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妮, 杨文志, 林良才
[1.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2.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集团),广东深圳 518101]
扁平疣,又称青年扁平疣,好发于面部、手背、手臂等部位,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疾病。扁平疣的丘疹为米粒大到绿豆大扁平状的轻微隆起,光滑,边界清晰,浅褐色或正常皮色,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可密集分布,也可因搔抓呈线状分布,长期存在的扁平疣可融合成片。患者染病后通常无明显症状表现,少数患者会有轻度瘙痒[1-4]。扁平疣病程较长,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控制病情的发展。现代医学多采用维A 酸软膏、咪喹莫特软膏等外用药物治疗或冷冻、激光等物理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易反复;而中医药在治疗扁平疣方面具有较好疗效和独特优势[5]。本研究主要观察祛疣方联合外用祛疣酊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集团)皮肤科的扁平疣患者,共60 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6]中扁平疣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55 岁,性别不限;③皮疹数目≤30 个;④皮疹大小≤7.5 mm;⑤入组前1个月内未使用过内服外用药物或物理化学疗法治疗;⑥无严重心、肝、肾、脑等疾病或精神疾病;⑦依从性好,愿意接受本研究治疗方案治疗的患者。
1.2.2 排除标准 ①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②1个月内使用过抗病毒药物或免疫调节剂治疗的患者;③过敏体质及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④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而血糖、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1. 3. 1 对照组 给予0.025%维A 酸乳膏外用治疗。用法:0.025%维A酸乳膏(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0021817;规格:30 g/支),睡前涂抹于扁平疣处,每晚1 次,持续治疗4周。
1.3.2 治疗组 给予口服祛疣方联合外用祛疣酊治疗。①中药内服。祛疣方的方药组成包括:紫草10 g,黄芩10 g,大青叶15 g,马齿苋20 g,红花10 g,煅牡蛎30 g(先煎),薏苡仁30 g,生珍珠母30 g(先煎),猫爪草10 g,山楂30 g,甘草5 g。上述中药均由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集团)中药房提供。每日1剂,常规煎取400 mL,分早晚2次服用,每次200 mL,持续治疗4周。②中药外用。祛疣酊(为本院制剂,药物成分:马齿苋30 g,蚕砂15 g,乌梅15 g,细辛10 g,薏苡仁30 g,木贼草20 g,板蓝根20 g,蜂房5 g,红花15 g,香附15 g,莪术10 g,煅牡蛎30 g,败酱草20 g)外涂,睡前涂抹于扁平疣处,每晚1次,持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4.1 皮疹评分 参照《中国临床皮肤病学》[6]中扁平疣皮疹的评分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皮疹进行评分,具体见表1。皮疹总积分为皮疹数目、大小、颜色和自觉瘙痒程度评分之和。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皮疹评分的变化情况。
表1 扁平疣皮疹的各项评分标准Table 1 Rash scoring criteria for flat warts
1.4.2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中扁平疣的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皮损消退100%,且无新发皮损;显效:皮损消退高于50%,且无新发皮损;有效:皮损消退20%~50%,可有新发皮损;无效:皮损消退低于2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4.3 安全性观察 观察2 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2组治疗方案的安全性。
1.5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所有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治疗组30例患者中,男14 例,女16 例;年龄19~51 岁,平均(29±7)岁;病程2~120个月,平均(20.22±20.24)个月。对照组30 例患者中,男13 例,女17 例;年龄21~53 岁,平均(31 ± 6)岁;病程1~120 个月,平均(19.27 ± 20.74)个月。2 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 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2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83.3%(25/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2组扁平疣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flat warts [例(%)]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皮疹评分比较表3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的皮疹数目、大小、颜色、瘙痒程度评分及其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 组患者的皮疹数目、大小、颜色、瘙痒程度评分及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下降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扁平疣患者治疗前后皮疹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rash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flat warts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表3 2组扁平疣患者治疗前后皮疹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rash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flat warts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总积分10.87±3.78 3.87±3.93①②9.47±3.40 5.67±3.93①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例数/例30 30 30 30数目3.53±1.63 0.93±1.14①②3.07±1.46 1.53±1.80①大小2.73±1.22 1.27±1.44①②2.33±0.92 1.53±1.14①颜色3.07±1.26 1.2±1.35①②2.73±1.22 1.73±1.14①瘙痒程度1.53±0.86 0.53±0.90①②133±1.09 0.87±1.01①
2.4 安全性评价治疗过程中,2 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扁平疣,现代医学认为是由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所致[1,8]。中医称之为“扁瘊”,本病初期多由风热毒邪搏于肌肤而生,或由于怒动肝火,肝旺血燥,筋气不荣,肌肤不润所致,故治疗多予疏风清热解毒、调和气血、凉血软坚散结之法[8-10]。
本研究采用祛疣方内服联合祛疣酊外涂治疗扁平疣。祛疣方中紫草清热凉血祛斑,为君药;黄芩、马齿苋清热解毒,大青叶、生珍珠母凉血消斑,共为臣药,以助君药清热凉血消斑之功;佐以红花活血祛瘀,煅牡蛎软坚散结,薏苡仁清热利湿、健脾益气,猫爪草消肿散结,山楂行气散瘀、化浊降脂,加强软坚散结祛瘀之力;使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消斑、软坚散结之功效。而祛疣酊中的马齿苋、败酱草清热解毒,蚕砂、细辛、蜂房祛风止痒,乌梅收涩,薏苡仁利水渗湿,木贼草疏风清热,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红花活血祛瘀,香附行气活血,莪术消肿散结,煅牡蛎软坚散结。以上诸药合用,浸泡于适量75%乙醇中3~5 d,过滤后即得祛疣酊,外涂于扁平疣表面,可发挥祛风止痒、散结消斑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83.3%(25/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治疗组对皮疹数目、大小、颜色、瘙痒程度评分及其总积分的下降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口服祛疣方联合外用祛疣酊治疗扁平疣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维A 酸乳膏外用治疗,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治疗扁平疣的纯中医治疗方法。
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且未随访观察患者的远期疗效,因此,确切的结论有待后续的临床研究加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