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教学“两偏差”现存问题
统编版语文教材课后习题是各课教学目标的外现,是指导学生学习的路标,也是教师备课上课的重要抓手。在统编版语文教科书课文后,“说一说”“讲一讲”之类练习题真不少。如,《开满鲜花的小路》课后习题二:“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看看课文插图,仿照例句说一说。”此类“说一说”“讲一讲”课后口头习题一般教学存在两种偏差。
一是认识偏差。一般教师重笔轻口,未能认识口述题内在价值,以为可有可无,甚至放弃,导致教学目标落空。其实,听说读写,“说”是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对学生语感形成、整体把握课文等意义重大。引导学生表达所想能启迪思维,也能培养其学习和人格自信。
二是实施偏差。“说一说”“讲一讲”侧重口语发展,书面测试考不着,因此,课上虽有“说一说”“讲一讲”环节流程,但处理简单,仅作序数式一二三的短语作答,易于走过场,未能作为锻炼口语表达、积累语言、舒展思维的重要途径而予以精致化兑现。
二、把握教材“三表达”设计意图
遇到这类练习,教师首先要思考,其设计意图是什么。如《找春天》课后第一题“说说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笔者理解:该项练习主要让学生用文中的语言表达。联系该课第三题“选做: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仿照第4—7自然段或第8自然段说一说”可见这类口述练习间的勾连和梯度设计。
规划“说说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就会延伸两点:一是从哪幾方面说;二是用什么样句式说。前者是要知道课文写了春天哪些景物,当然学生一读就能明白,关键在于后者怎么说。如果学生仍用学习课文前的话作答,那课文样例表达就白搭了。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接纳文本语句表达学说话。
当学生说“小草发芽,野花开了……”时,教师要引导他们用第4—7自然段语句说“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当学生简略地说“喜鹊、杜鹃叫了,桃花、杏花开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第8自然段的语句说“春天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以体验生动形象的拟人化表达效果。
梳理归纳语文教材“说讲类”课后习题,大致分为三种。
1.整体感知,完整表达。统编版二下第五单元《小马过河》课后题二:“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讲讲这个故事。”第七单元《蜘蛛开店》课后题一:“朗读课文。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第八单元《羿射九日》课后题二:“根据表格里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这些课后题借助词语、示意图、表格等拐棍讲故事,强调完整表达,对应课标第一学段“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的口语交际目标。
2.迁移运用,规范表达。《开满鲜花的小路》课后题二:“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看看课文插图,仿照例句说一说。”《四季》课后题二:“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这类“仿照说”题,其样例在句子或段落构成上显出特点,可作为学生迁移运用、积累语言素材、规范表达的范例。
3.多元开放,创意表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后题三:“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彩色的梦》课后题一:“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彩色铅笔画出的梦,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类课后题趋向开放、多元,有利于多角度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创造性表达能力。
三、探索课堂“四个好”实施举措
1.搭建好支架。为了促进学生说好,就要把要说的内容化为一个个支架,明确“说说”的架构线索。搭建支架可以用图片、关键词句,也可以用表格、序号或示意图等。比如,《邓小平爷爷植树》课后“借助插图,说说邓爷爷植树的情景”,我这样搭建练说支架。
首先,请学生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笔圈出写邓爷爷植树所用动词,思考动词用得好在哪里。学生会圈出“挑选”“移入”“挥”“填”“扶正”等词。讨论理解“移入、扶正”,写出拿树苗时的小心;挥锹填土的“挥、填”,写出动作的有力。
其次,将这些动词连贯排序,试着说说邓爷爷植树的情景,进而理出:挑选树苗→移入树坑→挥锹填土→扶正树苗。
继之,提示说的时候,把文中修饰动词的词语和邓爷爷说的话加进去,追求更生动。于是学生改说:精心地挑选、小心地移入……
最后,引导看文中插图,插图画的是邓爷爷给树苗浇水,但课文却没有写到。请学生说话中关注插图细节,扩展口述,完整地说说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2.朗读好课文。完成课后“说讲题”,应要求高于未学课文前的日常表达,重点关注“怎么说”“怎么讲”。要留意课文中词语组合和搭配、句子的选择和组织等。促进课文语言融入学生语言,唯一的办法就是朗读。如果“说一说”“讲一讲”是输出,那朗读就是输入和储存。要把课文的规范词句输入学生的语言仓库,最大限度地丰富其语言经验。朗读好课文则是“说一说”“讲一讲”的前提。
比如,《乌鸦喝水》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其中“到处”一词内涵丰富,它可以是哪里呢?去掉这个词,再读一读,又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和比较,使之发现课文中语言的规律,内化为自身语言。这样,在说、讲中,学生才会信手拈来,自然流淌,脱口而出。
3.创设好情境。《“贝”的故事》是一篇很有意思的识字课文,简短介绍了“贝”字由来、演变及发展。《“贝”的故事》课后题一:“朗读课文。给家人讲一讲‘贝’的故事。”讲故事时可以设置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老师扮演妈妈,学生扮演孩子,师问引答:①孩子呀,今天语文课学了哪篇课文?“贝”字是怎么来的?②以前的人把贝壳当作什么?为什么呢?③哪些字是“贝”字旁?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游戏情境的创设,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口述中,有利于学生“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
4.制订好标准。每一次“说一说”“讲一讲”后,学生一定要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表达能力,因此,要以评价标准作为牵引,引导学生在学习上爬坡前行。首先,对语言表达教师要针对每一课,制订具体训练标准。《大自然的声音》课后题:“填一填,再说一说课文写了大自然的哪些声音。”这是要求作简要提纲式口述。《小马过河》课后题二:“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讲讲这个故事。”这是要求学生用上课文提供的四组词语,作出文学的表达,讲述好童话故事。其次,教师要关注说话中新认识的生成和自信心生长。《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题:“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说你的感受。”我们要关注正面导向,同时,要注意学生表情、体态语言等,以培养其大方的表达自信和人格自信。
[人物名片]
巫新秋,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副校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第四批“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京市第二批基础教育专家培养对象,南京市第三批、第六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扬州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发起主持特色课程“巫婆讲故事”“小学生作文自能评改”。应邀到北京、上海、浙江、河南、青海、陕西等省市上课讲座50多场次。在《人民教育》等刊物发表文章70多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11篇,作为省市级课题主持人、核心成员的项目有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