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 吴晓依
【摘 要】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仍存在流程不规范、专业化程度低、缺乏动态管理、档案使用率低等问题。高校应当从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促进心理档案管理信息化几个方面着手,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40-0033-04
【作者简介】1.孙伟,苏州城市学院(江苏苏州,215104)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讲师;2.吴晓依,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江苏苏州,215104)本科生在读。
一、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内涵
1.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概念
大学生心理档案是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记录,通过新生心理普测、个体心理测量、行为观察分析等科学的测量方式建立,具有全面性和动态性特点,常用于预测与分析大学生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以往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应当符合客观性、系统性、动态性、教育性、多样性、保密性和经济型等原则。[1][2]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能够有效帮助高校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完善大学生人格发展,提高整体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高校应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将新时代人才培养新要求与心理档案的完善建立、动态管理有机结合,切实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
根据心理档案的建立原则,大学生心理档案应当包含学生入学以来较为全面的基本信息,且心理档案的维护过程也应当是档案内容的动态变化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一般而言,新时代大学生心理档案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基本人口学资料,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户籍、民族、家庭成员、基本健康状况、既往病史、亲子关系、成长经历等。二是生活中的重大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异、家庭成员死亡、人际关系破裂、重大疾病等恶性生活事件。三是个人心理健康状况。高校应当按照科学测评的原则,对每一个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心理筛查,将测试结果纳入大学生心理档案中。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资源的积极作用,依靠专业咨询师对来访学生的心理成长状况做出评估,根据来访频次做好阶段性心理分析及评估,并予以收录。四是各类重大心理应激反应。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可能会遭遇各类突发事件或罹患心理疾病等心理危机事件,这些危机所引发的各种消极情绪和过激行为,家庭、学校及社会相关医疗机构为应对相关事件采取的处理措施,以及当事人动态的心理变化过程都应翔实记录,收录于该生心理档案中。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乏明确的心理档案建立与管理的伦理规范
当前,我国各高校大学生心理档案建立与管理工作基本由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且各高校的大学生心理档案建立与管理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多数高校仅依托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互相借鉴的可能性较低,相关高等教育管理部门也尚未统一伦理规范的适用标准,这就造成了高校大学生心理档案建立与管理工作“各自为伍,规范缺失”的窘境,进而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各类伦理困境与现实冲突。
保密原则是学生心理咨询及心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则。各高校在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中,受制于各种现实条件,往往不能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引发隐私权与知情权的伦理冲突。大学生心理档案不仅包含学生心理发展基本状况,也包含其生理发展状况、成长过程中的经历、精神疾病以及家庭矛盾等隐私信息。学校管理部门领导、辅导员等在实际处理心理易感学生的问题时,往往要求查看相关学生的心理档案,却因保密原则意识不足而忽视了查阅途径的正当性、查阅权使用的谨慎性,甚至在档案查阅过程中出现资料丢失、泄露等情况,造成学生对心理档案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的信任缺失,引发伦理困境。
2.缺乏管理心理档案的专业技术人才
心理档案的建立、管理及使用均有很强的专业性,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心理学知识基础,并掌握一定的心理测量技术及心理咨询技能。当前,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的重视程度不足,管理档案的专业人员缺乏。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虽然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负责,但是由于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缺乏,配备管理心理档案专业技术人才的条件不足,仅依靠极少数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管理,无法做到全面周密。甚至部分高校由辅导员、思政教师兼任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工作。专业人员的缺乏,容易造成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流程不规范、档案的内容架构及评估结果缺乏科学性等问题,不利于大学生心理档案建立与管理。
3.缺乏心理档案的动态化管理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也应当是一个动态的维护和管理过程。大学生的心理变化较快,难免出现心理波动或心理困难。[3]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评估应当遵循动态评估、及时更新的原则,及时检测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不能将单一的历史心理测量数据作为评估标准。当前,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档案往往只有学生入学时的基本信息及心理普测数据,缺乏认知、情绪及行为等动态变化数据的检测与评估。同时,大多数高校仅追踪关注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对心理相对健康的学生未形成定期开展心理测评的工作方案与制度,导致其心理档案的更新陷入停滞状态。对于此类学生而言,单一历史数据在纵向评估上缺乏参考价值;对于全体学生而言,单一性质数据在横向评估上缺乏对比资料。因此,全体学生心理档案动态化管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4.缺乏对心理档案的有效使用
完备有效的大学生心理档案既能帮助学生管理部门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认知变化、人格特征等基本心理状况,也能帮助大学生客观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构建积极的自我认知。当前,大部分高校在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后,往往将档案束之高阁,既无相关人员对档案中的心理测评数据给予科学合理的解释,也缺乏对心理档案的维护及使用。此外,学生管理部门相关领导及辅导员缺乏心理测量基础知识,也无法有效使用学生心理档案。这不仅使心理档案失去了使用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使高校管理部门对建立和维护大学生心理档案工作的意义产生怀疑。
三、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方法和路径
1.制定标准化的大学生心理档案工作流程与伦理规范
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工作是一项客观性、科学性极强的工作,高校应当认真研究,反复论证,设计一套合理的心理档案工作流程。在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之前,应当由心理工作者从各类院校生源特点、培养目标等工作实际出发,设计学生心理档案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模块,制定心理档案的建立标准。同时,高校心理工作者还应不断研究、与时俱进,选择能够准确测量当前大学生心理状态的科学量表作为测评工具。在心理档案的构建阶段,高校心理工作者应当对大学生心理档案中的专业测评数据给予客观合理的解释,并能根据解释结果为相关学生管理工作者提供科学、高效、切实可行的管理建议,为学生个体提供能够帮助其发展能力、完善人格、提升学业水平的教育发展建议。
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设应当以心理咨询工作伦理原则为基础,以心理档案的建立原则为指导,依据心理档案的工作方法及目标,制定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工作伦理。[4]同时,高校应当以心理档案工作伦理为标准,严格监督心理档案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倫理意识,自觉维护心理档案工作的规范性。
2.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心理档案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维护工作,需要具备心理咨询和心理测量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员。因此,高校应当选聘具有相关资质的教师,或对原有相关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构建专业化师资队伍。大学生心理档案数量巨大,每一份心理档案包含了学生个体的基本人口学信息、家庭情况、成长经历、人格特点、认知及情绪变化等信息,数量庞大、内容繁杂的心理档案资料决定了心理档案建设工作的复杂性。因此,各高校在提升心理档案工作专业化程度的同时,还应当不断扩充专业师资力量,实现统筹兼顾,做到管理整体档案库时也要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档案都能得到准确及时的分析与解释,保障心理档案工作的有效性。
3.完善动态化管理,做好追踪反馈工作
学生的心理状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大学生心理档案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高校应当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在新生入学心理测试之外,增加常态化、大规模心理测评活动,保证每一个在校生每学期至少能参与一次心理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形成实时的心理评估结果,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追踪反馈。根据追踪反馈的结果,形成动态化评估结果,从而构建长期、完整的大学生心理档案,准确反映每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变化过程和心理健康状态,提升心理档案工作的信度和效度。
4.做好心理档案管理信息化,深化心理档案功能
当前,部分高校已经完成大学生心理档案的信息化、网络化工作。高校通过选取恰当的心理测评及健康管理平台,自动收集学生心理测评、心理咨询的数据及结果,在科学判断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计算,自动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心理档案工作的效率。在移动互联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档案可以以文字结论、数据结果及各类图表等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管理人员、辅导员及学生本人对心理档案的理解程度,从而提升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实用性,促使大学生心理档案由当前的诊断评估功能转变为更加积极的发展性指导功能。
【参考文献】
[1]刘昕.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利用分析[J].兰台世界,2014(17):72-73.
[2]钱春霞.大学生心理档案伦理建设[J].档案与建设,2017(9):32-34,31.
[3]魏瑞娟.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思考[J].档案管理,2014(5):95-96.
[4]郭芳.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机制的策略研究[J].档案管理,2016(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