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朱雨
诗歌鉴赏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面对试卷上的诗歌鉴赏题,学生未读先惧。在微课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笔者以为如果能有效运用微课作为诗歌教学的辅助手段,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将会得到极大提高。
一、初中阶段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堂教学以應试为主
面对中考升学压力,在日常教学中诗歌鉴赏偏向于应试。学生能很快找出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但不能结合文本进行具体分析。以《送友人》为例,学生能指出“萧萧班马鸣”化用诗句以景融情,但是不能形象地表达离群之马的悲鸣在这句诗中起到的渲染作用。学生死记答题模板,硬套表现手法的赏析方法不利于其审美能力的提高。这和课标中所要求的“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是相悖的。
(二)学生与文本之间缺少共鸣
在学业压力下,孩子的生活、学习在大多数时候局限在四四方方的教室内。他们缺少生活经历,也缺少情感体验,面对或是陶醉自然后,或是经历人生起落后作者写出的诗句,学生往往难以产生共鸣。曹植的《梁甫行》中写道:“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生活在高楼大厦中的学生对狐狸、兔子的印象更多地停留在图片中呈现的可爱模样,他们很难想象居住在荒山野岭中,时有野兽出没的生活是何等悲凉。这就造成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隔阂。
(三)教师讲解按部就班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首古诗的讲解大致包括导入、作家生平、朗读感知、重点赏析、主旨归纳、同类比较这几个环节。一节课中,大概只有20分钟是用于对诗歌文字的咀嚼品味的,这其中还要包括很大一部分教师讲解的时间,能完全留给学生感悟品读的时间少得可怜。学生鉴赏能力提高缓慢,长此以往,学生畏难情绪累加,最终不利于深入理解和品读诗歌。
二、语文教学中的微课使用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遵循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只有恰当运用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在微课设计和使用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注意点。
(一)转变观念
一节微课很多时候只呈现一个知识点,这就导致教师容易把微课简单理解为某一课堂环节的呈现。这并不符合微课诞生的初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面对面直接交流的,而微课是借助于信息技术,通过电脑、手机等媒介呈现给学生的。如何进行师生间有效互动,是一节优秀微课必须解决的问题。比如《钱塘湖春行》一诗,我们在进行微课设计时可以重点讲解作者的游踪。以钱塘湖实景的图片制作游览地图,重现作者游览的场景,这样既能明确游踪,又能直观地让学生感受游玩赏景的趣味。
(二)提升制作技术
浏览网络上的微课资源,大多是演示文稿加人声的形式录制的。这种微课对录制软件要求低,操作简单,但是常以教师讲解为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本质上与“满堂灌”的课堂没有差别。微课完全可以借鉴互动视频的制作方法,设置一些互动选项,让学生一边听讲解,一边进行学习反馈,以此丰富微课的内容。
(三)寻找恰当时机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微课使用的时机。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段微课,需要考虑微课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我们可以在理解文章主旨时穿插一段讲解写作背景的微课,但是如果微课时间过长,为理解文章主旨所营造的课堂氛围就有可能逐渐消失,反而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升华。
三、微课视角下的意象分析法
结合诗歌教学现状和微课使用注意点,笔者就如何利用微课辅助课堂教学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一)衔接:建立物象与情感间的联系
解读诗歌,我们常用意象分析法。所谓意象,用袁行霈先生的话说就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我们可以录制10节左右5分钟的微课,讲解一些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帮助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掌握诗歌中常见景物与情感之间的联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以“明月”意象为例。我们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床前明月光”导入,先请学生回忆哪些诗句与例句一样,借明月抒发思乡之情。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明月会触发思乡之情。范例的答案可以多种多样。如明月与中秋有关象征团圆,又如圆月的形状可以象征团圆,还如各个地方的人可以共赏明月等。目的是在启发学生思考明月这一景物是如何与人的感情产生联系的。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明月除了能与思乡挂钩,还能与哪些感受相联系。此处应提供尽量多的可能性,帮助学生理解物象特点与人的情感之间的联系。教师提供的范例中还应结合诗句以帮助学生理解明月作为一个意象在诗歌的情感表达中起到的作用。
通过这样常见意象的学习,学生在进行诗歌意象分析时将有一个参照,使诗歌鉴赏有例可循。
(二)延伸:细化对意境的品味
了解了什么是意象,下一步就要解决什么是意境。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写道:“意境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在教学中,受限于课堂环节的完整,对意境的品读往往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而在微课教学时,我们可以抓取关键意象,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对其有所了解后再进行诗歌赏析。
以《雁门太守行》中“霜重鼓寒声不起”为例。这里的意象有“霜”和“鼓”,围绕“霜重”,在微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呈现秋霜的图片,以互动视频的形式让学生选择对图片中秋霜最恰当的描写句子,然后与诗句中的“重”字比较有何异同。对于“鼓”这一意象,诗句突出了两个特点:寒和无声。讲解时,教师可以播放击鼓的视频,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鼓面发声时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声不起的原因。学生自然能明白是霜厚使鼓面不能振动。“寒”字的第一重作用就显而易见了。它与“霜重”呼应,突出天气寒冷。此时教师再呈现一段低沉鼓声的音频,启发学生体会“寒”的第二重作用。低沉的鼓声、寒冷的天气使战士内心感到压抑寒冷,而这就是由意象营造出的意境。
(三)阶梯:将诗歌画面具象化
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写道:“一首诗从字面看是词语的连缀,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则是意象的组合。”因此,意象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就是我们解读诗歌的切入点。借助新媒体技术我们可以还原整体环境,为想象力较弱的学生提供帮助,启发他们体会诗人妙用的字词和意象。
以《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为例。在设计微课时,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诗句中的景物,然后用一页白色的画布,让学生把景物(图片形式呈现)放置在合适的位置。诗歌中的景物层次就很明显了:月在上,水在下,水边是沙,中间是朦胧的雾气。在此基础上,我们就能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要用两个“笼”字,而不直接说“江月浓雾笼沙水”。
笔者以为,在现行教学环境中,微课并不能取代课堂教学成为初中教学的主流手段。我们可以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相应微课进行能力提升。诗歌教学是如此,其他教学也是如此。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开发区晨曦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