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22-06-01 04:48孔微巍谭婷婷
理论探讨 2022年3期
关键词:效应岗位人工智能

◎孔微巍,谭婷婷

哈尔滨商业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28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拓展,生产力变革必然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颠覆性的改变与创新[1]。据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9.6%,达到4,328亿美元,预计2023年可突破5,000亿美元。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学界从经济增长、就业、收入分配等不同视角探究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冲击,然而,对于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学界至今仍没有给出统一的定论。大多数的研究者对人工智能应用所产生的就业替代表示恐慌,担心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会有大量人类工作为人工智能所替代。Acemoglu和Restrepo(2020)认为,人工智能推动机器进步,对劳动力形成替代[2]。张美莎等人(2021)的研究表明,机器显著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3]。Frey和Osborne(2017)探讨了自动化对就业的影响,发现自动化技术对中高端劳动者存在部分替代作用,美国现有工种的67%未来会为人工智能所替代[4]。同时,也有部分学者对于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的效应保持乐观。RichardBerriman等人(2017)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只会替代工作的部分环节而非整体,通过对经典模型的改造,他们测算出对英国劳动者的就业替代率仅有9%[5]。Acemoglu和Restrepo(2018)进一步指出了抑制人工智能就业替代效应的四种力量,认为人工智能将会同历次技术革新一样,创造出足够多的劳动密集型工作,从而抵消就业替代效应[6]。

事实上,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是一个多维的复杂逻辑,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的双重效应,在此基础上从就业总量、就业结构、就业空间分布等三个维度研究人工智能如何影响就业,进而提出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带动就业的对策。

一、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的效应分析

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具有双重效应,即替代效应与创造效应并存。

(一)人工智能对就业的替代效应

人工智能具有基于自动化机器和基于IT信息产品为人类提供服务的特征,在上述特征的驱使下“机器替换”改变了工作方式,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替代效应主要表现为智能机器人对劳动力就业岗位的替代。同高技能劳动群体相比,低技能劳动力的岗位更容易被替代[7],如制造业领域当中的灌装、封口、打包、装卸等固定流程的规律性工作大量为智能机器人所取代。人工智能具有明显的“程序偏向”特征,能够高效完成程序化规律性的工作,替代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岗位,其对就业市场的冲击主要表现为对就业岗位的替代。一些原本需要人脑思维的工作,在通过对机器赋予一定智能化程序,让机器通过植入智能程序而拥有一定“人类思维”,能够完成简单分析归类等任务,对需要人脑简单思维的工作岗位进行替代。如物流分拣员、零售服务员、机器化操作工人等将由自动分拣机器人、全自动售卖机、专业工业机器人所替代,造成相关领域劳动力需求大幅减少。

根据当前人工智能在工作领域的应用情况,其对就业的替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机器人的形式,以智能机器人完全替代人进行工作。比较典型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我国多家医院已经成功应用达芬奇机器人实施手术。同人类相比,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手术操作更加精准,也避免了手术时间过长医生的体力透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提升了手术的成功率。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更多强调精确性的技术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体力劳动的岗位需求也将减少,就业量也会随之减少。相比较高技能岗位,低技能劳动者更容易失去工作机会,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更容易替代低技能劳动者的工作内容,替代效应更显著。第二种是人与智能机器协作的形式。那些依靠人的智慧、思维、情感进行调节和反馈的工作,需要由人和智能机器共同完成。与以往不同,过去所说“人与机器协作”一般指的是人通过对机器进行操作来完成工作,而现代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出的智能机器完全可以独立工作,人在工作中的角色只是赋予智能机器一定的“思维”,这种工作模式也是当前学界和企业界所提倡的人与智能机器协作工作模式。如在家政服务和餐饮服务中,智能清扫机、智能配送机的应用使得大量服务岗位被重组以创建新的工作模式。人类负责认知、分析和创造,智能机器负责体力劳动以及一些程序化的重复性工作[8]。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智能机器替代人类工作的数量随之增加,对就业岗位的替代效应会更加显著,中间层岗位和底层岗位替代性进一步增强,机器完全取代规律性、程序化工作,大幅减少岗位需求,进而减少劳动力就业。

(二)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创造效应

人工智能在对就业产生替代效应的同时,也会创造新的就业形态和新的就业岗位,具有一定的创造效应,并且由于生产效率提升而带动产品需求增加,对就业形成了正面影响。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创造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新旧就业形态间结构调整形成创造效应。这主要是由于人工智能应用可使劳动生产率提升,人工智能的高生产率促使企业倾向于人工智能替代劳动力,在此过程中需要对企业内部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人工智能机器需求增加,因此会带动人工智能制造业相关就业岗位兴起[9]。第二,传统岗位重组催生创造效应。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带动新兴产业,创造出新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人工智能在各领域间深化需要对不同岗位进行有效衔接,岗位之间有效衔接就会形成一部分新的岗位需求。同时被替代岗位与未被替代岗位之间需要重新组合,岗位重组也会带来新就业需求,基于人工智能本身和产业主体之间产生关联,形成创造效应。同时,并非所有岗位都能被机器替换,诸如艺术创作、管理类等认知型工作岗位依然无法被完全取代,甚至会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而逐步拓展,增加劳动力就业岗位需求。又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会计行业的各种应用软件大幅增加,基础的数据录入、数据整理汇总等涉及传统财务报告和账务编制的会计人员被人工智能技术替代,会计工作内容发生变化,从主要负责记账朝着财务管理和业财融合方向转变,但会计职业并没有消失或者被人工智能完全替代,会计行业中的高级别工作岗位还会增加,因为以基础岗位的工作结果为依据进行判断决策并制定相应的策略超出了人工智能所能胜任的范畴。

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存在双重效应,替代效应与创造效应并存,创造效应更多体现在高技能岗位的增加和高技能劳动力就业需求的增加。由于人工智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劳动者可以将更多精力集中到未被取代且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任务上,或者通过自我提升去承担过去力所不及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劳动报酬水平的提高[10]。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从事人工智能相关行业的劳动者能享受到新兴科技革命带来的效益,但短期来看,被排除在人工智能相关工作之外的劳动者还不能及时地获得人工智能带来的红利。

二、人工智能对就业产生多方面影响

人工智能在促进就业总量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困扰,尤其是造成就业结构两极分化和就业空间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一)就业总量长短期内波动变化

人工智能的发展或使人类的劳动解放真正成为可能,但人们难免会有技术大规模替换人类工作的担忧。关于人工智能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工智能不会减少就业总量[11]。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推广从总体上看并未破坏劳动力就业市场,虽然对部分岗位进行替代,但在此过程中也创造一些新岗位,长期而言,技术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对就业总量的贡献多于破坏。此外,技术进步虽然可以替代一定劳动力,但由于生产效率提高而带来的产品需求增加,同样能够带动就业需求,抵消一部分替代效应,增加就业总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工智能会造成就业总量减少[12]。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人工智能是造成工作岗位减少、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传统制造业领域对这一观点深信不疑,并以制造业岗位消失数量为依据,解释人工智能技术深入推广带来的生产率提高造成的大量裁员。

上述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种观点从长远发展视角出发,高估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发展程度,低估技术进步对就业稳定的潜在威胁。第二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技术进步对就业岗位的替代作用,忽略了人工智能对就业岗位的创造作用。总体而言,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冲击会减少岗位需求,其中部分岗位会消失,但人工智能在取代一些岗位的同时,也会产生新的岗位[13],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不仅仅让现有工作被替代,同时也创造出足够多的新的就业机会,工作不是消失了,而是转换了形式,提出了新的岗位需求。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26.6亿劳动力人口中将有7,500万至3.75亿人口需要学习新技能重新寻找工作机会,中国这一数值会超过1亿,中国将面临大规模的就业变迁,劳动力不得不通过学习新技能重新就业。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并非单纯替代就业岗位减少就业量,其创造效应会创造新的岗位从而增加就业量,其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在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呈波动变化。关于人工智能对就业总量影响至今并未有统一定论[14],要从全面、系统的角度考察,将两种观点结合,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客观分析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人工智能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可以通过图1阐释。

图1 人工智能影响就业总量作用机制

探究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创造效应与替代效应背后作用机制可以发现,当替代效应大于创造效应时,人工智能就会使就业总量减少;当创造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人工智能促进就业总量增加,人工智能对就业总量影响随着效应而变化[15]。人工智能的介入最先显现替代效应,不可避免地造成失业,减少就业总量;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新的岗位需求随之而来,就业岗位增加,从而促进就业总量增加。

(二)就业结构两极分化突出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必然会对就业产生影响,在影响就业总量的同时也带来就业结构调整,并且这种影响波及各行各业,加剧就业不平等,使就业结构发生两极分化,包括技能结构的两极分化和工资收入的两极分化。

人工智能渗透到各行业后,从事重复性工作的低技能劳动力被机器替换,面临失业困境;因为人工智能技术在企业的大规模应用,使企业面临高技能人才不足的困境,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反而会增加。反映到就业市场上,“机器换人”对技能结构的改变让很多低技能劳动力面临失业问题,但是在一些技术岗位却存在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状态,形成就业技能结构的两极分化。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还会进一步加深收入的两极分化。具体来说,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使越来越多的人被从工业和制造业环节中转移出去,在这个过程中,那些低技能劳动力需要重新寻找自身与机器相比的比较优势。在人工智能时代,高端人才对社会的作用越来越强、收入越来越高,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会更多为机器所取代,即便寻找到新的比较优势,也不会是收入很高的工作,这样就会造成工资收入差距的扩大。从全社会角度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逐步降低资本的价格,提高企业的资本劳动比,导致企业增加资本投入,又进一步降低总的劳动要素投入,从而使资本和劳动在分配中的比重更倾向于前者,结果是全社会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收入的两极分化会拉大贫富差距,加剧社会不平等,无法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人工智能技术大规模应用产生的技能结构两极分化和工资收入两极分化会互相影响、彼此强化。知识技能贮备高的劳动者更能满足人工智能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其无论是职业转换能力还是应对人工智能冲击能力都更强,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收入更高。低技能劳动者受人工智能就业冲击更加严重,其职业转换能力也弱,一方面难以迅速在市场上找到工作;另一方面,即使找到工作,因为在就业市场上的劣势也无法获得满意的收入。综上,劳动力技能结构的两极分化放大了工资收入的两极分化,低技能劳动者由于低收入无法满足技能提升需要的投入,进一步加大了劳动力技能结构的两极分化程度。

(三)就业空间分布不均衡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典型影响还体现在就业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是因空间视域下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和应用程度差异化以及产业分化所致。由于地区间经济的差异性,各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程度不一,导致与人工智能产业相关的劳动力分布区域差异显著。通过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分布可以看出各经济区域间的产业分布差异。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共有2,205家,从地域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占比分别为31.02%、30.23%和26.39%。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凭借地区科技创新和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优势,在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处于前列。基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我国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分布在发达的东部地区,产业分布的区域差异造成了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水平不均衡,人工智能技术在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16]。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水平的区域差异性,导致从事相关产业劳动力分布的差异性。人工智能应用程度高、经济发展速度快的东部地区对智能化岗位需求高,能为高科技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导致人才向该区域流动,大量高科技人才的涌入又进一步推动该地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因此,受各地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水平和人工智能产业分布不均的影响,不同经济区域中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衡性将进一步扩大。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区域间人才空间分布不均衡,导致就业空间分布区域差异显著。随着人工智能发展,科技人才加速向东部地区集聚,中、西部地区人才匮乏,东北地区科技人才严重流失。科技人才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人才分布的不均衡将进一步加大产业发展的不均衡,导致经济发展差异,而区域经济差异又进一步加剧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差异。东部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速度快、应用领域广,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类相关就业岗位多。东部地区凭借其丰富的人才队伍储备、优越的发展条件,在区位优势、经济优势、人力资本优势等方面为人工智能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能较好实现人与机器的协调,形成人工智能就业深化优化发展态势。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人工智能人才匮乏、人力资本储备不足,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程度低、配套条件落后,致使相关产业发展速度慢,新增智能化就业岗位相对较少。由此可见,人工智能人才空间分布不均衡加大了相关产业发展的差异化,导致就业需求的差异化,就业需求的差异加剧了劳动力特别是高科技人才的流动,又进一步扩大了就业空间分布的不均衡。

三、以人工智能带动就业的对策

人工智能处于未来发展新风口,将以高速增长态势逐步提高其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度,智能创新技术、智能服务、智能交通、智能制造等领域持续升温,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应用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

(一)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要为人工智能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全社会对智能产业发展的认识,达成广泛的社会共识。

一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产业赋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通过培育人工智能产业领军企业,引领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重点领域研发,鼓励企业间技术分享,发挥领军企业科研资源优势,帮助传统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鼓励传统产业在各领域对人工智能开展研发,扩大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范围,构建多元产业发展环境。二是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强化系统思维,创新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推进重点领域人工智能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鼓励人工智能人才创新创业,以创新链高质量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同时,发挥资源共享优势,降低人工智能企业准入门槛,在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共享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三是通过人工智能应用的普及、宣传和培训,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开展高层次国际化学术研讨交流。对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项目和关键课题要加强管理,加大核心技术投入,同时注意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产学研融通的发展模式,发挥产学研融通聚合作用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力优势,使科研成果不断注入产业发展的最前端,发挥科技智库作用。四是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政府要顺应产业发展趋势,通过政策扶持减少各区域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差距,为人工智能产业均衡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另外,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催生了新业态,对传统产业格局和市场秩序提出新挑战,应根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实际,针对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技术安全问题、数据安全问题、知识产权侵权等一系列问题加强法律监管和惩戒,形成自律、他律和法律的良好产业发展生态。

(二)培养人工智能产业各层次人才

人工智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人工智能人才,要加大能够适应我国高质量发展需求的人工智能人才培育力度。

首先,高技能劳动者应主动增加自身人力资本投资,提升综合素质,适应人工智能发展需求。高技能劳动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顺应时代潮流,主动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以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即转变思维、增强创造意识、提升创新能力,通过主动学习积极适应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对高科技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其次,充分发挥企业人才引育的主动性,重塑与赋能企业现有员工。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在传统产业向智能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对现有劳动者技能的提升和改造迫在眉睫。据统计,美国年龄在20—29岁的高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人口的比重不足2%,而我国这一比例超过7%,远高于美国。在企业中这部分劳动者多为一线工人,从事简单的重复劳动,劳动技能较低,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为使这些从事简单重复劳动的工人能够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新的工作岗位需求,就必须提升其素质,支持有意愿通过学习提升自身能力的劳动者接受再教育,企业要为其提供条件,使其通过离岗学习或在职学习方式接受再教育,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17]。企业还可以对接高校、科研院所,邀请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人工智能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员工提升劳动能力,使其平稳度过职业转换期。同时,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注重科研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致力于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提升企业竞争力,对接人工智能发展。

最后,国家层面应加大力度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建设。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就业群体精准施策。人工智能白皮书公开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每年不足4,000人,远远满足不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国内院校应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设置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业,分层次培养人工智能理论、应用以及研究人才。高校、科研院所在自主培养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在全球范围内引进尖端人才,培育和引进两手抓。对于工作内容变化的在岗人员,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造成的岗位工作内容变化,国家可通过深化技工院校改革,推进办学模式创新,提倡校企合作,利用在职培训形式,在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对其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帮助其实现岗位转换,更好地适应新的岗位需求。对于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造成岗位替代的再就业人员,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优势,鼓励其通过再学习、再培训提升自身劳动技能。同时,创造宽松的就业氛围,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失业人员要鼓励其创业,在财政、税收、金融、社保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帮助其通过创业实现再就业。

(三)优化人工智能产业区域分布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要充分发挥各自的区域优势,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吸引科技型企业落户、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利用各自的区位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土地价格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等,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缩小同东部地区间的差距,促使各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均衡发展。

首先,鼓励传统产业转型,加速培育本土人工智能科技型企业。尤其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充分利用产业集聚优势,鼓励企业投资,加大人工智能科技投入和创新力度,培育研发能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利用区域内重点高校的学科优势,培育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创新创业。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研人员创办人工智能企业,用科技创造经济价值。通过科技创新创业促进传统产业向人工智能产业转型,使人工智能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其次,实施区域倾斜政策,吸引人工智能企业落户。有针对性地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科技型企业落户。财政经费应重点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府基金起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金投入,扩大投资领域,实行更加优惠的财政补贴和税收政策,积极为人工智能领域重大专项项目工程和人工智能科技型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吸引人工智能企业落地。通过政策倾斜和优化营商环境引导东部地区企业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兴业,吸引科技企业落户。可建立专项开发基金吸引风险投资,同时给予金融机构一定的自主权,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吸引人工智能企业落户。

最后,充分考量地区发展条件推进产业转移。促使人工智能产业区域分布合理化。需要综合考量各地区产业发展条件,在区域间形成产业转移,国家层面要有针对性地实施缩小各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差距的有效对策[18]。如我国正在进行的“东数西算”工程能把东部地区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地区,使数据要素跨区域流动,打通“数”动脉,织就全国算力一张网,该工程不仅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开拓了新道路,也有效缓解了东部地区能源紧张问题,是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精准施策。类似的,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区域发展平衡过程中,政府应全面考量各区域协同发展,通过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给予特殊扶持措施和政策,从宏观政策层面推进产业转移,缩小各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差异,优化人工智能产业区域分布,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带来的新增就业等红利普惠全国。

猜你喜欢
效应岗位人工智能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2019:人工智能
死海效应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