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林
摘要:针对高中劳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离身”“异化”“窄化”“弱化”“矮化”“浅化”等问题,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探索并形成了劳动教育的“乡村思路”及“三同”劳动教育课程。学校通过建构系统的劳动课程和重视学生价值体认,重建学生的劳动生活,彰显了劳动的真实性,把握了劳动的整体性,强调了劳动的育人性。
关键词:劳动教育;“乡村思路”;“三同”劳动教育课程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到,近年来一些青少年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当前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的确,现实中我国很多一线城市的高中,在劳动教育实施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离身”“异化”“窄化”“弱化”“矮化”“浅化”等问题。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师附中”)始终坚持“敢为人先、追求一流、崇尚卓越”的精神,提出“让学生深入社会接受更加深刻的教育”的教育主张,强调让学生走出学校、了解国情,尤其是让学生深入广阔的乡村天地,并通过参与各类劳动了解乡村情况,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明确责任担当。
一、新时代高中劳动教育“乡村思路”的实践与理论
华师附中秉持一贯的劳动教育理念开展劳动教育。早在1958年,时任校长王屏山就多次指出学校德育要突出抓好理想教育,解决教育的目的和方向问题,学校按照“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要求,广泛地在校内和校外开展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参加工农生产劳动。1984年,吴颖民担任校长,提出理想教育中最核心的就是政治理想教育和社会理想教育,要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社会体验中进行价值体认。因此,学校逐步恢复了学工和学农活动。1990年,在当地政府、村委会和村民的支持下,华师附中排除万难在清远市源潭镇大连管理区建立了乡村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当年就组织400多名师生到基地开展了为期10天的“三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乡村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了乡村生产劳动、生活体验、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自此,华师附中坚持到乡村实施“三同”劳动教育课程。2017年,姚训琪担任校长后,学校在传承中创新并凝练了 “自华教育”育人理念,丰富和发展了“三同”劳动教育课程。
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华师附中的劳动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实践基地和保障系统不断完善,探索并建立了“三同”劳动教育基地和“三方”协同育人机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持续更新、丰富,建构了理想信念课程、生产劳动课程、生活劳动课程、志愿服务课程和研究创新课程“五位一体”课程体系;坚持和完善以“三同”为主的劳动教育实施形式,编印了《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农村社会实践活动指南》;学生的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在各类评比中获奖或公开发表,参与劳动教育课程的学生不仅掌握了生活和生产劳动技能,还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初步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振兴乡村、报效祖国的情怀;《基于农村社会实践的“三三五”育人模式的创建与实施》荣获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在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基于“自华教育”育人理念和三十多年的乡村社会实践活动经验,融合整体主义生态系统论和具身学习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理论:强调身心参与,重在价值体认;立足生产劳动,系统构建课程;坚持以生为本,发挥主体作用。
(一)强调身心参与,重在价值体认
华师附中提出的“让学生到社会中去接受更深刻的教育”,有着整体主义生态系统论和具身学习理论的意蕴。作为劳动教育主体的学生应在真实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中进行深度交互,身体和心灵均真正参与各类劳动,并逐步得到有关劳动的体验和劳动价值的认知。
(二)立足生产劳动,系统建构课程
华师附中的“三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以生产劳动为主,将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志愿服务、研究性学习、理想信念教育等多个教育主题有机整合,系统地构建了理想信念课程、生产劳动课程、生活劳动课程、志愿服务课程和研究创新课程“五位一体”课程体系。
(三)坚持以生为本,发挥主体作用
华师附中“自华教育”育人理念的核心是“三自”——自我赋能、自主成长、自觉兴华。其中,自我赋能是育人动力,自主成长是育人路径,自觉兴华是育人目的 [1]。“自华教育”育人理念下的“三同”劳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需要,带着学生走出城市,深入乡村,其深层次目的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劳动技能、树立劳动观念、强化责任意识、激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担当志远、求真致知、创新尚美、自信坚毅”的时代新人。
二、新时代高中劳动教育“乡村思路”实践的特点与价值
劳动教育“乡村思路”实践的载体是“五位一体”的“三同”劳动教育课程。学生与农民一起生活并亲历家庭生活劳动和生产劳动过程,参与乡村公益服务和义务支教,参加社会调查活动。这使他们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并愿意劳动、懂得劳动,凸显了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在乡村开展劳动教育,更有利于培养作为未来乡村建设者的学生的乡土情感。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中收获知识技能的提升和行为习惯的改善,形成对乡村的认同感及投身乡村建设的劳动精神与品质。
(一)重建劳动生活,彰显劳动的真实性
一般的高中劳动教育局限于校内普通清洁劳动和校外农业基地劳作。脱离真实情境的劳动实践,缺乏丰富且真实的劳动体验,甚至使劳动教育被异化为观光休闲活动。华师附中在乡村重建了学生的劳动生活,建构了劳动教育整体主义生态系统,为学生参与劳动提供了真实的乡村情境,让劳动教育复归本真。它强调学生身体力行和知行合一,凸显劳动教育真实情境下的实践性,有效地解决了劳动教育的“离身”和“异化”问题。同时,学校充分开展以“三同”为主要形式的劳动教育课程,要求所有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乡村生活中零距离感受农民和乡村的真实世界,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丰富劳动体验、领悟劳动价值,在志愿者服务和社会调查中接触乡村社会的现实问题。这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灵均从中得到深刻体验与丰富收获。如有学生写下了如下感受:“未经历过稻叶赐予的刮痕的手臂,不会了解举起一碗饭需要多少力量;没紧握过镰刀的手指,触摸不到夾起一筷米需要付出多少汗水;不曾在稻田中、烈日下弯曲的脊梁,支撑不起中国农民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的精神——勤俭,支持不住农民千百年来的苦难艰辛与最朴实无华的默默付出……乡间生活并非只有隐士们的脱俗惬意,还有为一袋袋米折腰的枯燥和劳苦。”又如有学生在劳作一天后感到腰酸背痛,写下了这样的感受:“曾经随意浪费剩下的饭菜,把食物视作理所应当的我们,是否知道每一粒米饭都是那么来之不易?想到这里,我的内心不禁对农民这一职业产生敬佩,他们用自己的血汗与努力养活了全中国的14亿人,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奉献精神!我开始将食物视作神圣的劳动成果,去体会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
(二)系统构建课程,把握劳动的整体性
劳动教育既不能窄化为日常生活劳动或服务性劳动,也不能等同或泛化为上课等一切学习活动。得益于乡村真实、丰富和完整的空间环境,华师附中的“三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包含了理想信念课程、生产劳动课程、生活劳动课程、志愿服务课程和研究创新课程五类课程,体现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整体性,满足了学生成长的多元化需求,并融合了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教育。学生在乡村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有在农民家中做饭、打扫卫生和洗衣服等生活劳动,也有在田间地头收割水稻、采摘蔬菜瓜果、晾晒稻谷等生产劳动,还有组织通渠修路、改善村容村貌、义务支教等志愿服务劳动,甚至利用劳动空闲时间,分小组开展乡村社会调查和相应的课题研究。系统而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如有学生说:“我们和陈叔下田摘绿豆、浇菜摘菜、挖红薯,在陈叔家的天台晒稻、收稻。下田时,既有弯腰驼背的疲劳也有收获的喜悦,既有被虫蚁叮咬的风险也有技能的积累……一阵忙活后,我们回到陈叔家,点起炉灶准备做饭……鹅肉劏净,剁成块,加入南乳、耗油等搅拌均匀,锅烧热,放水后将鹅肉下锅炖煮数十分钟,一道焖鹅就做好了。将自己烧好的菜亲手端出厨房摆在桌子上,那滋味甭提有多香了。”又如有学生写下这样的感想:“听一位农民伯伯说,一袋稻谷大概一百斤,可卖175元。这一操场的稻谷正是他们一年辛勤劳作的收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农村稼穑不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一颗稻谷都凝结着农民辛勤的汗水,我深刻地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由衷地感受到反哺农民、发展三农的责任。”
(三)重视价值体认,强调劳动的育人性
劳动教育的实施既不能停留在知识和技能层面,又不能只重视劳动而忽视育人,而应该发挥劳动教育独特的育人功能与价值:不仅要让学生尊重和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而且要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三同”劳动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有机融合,既有前期的教育动员和国情乡情教育讲座,又有在乡村开展的“火线入团”讨论会,还有渗透理想信念教育的各类劳动和乡村社会调查。教师引导学生深刻地了解和认识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学生不仅更懂“三农”,而且还深化了对“三农”的情感、情怀与使命。这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撑,也有利于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如有学生写道:“在课堂上,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三农’问题,什么是乡村振兴战略,却从未想过乡村发展的现实情况。在这里,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只剩下年迈的父母务农,有些家庭还留下了年幼的子女。从事农业的,就只有这些老农民了。我渐渐地明白,电视里的大学生回乡创业,是为了什么。農业发展要靠什么?靠产业升级。产业升级要靠什么?靠知识。知识从哪来?从年轻人中来。我曾经想,大学生回农村耕田,这不是大材小用吗?现在我才知道,大学生回农村创业,对农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又如有学生在完成支教活动后写下了这样的感想:“望着孩子们做早操的背影,想到农村教育并不发达的水平,不禁有些担忧。我遗憾自己不能为他们做更多,唯愿自己能在将来有所作为,为‘小猴王’们的未来出一份力……华师附中的孩子离开了龙埗,但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却永远种下了,在将来的人生旅途上,不论走得多远,我们都会记得有一群需要帮助、需要向他们虚心学习的人——农民。”
三、新时代高中劳动教育“乡村思路”的展望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时期,广大乡村地区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饮食和居住等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提升,农业生产耕作机械化不断推进,传统生产劳动也逐渐减少,“三同”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新时代的高中劳动教育课程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华师附中既要发挥传统的“三同”劳动教育形式,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乡村思路”,深入推进学校乡村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系统优化“三同”劳动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进一步完善“家、校、社”一体化的课程实施机制,又要为劳动教育课程注入“新”内容——融入乡村产业新业态和乡村劳动新形态。
(一)贯通校内外实验基地,深入开展创新实验
“乡村思路”下的高中劳动教育,可以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精心选择与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学科相关的小实验,统筹安排学生到田间地头中去做。如生物学科可以把校内实验与校外实验结合起来:在校学习期间充分利用传感器、摄像头和互联网,将水稻育种、插秧、施肥和除草等全过程进行线上线下观察、记录和讨论分析;在乡村进行劳动教育时可以进行现场实验,把劳动教育和学科教育深入融合起来。
(二)整合跨学科综合性知识,智能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思路”下的高中劳动教育,还可以在乡村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年级组可统筹各备课组提前设计,为学生提供既具有学科特色又需要跨学科综合知识的选题参考,着力培养学生的多学科视野和跨学科学习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推动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观念与思维,提高学生在应用与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协同学校、家庭、社会实施,联合推动劳动教育
“乡村思路”下的劳动教育,需要增强劳动教育实施的协同性,进一步完善“家、校、社”一体化的课程实施机制。劳动教育课程在乡村的常态化实施,离不开学校主导、社会协助和家庭配合,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设、以“三同”为主要实施形式的推进,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村民的大力支持,也需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协作机制。[□][◢]
参考文献:
[1]姚训琪.华南师大附中:以“自华教育”赋能百年老校高位发展[J].中小学管理,2022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