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丽娜,李文娟,林秀
肾细胞癌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肿瘤,约占所有癌症的2%~3%,其中T1a 期被定义为小肾癌(small renal masses,SRM),即肿瘤最长径线≤40mm。肾部分切除术为临床治疗SRM 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因术中阻断肾动脉,可能对保留的肾单位造成功能损害。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在临床得到应用,具有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保留肾功能等多种优势,同时也为SRM 的治疗提供多一种选择。本院对2016.01 ~2020.12 收治的22 例SRM 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RFA 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
对2016 年01 月至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22 例SRM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取超声引导下RFA 治疗方案。纳入标准:均符合2020 年版欧洲泌尿协会《肾癌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关于肾细胞癌的诊断,且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年龄超过18周岁;确诊为T1a,即肿瘤最长径线≤40mm;有射频消融治疗指征;均为单侧病变;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疑诊或确诊为静脉瘤栓;凝血机制异常者;合并严重的其他器官功能衰竭无法耐受麻醉或手术者;近期接受重大手术治疗者;意识障碍患者;伴精神疾病患者。其中男15 例,女7 例;年龄32 ~83 岁,平均(59.66±5.13)岁;肿瘤最长径线12 ~40mm,平均(22.51±3.69)mm;肿瘤个数为29 个;病变部位:左侧10 例,右侧12 例;肿瘤类型:2 例为一侧肾癌根治术后孤立肾肿瘤,1 例为希佩尔·林道综合征(Von Hippel-Lindau disease,VHL 综合征),19 例为其他类型肾肿瘤(肿瘤复发、转移、合并其他类型肿瘤等)。
22 例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RFA 治疗。①术前准备:术前积极控制患者的血糖、血压,纠正酸碱及电解质紊乱,加强营养支持。术前告知患者超声引导下FRA 治疗的优势、流程及风险等,并进行泌尿系彩超+超声造影或双肾CT 平扫+增强+三维检查以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生长方式、肿瘤血流情况、与周围重要器官的结构关系等,标记最佳的穿刺点,并制定最佳的进针消融穿刺途径。②消融过程:患者取健侧卧位;予静脉镇痛,同时于穿刺点及穿刺途径予10g/L 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利用尖刀片于穿刺点进行穿刺,切口长约3mm,经切口置入射频针。腹腔镜下则是在穿刺好操作孔、建立气腹、置入套管针后进行腹腔探查,并借助超声刀对脂肪组织进行充分游离,充分暴露肾脏肿瘤。借助超声进行观察,将射频针经穿刺途径进行穿刺,直至尖端到达肿瘤中心部位;开启冷循环泵、射频发生器,对肿瘤细胞进行RFA 治疗,针尖温度维持在16℃~20℃范围。肿瘤最长径线<30mm 者,RFA 治疗12min;肿瘤最长径线≥30mm 者,RFA 治疗24 ~36min。随后局部温度可升至60℃,杀灭肿瘤细胞。术中超声显示肿瘤及其周围出现高均匀回声,且范围不再增大,提示肿瘤已消融完全,可结束治疗。治疗结束前调节输出功率,将针尖温度维持在90℃~100℃,持续10s。③术后处理:术后予局部压迫伤口;腹腔镜下创面止血、缝合。术后予常规抗感染、止血等治疗。
消融效果评价。术后定期进行随访,行CT 增强扫描和超声造影检查,评估消融效果:①消融成功:超声造影显示消融区有完整的无造影剂灌注区,或CT 增强扫描显示消融区CT 值升高<10Hu;②消融不完全:术后1 个月内随访检查提示消融区有肿瘤组织残留;③消融失败:因各种原因未能顺利完成消融;④消融术后复发:术后至少1 次提示消融区无残留后,再次随访发现消融区有造影剂灌注,或提示消融区有血供,或CT 值升高≥10Hu。观察消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水平变化。肾功能指标测定:于术前(术前1d)、术后(出院时)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2mL,进行离心处理后获得血清,采用罗氏 Cobas 8000 C702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的检测。
以SPSS21.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 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例患者中,均顺利接受RFA 治疗。其中消融成功的有19例,成功率为86.36%(19/22);消融术后复发的3 例,复发率为13.64%(3/22)。消融时间12 ~36min,平均(17.05±5.16)min;术后住院时间1 ~9d,平均(3.41±0.89)d;术后并发症:2 例腰部或下腹部疼痛,1 例高钾血症,2 例皮下气肿,总发生率为22.73%(5/22)。
手术前后,患者血清Scr 水平及尿BUN 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 >0.05),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肾功能指标检测水平的比较[n=22,(x±s)]
SRM 多为偶发,缺乏特异性症状,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水平的升高,其检出率也有所上升。由于多数SRM 属于高、中分化肿瘤,转移率较低,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术切除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肾脏切除术是治疗肾脏肿瘤的金标准,其中肾部分切除术是指对肿瘤及其周边组织进行部分切除,保留部分正常肾脏,可有效根除发病组织,但由于术中血流阻断操作可对肾功能恢复情况造成影响,故临床上积极探索其他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RFA 主要是利用无线电波产生特定频率的电流,对肿瘤组织产生热效应,使得肿瘤细胞发生蛋白变性、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消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本研究中22 例患者均顺利接受超声引导下RFA 治疗,其中19 例(86.36%)消融成功,3 例(13.64%)术后复发;消融时间(17.05±5.16)min,术后住院时间(3.41±0.89)d,提示该疗法可取得较好的疗效。RFA 最初应用于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疗效佳、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势,后逐渐在肾肿瘤、肝肿瘤、乳腺肿瘤等肿瘤直径较小病例中得到良好的应用。但目前RFA 治疗SRM 在国内外临床上尚处于探索阶段,近年来有较多的报道证实超声引导下RFA 治疗SRM 效果显著,相较于肾部分切除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并达到与该手术相当的疗效,具有安全性高的优势,且能够更好地保留肾脏功能。张宏伟等研究结果显示RFA 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肾部分切除术组,提示RFA 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优势;RFA 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肾部分切除术组,提示RFA 可降低手术创伤;RFA组术后并发症(出血、肠梗阻、切口感染、其他)总发生率为3.33%,低于肾部分切除术组15.00%,提示RFA 具有并发症少的优势。本研究还发现,术后患者血清Scr 水平及尿BUN 水平与术前对比无显著差异,提示RFA 不会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显著影响,进一步证实该疗法的安全性。但目前多数研究为单中心小样本的回顾性研究,RFA 治疗的适应证、具体实施方案等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故还需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综上所述,对SRM 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RFA 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同时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小,但仍存在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的情况,还需加强该方面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