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庆
[摘 要]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心理成长和发育的黄金时期,而道德与法治正是培养小学生正确道德观念和思想认知的重要课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中,包含很多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是教育学生的优质资源之一。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德育更加受到大众的关注和重视,教师尝试着将情境体验式教学运用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有助于丰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方式,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关 键 词] 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情境体验式;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0-0047-03
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教学的“主场”,而是要发挥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的综合提高和发展。情境体验式教学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该情境中,深刻领悟和感受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内容,不仅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效能感,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简述情境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所谓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依照实际的教学内容来创设或者模拟其中的部分情境或者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机能获得全面提升。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将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运用其中,学生的思维会被有效地激发起来,有利于促进学生“逻辑”与“情感”的有效融合,能够让学生在形象生動的情境中获得切身感受,使那些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不再抽象,同时也会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引发深刻的思考。
二、将情境体验式教学运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常情况下,学生会在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同时接受教师的积极指点,如果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会促使学生产生很多的疑问。为了顺利地解决这些疑问,学生需要独立地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不断探寻问题的正确解答方法,明辨事物发展的规律,培养良好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拥有做事的主见和原则性,能够从自己的角度正确地分析事物和看待事物。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有限,但是,只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带领他们去思考、去创新,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就会对他们的智力开发和情感培养产生重要作用。
(二)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采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对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情境体验式教学能够有效地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的重视程度逐渐获得提升,同时也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方法。在整个情境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发挥着辅助的作用,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情境教学任务。另外,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全面地向学生讲解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理论知识,但是由于很多学生的年龄小、理解力有限,在理解教师的讲解内容时比较吃力,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应用情境体验式教学可以很好地改善这种现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解放
情境体验式教学,就是教师依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创设出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顺利地达到教学要求,实现教学目标。在情境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学生深入学习情境中,可以有效地理解所学知识,有效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学生具有一定的体验,才能真正明白所学知识的重要价值。由此可知,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相比,其优势是比较明显的,能够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四)有助于指导学生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情境体验式教学的目标追求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相关联,带给学生真实的学习感受和认知。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好自己的教学引领和指导作用,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身边发生的事情,激发和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情感,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除此之外,教师要真正理解和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构建起自己的认知思维和知识框架,引导学生有效夯实各方面的素质基础,为将来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有助于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展现出独特的成长特点,他们通常对周围的新奇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接受挑战,敢于积极尝试。将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学生的情感认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开展适当的讨论和分析,相互之间可以分享经历和看法,教师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适当地对学习内容进行延展,帮助学生构建起相应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可以与学生共同创设和展示教学情境。在情境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增多了,在一些问题的探讨中可以各抒己见,很大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有助于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情境体验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简述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真实状况
(1)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逐渐显现出来。学生处于教学中的核心位置,并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引导,指引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让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实现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从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师依然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依然将自己置于课堂教学的核心位置,树立自己在教学中的权威,对学生依然采用说教式的知识灌输,整个教学过程课堂氛围沉闷,难以有效激发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课堂教学的效率难以保证。(2)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学习,很多知识也可以掌握,在考试的时候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这种应试教学方式的最大弊端就是,学生通常是运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去掌握知识,单纯记忆书上的知识内容,而不会适当地变通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也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将学生的考试分数看得过重,而不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只会引导学生“死学”教材知识。依照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教师尝试将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多种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创建适当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将情境体验式教学法运用其中,最常用的方式是依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创设相关情境。详细来讲,就是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或者教学道具等,为学生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并引导学生深入该情境中,让他们认真地感受和体会,随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思考,进而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例如,在学习《学会沟通交流》的相关内容时,其中有一节的内容是学习“真诚坦率很重要”。通过该节知识的学习,学生认识到,真诚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有效化解双方存在的误解和矛盾。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坦诚交流的重要性,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出相关情境,向学生呈现两个朋友之间的对话内容,内容包含矛盾点和产生的意见分歧。教师可以首先邀请学生对呈现的内容进行现场演示,鼓励学生就其中的矛盾点和分歧进行有效沟通和化解,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和解决方式。学生通过这种课堂上的情境体验,经过问题的思考、解决过程,不仅使学生的语言能力、逻辑能力等得到了良好锻炼,同时还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锻炼和提升。另外,那些没有参与到角色扮演中的学生,其在观看的过程中也在积极地思考、探寻问题解决的办法。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如果自己真的遇到了那样的问题,自己会如何有效解决矛盾、化解冲突。由此可见,将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情境体验感受,同时还有助于引发其他学生的思考和感悟。这样就会让学生深刻地认知到,生活中进行真诚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并在日常交往中注重将真诚交流沟通落到实处,逐步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认真分享自身的体验感受
在开展情境体验式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注重为学生创建相关的教学情境,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鼓励他们将自己在情境教学中的体验和感受表达和分享出来,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培养起丰富的情感和认知,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推动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逐渐走向完善。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设置一些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让他们多表达自己,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例如,在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主动拒绝烟酒和毒品》这一章节知识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些小视频,让学生知晓沾染毒品和烟酒对我们身体带来的严重伤害。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烟酒和毒品有了一定的认知,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将自己观看视频后的感受和想法分享给小组成员。当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将自己身边看到的和经历过的有关喝酒、吸烟、吸毒等而造成身体伤害的事情讲述给小组成员听。比如,有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家人酗酒,造成酒精中毒的事情,最终只能到医院去救治,并落下终身的身体伤害。通过学生之间的深入交流,使学生对烟酒毒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借此时机,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正确引导,教育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牢牢坚持一定的做事原则和底线,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
(三)注重小组合作,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可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一些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感悟和体验。例如,在学习《我们是一个集体》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趣味游戏,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密切地合作才能完成任务。通过这种游戲的开展,不仅能引导学生建立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同时还有助于提升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四)借助学生的成长特点,有效解决教学问题
小学阶段,很多小学生渴望得到关注和认可,因此,他们通常具有较强的好胜心。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利用学生的这一成长特点去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例如在学习消防知识的时候,教师为学生创设火灾现场的情境,让几名学生分别扮演消防员、医生、伤员,通过实际操作如何灭火、如何进行急救,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救和急救知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情境体验式教学的重要价值,并适当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深刻感受和体验,及时进行探讨和分享,真正提升学生的认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惠珠.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9):78-79.
[2]蔡意治.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20(14):36-37.
[3]杨柏球.体验式教学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实践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23):54-57.
[4]闫卫卫,李梦晨.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J].知识窗(教师版),2020(7):117.
[5]周静.探究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途径[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6):194.
[6]陈燕月.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0(8):55.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