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琨,王 端,景晨娟,陈雪峰,武晓红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国家梨改良中心,石家庄 050061)
SN14-6-17E 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2014 年杂交选育的杏新品系,其外观美,果实着片状红色,转色早;果肉橙黄色,肉质细腻,纤维少;果实极早熟,发育期仅59 d;丰产性强;综合品质优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明确其新梢和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及相关性,对指导其栽培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武晓红等[1]研究了极早熟杏新品系Z08-7-34新梢生长与果实生长发育规律,但同种果树不同品种间新梢及果实生长发育存在较大差别[2-5]。为此,本文以极早熟杏新品系SN14-6-17E 为试验材料,对SN14-6-17E 新梢和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进行了研究,旨在探索其新梢和果实生长规律,为制定适宜的栽培技术措施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试验于2021 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杏资源圃内进行。试验材料为5 a 生极早熟杏新品系SN14-6-17E,株行距4 m×5 m。
选择长势一致的树体3 株,在树冠外围东西南北4 个方位选取新梢15 枝、果实15 个进行数据调查。4 月7 日开始至9 月10 日新梢生长结束,每隔7 d 用钢卷尺和游标卡尺分别测量1 次新梢长度和新梢茎粗;4 月 7 日开始至 5 月 21 日果实采收,每隔7 d 用游标卡尺测量1 次果实的纵径、横径和侧径。新梢或果实平均日增长量为先后2 次测量差值的平均值,再除以间隔天数。试验所得数据用Excel 2003 统计分析,并绘制图表。
对极早熟杏新品系SN14-6-17E 新梢年生长周期动态的研究表明,新梢生长有3 次高峰期(图1)。SN14-6-17E 叶芽萌动期为 3 月中旬,新梢 3 月 25 日开始展叶生长,4 月23 日达到生长高峰,此时平均日增长量达最大值1.58 cm。之后生长速度缓慢降低,持续到6 月中旬,此时形成春梢。于6 月18 日开始,日生长量又开始升高,到6 月25 日出现第二次生长高峰,至7 月中旬形成夏梢。7 月16 日继续开始第三次生长,至 7 月 26 日达第三次生长高峰,9 月 10 日停止生长,形成秋梢。
图1 极早熟杏新品系SN14-6-17E 新梢生长发育动态
SN14-6-17E 从 3 月下旬开始坐果,到 5 月下旬果实采收,果实发育期59 d;5 月21 日果实成熟,果实底色黄色,着片状红色,平均单果重75.8 g,纵径53.82 mm,横径56.46 mm,侧径50.31 mm,果实卵圆形。
由图2 可以看出,SN14-6-17E 果实生长的纵、横、侧径的日增长量先快速增长至生长高峰,后缓慢降低,再缓慢升高,果实生长过程呈快-慢-快-慢的双“S”型曲线。果实纵、横、侧径在4 月15 日达到第一次生长高峰,平均日增长量分别为1.62、1.90、1.47 mm,此时生长速率最快;果实纵径第二次生长高峰在5 月21 日,日增长量为0.77 mm,而果实横径和侧径第二次生长高峰在5 月14 日,日增长量分别为 0.83 mm 和0.96 mm。
图2 SN14-6-17E 果实纵径、横径和侧径生长指标的日动态变化
由果实生长积累量的变化动态(图2)可知,3 月24 日至4 月15 日,果实纵径的生长积累量要高于果实横径,4 月 23 日至 5 月 21 日,果实横径的积累量又高于纵径的积累量;且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其果实侧径的积累量始终低于纵径和横径的积累量。由果实生长日增长量的变化动态可知,3 月24 日至4月9 日,果实在快速增长前期,果实的纵径日增长量大于横径日增长量,但是在果实生长的中期和后期,果实横、纵径的日增长量始终保持横径大于纵径的生长特点。
对果实纵、横、侧径生长曲线分别进行曲线回归趋势分析(x为果实生长天数,y为果实纵、横、侧径预估值)。结果显示,极早熟杏新品系SN14-6-17E的果实纵径、横径和侧径生长动态更符合三次曲线规律,在整个发育期中,SN14-6-17E 果实纵、横、侧径积累生长量呈双“S”型生长曲线(表1、图2)。
表1 SN14-6-17E 果实发育过程中纵、横、侧径生长曲线的回归分析
由图 3 可以看出,自 4 月 9 日开始,SN14-6-17E幼果的纵、横、侧径日增长量快速升高,至4 月15 日达到第1 个生长高峰,此期是果实的第1 个快速生长期,主要是从果实细胞快速分裂期转为膨大。同时新梢的日增长量也呈逐渐上升趋势,至4 月23 日达到了第1 个新梢生长高峰,此时新梢生长同样需要大量的养分。表明在这一时期内,SN14-6-17E 的果实和新梢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养分竞争,且果实和新梢的发育所需营养依赖于树体本身储存的养分。4 月15—30 日,果实日增长量迅速下降,果实生长缓慢,此期为果核逐渐硬化、胚快速生长发育时期。此时新梢生长开始变缓,日增长量缓慢降低,新梢和果实生长竞争减弱,养分供应由树体贮藏的养分逐渐向新叶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转移。4 月30 日至5 月14 日,果实进入第2 次快速生长期,果实纵、横、侧径日增长量再次快速升高后于5 月14 日达第2 次生长高峰,果实快速膨大,营养物质积累,需要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的供应。此期新梢日增长量迅速降低,部分新梢停止生长,新梢和果实生长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叶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质主要用来供应果实的膨大,使果实生长日增长量增大,直至采收。
图3 SN14-6-17 新梢和果实生长指标日增长量的动态变化
极早熟杏新品系SN14-6-17E 新梢快速生长主要集中在4 月中旬至5 月下旬,期间新梢生长日增长量大,4 月23 日第1 次达到生长高峰,之后日增长量缓慢降低,果实采收后,6 月4 日新梢日增长量再次缓慢升高,至6 月底达第2 次生长高峰,7 月底新梢生长达第3 次生长高峰。SN14-6-17E 果实发育过程可划分为3 个阶段,果实纵、横、侧径的发育动态呈“快-慢-快-慢”的趋势,生长曲线呈双“S”型,这与其他杏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相一致[6,7],且与核果类果树基本都表现为双“S”曲线生长规律相类似[8,9]。
对极早熟杏新品系SN14-6-17E 新梢和果实生长发育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杏果实发育期其新梢生长旺盛,存在营养竞争,尤其是果实的第一次生长高峰期与新梢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此期生长主要依靠树体本身贮藏的养分;果实在第二次生长高峰期,新梢生长相对较为缓慢,部分新梢停止生长,果实生长所需营养逐渐由叶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质来提供;果实采收后,新梢日增长量缓慢降低后6 月初形成春梢,于6 月底达第二个生长高峰后7 月中旬形成夏梢,7 月底达第三个生长高峰后9 月中上旬形成秋梢。春梢的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一部分来自于上一季树体储存的养分,一部分是自身光合作用产生的养分;夏梢和秋梢的生长主要依靠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质。新梢生长和果实发育关系密切,果实发育前期两者对养分的需求竞争激烈;果实发育中期两者竞争减弱,协同作用,所需养分逐渐由树体储存养分向新叶光合作用产生的养分转移;果实发育后期果实成熟,部分新梢停止生长,此消彼长,叶片光合作用所积累的有机物质为果实膨大提供养分,这与其他果树类似[10]。由此可以看出,极早熟杏SN14-6-17E 新梢生长和果实生长受其树体贮藏的养分和当年果树生产管理共同影响。
对极早熟杏SN14-6-17E 新梢生长和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进行研究,分析其发育规律及关系,可以指导生产实践。果实坐果后,尽早疏果,同时疏除多余的新梢,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流失,缓解新梢生长和果实生长的养分竞争。果实膨大期,尽量减少水分施入,以防止果实裂果,造成糖分降低,风味变淡。极早熟杏SN14-6-17E 最佳采收时间是5 月28 日,采收过迟,果实生理完熟,果实变软,不易贮运。建议在栽培生产中,于前一年果实采摘后,可适当控制杏树的营养生长,调整树体生长和结果的关系,使杏树树体储存足够的养分,促进花芽分化,供应来年果实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夏季可对树体进行多次修剪,以拿枝、摘心、疏除徒长枝或竞争枝等操作为主,对树冠内部的交叉枝、平行枝和重叠枝依情况或去除或改造成枝组,夏季修剪既要占据空间,又要通风透光。秋季施足基肥,使树体储备足够的养分,用于第二年果实和新梢发育。冬季修剪主要是提高树体的营养水平,保持树势健壮,调整生长和结果的关系,主要是对一年生枝的甩放和多年生枝的短截和疏除以及结果枝组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