论文成果等进行了大概的梳理和考察,重点对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的历史沿革、利用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档案取得的编研成果等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从考察情况来看,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对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历史档案所做的编纂工作一直在持续进行、不断深入拓展,编纂成果不断增多;从编纂内容上看,呈现多层次、多形式、致力于服务社会的发展态势。从成果形式上看,排印、影印相结合,呈现出积极发展、完善的活力,社会效益突出。从个人研究的类别和内容上看,对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档案种类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发表的文章内容多倾向于对某一种管理制度或某一种档案种类的介绍,研究深度和宽度不够,对于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独特的档案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来源、形成、影响,以及档案文书种类的具体分类、历史渊源、形成过程、文化特点等进行分析梳理和探讨的较少。因此,宏观来看,目前关于甘丹颇章政权时期的档案整理、研究的出发点多为利用档案,发表的文章也多是从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的多是其实用价值,而利用档案学、文献学、历史学、文化学、宗教学等交叉学科的宏观视野,对历史档案自身的文化进行分析和深入研究的极少。希望学界今后能以这些学科方法为指导,利用这一时期的原始档案和已有研究成果,对甘丹颇章政权时期历史档案的管理制度和文书种类、专题内容档案等进行全方位的关注,产生一批具有较高研究水准的论著。

猜你喜欢
藏文西藏自治区政权
党的七大擘画建立新型国家政权的蓝图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18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送文艺下基层演出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布达拉(2020年3期)2020-04-13 10:00:07
黑水城和额济纳出土藏文文献简介
西夏学(2019年1期)2019-02-10 06:22:34
我与西藏歌舞团——写在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成立60周年之际
2016年西藏自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表
“双联户”西藏自治区基层组织形式的创新
藏文音节字的频次统计
现代语境下的藏文报刊
新闻传播(2016年17期)2016-07-19 10:12:05
太行山第一个苏维埃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