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是乎
中文需要动起来才能生生不息,但它应是潺湲的活水,而不是逐流的泥沙。
“中文死了吗?”最近,这个话题在网上被热烈讨论。有人说,中文大约的确死了,并例举种种语言乱象:称赞只会说“绝绝子”,有情
绪叫“emo”,把抑郁症叫“玉玉症”,把消防员叫“蓝朋友”……综上所述:中文走向了“低幼化”,丢失了本身的厚重和创造力,死在了“太年轻”。更多的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中文已死”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命题,叫嚷了多年,但不同年龄、性别、背景的写作者们,依然在源源不断地推出作品。
其实,从前些年的“蓝瘦香菇”开始,中文语言系统的变化就成为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互联网进入中国的30多年,也是中文语言系统变化最剧烈的30多年。从早期的“886”(拜拜喽)到如今的“yyds”(永远的神),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爆款的“网言网语”诞生。
2008年,国内知名刊物《咬文嚼字》首次评选年度十大流行语。其中既有源自方言的“山寨”,也有来源于古汉语的“囧”;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里出现的高频关键字“和”,也有《士兵突击》里出圈的“不抛弃不放弃”……这些词语展现了中文的丰富和多样,赋予了古老语言与时俱进的活力。
除日常使用外,一些过去看来小众化的网络流行语也登上了大雅之堂。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曾使用“蛮拼的”“点赞”等网络词语;;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题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的报道;《现代汉语词典》等规范性辞书也根据语言的发展而不断增补修订,加入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新词语。这些“网言网语”之所以深入人心,在于它们实用、有趣,记录了时代,又丰富了时代。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于网络热词可以一味迎合。面对新词语、新表达,既要拥抱也得选择,可以宽容但不能縱容。一方面,我们不应该保守、固守,一门语言的发展需要更新词语、融合外语、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也要警惕妨害语言发展的乱象。那些一味标新立异、忽视汉语传统的语言时尚,那些莫名奇妙的谐音梗、火星文、“废话文学”以及毫无节制的字母缩写,势必影响汉语言文字的规范性与纯洁性。语言具有逻辑严谨性和文化传承性,任由脱离规范的戏谑充斥其间,必将影响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传说中,李白看到崔颢写的《黄鹤楼》一诗后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如今,很多年轻人也处于一种“有景道不得”的状态,中文表达匮乏,一句“绝绝子”“笑不活了”后再无下文。很多流行语热闹一时便销声匿迹,也说明这些表达缺乏应有的生命力。身处网络时代,我们或许更需要“咬文嚼字”。
冯友兰曾说 :“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有魅力的文化不是静态的,自信的语言也不是封闭的。中文需要动起来才能生生不息,但它应是潺湲的活水,而不是逐流的泥沙。3689C9E8-9938-47A3-A2AB-9FD4887158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