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
2021年底,《黑客帝国:矩阵重启》一经问世,就被广大观众指摘不止。从故事到镜头,无不被一一诟病。有一种说法实在过狠,认为它简直就是此前三部电影的重新剪辑。
其实大家的评价有些情绪化,因为我们忽视了一点:假如没有前三部的铺垫,那么这部影片还是值得一看的。我们之所以对它超级不满,其实是因为我们对此前三部影片无比喜爱。
这里需要简单科普一下前三部电影——《黑客帝国》(1999)、《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2003)、《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2003)。在这三部电影里,艺术家构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庞大无比的虚拟世界。整个故事和各种矛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展开的。
而《黑客帝国:矩阵重启》的情节基本上承接了第三部的故事:尼奥和崔妮蒂在“矩阵”中复活。本来尼奥已失去记忆,但总是有各种幻觉般的清晰感受,于是他開始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希望通过陈述困惑获得新生。继而尼奥又通过有颜色的药丸,再次进入某个场景,并遭遇了原本熟悉的墨菲斯。为了拯救崔妮蒂,为了拯救整个人类,尼奥必须做出他的选择……
《黑客帝国》系列影片,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崭新的虚拟世界。但事实上整个《黑客帝国》四部影片,包括一系列其他有关“虚拟世界”的电影,都源于1984年出版的一部科幻作品:《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
一般认为,科幻文学起源于1818年英国女作家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其后科幻文学以强劲的势头在美国禁止了“黄金时代”的高峰。不过在经历欧洲大陆的“新浪潮运动”十年之后,科幻文学颇有疲软的趋势。这时,也就是1984年,一部有关虚拟世界的科幻作品横空出世,它就是《神经漫游者》。
《神经漫游者》的作者是加拿大作家威廉·吉布森。Neuromancer这个词其实是一个自造的合成词,在小说中是一个网络中的数字智能。在这部作品中,作家构造了一个网络中的虚拟世界,第一次为读者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数字化未来。
紧接着,威廉·吉布森又创作了两部类似的作品:《康特·杰罗》(Count Zero,1986)和《蒙娜·丽莎超速档》(Mona Lisa Overdrive,1988),同样描述了虚拟世界的壮丽。后来,这三部作品被统称为“矩阵三部曲”(Matrix Trilogy)或“蔓生三部曲”(Sprawl Trilogy)。
而我们知道,所谓《黑客帝国》的原名,就是“矩阵”(Matrix)。
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及其他作品,开创了一个科幻文学的新时代。这种科幻流派,被称为“赛博朋克”(Cyberpunk)。有不少作家致力于这种科幻类型的创作,其中最有名的,除威廉·吉布森之外,还有布鲁斯·斯特灵、尼尔·斯蒂芬森等许多科幻作家。
所谓“赛博朋克”流派,就是指通过人机联网,让人的意识进入到网络世界的虚拟空间中,实现真正的数字化生存,近似于目前热炒的“元宇宙”概念的终极状态。
威廉·吉布森虽然没有参与黑客帝国的编剧工作,但为另一部“赛博朋克”科幻电影做了编剧——《约翰尼·耐莫尼克》(Johnny Mnemonic,1995)。在这部电影中,男主角就像一个行走的优盘,通过人机接口将信息注入脑中并亲身传递。
其实我们还可以溯源一下更早期的“元宇宙”思路。1982年,科幻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上映。影片中,主人公的游戏程序被盗窃,为了查明真相,他进入程序空间,经历了一番追逐厮杀……不妨分析一下这些情节,是否明显看出科幻电影《失控玩家》所致敬的东西?这是一部有史以来第一次运用电脑动画拍摄的电影,其中将电脑程序拟人化的手法为后世广泛借鉴,种种特色使得该片成为一代楷模与样本。多年之后,其续集《创:战纪》(2011)问世。
无论是《黑客帝国》也好,还是《神经漫游者》也好,都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大门,让我们对未来的数字化生存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考虑到如今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你一定会更加感慨这一未来距离我们已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