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丹
在国内,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其患病人数位居全球之首,且高发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糖尿病患者在医院时能在医护工作者的照顾下,做到饮食规律、按时服药,患者血糖一般能得到较好地控制。而患者出院后,由于自身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够,自我护理未得到延续,使得血糖处于异常增高的水平,病情反复,在自我控制力差、依从性差等因素的作用下,患者再次入院率高。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的作用,能促进患者疾病快速转归。微信健康教育是互联网发展下所产生的新护理模式,通过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发布文章和微信群的管理,有助于帮助患者掌握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治疗、服药等方面的依从性,从而使患者的生活方式变得更为健康,目前微信健康教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特别是针对慢性疾病患者具有较好的干预价值。鉴于此,我院对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应用微信建群教育,并对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进行评估结果如下。
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中老年糖尿病(n=82)患者为探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与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符合;②能熟练应用智能手机、微信;③临床资料完整;④生活能够自理;⑤同意加入本研究,配合治疗;⑥交流无障碍。
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②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③严重并发症;④认知障碍;⑤心力衰竭;⑥脑卒中等严重躯体疾病;⑦意识障碍。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微信组及常规组,其中微信组患者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51~85岁,平均(61.85±5.63)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84±1.94)年;常规组患者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50~81岁,平均(61.71±5.51)岁;病程3~7年,平均病程(4.64±1.81)年。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年龄等)数据相较有可比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经我院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常规组:本组患者应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对出院患者交代居家护理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用药,做好饮食指导等相关工作,嘱咐患者依据自身情况控制饮食,每日适量运动,运动项目包括太极拳、散步、慢跑等。
微信组:在应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下,本组患者应用微信健康教育,对象为出院后3个月内的糖尿病患者,方法为:①微信应用:建立中老年糖尿病相关微信公众号,患者在出院前,护士要求其及家属关注此公众号,告知这个公众号的建立意义,嘱咐患者每天关注公众号,了解相关疾病知识,公众号文章需定期发布,每天1次,推送时间为3个月。另外,分组成立糖尿病患者微信群,每个微信群至多加入20例患者,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负责微信群的管理工作。护士需告知患者及家属微信群成立的意义,患者在看完公众号1~2篇文章,每日到微信群打卡,分享学习心得和自身情况,若有身体不适或对知识不理解的地方,可咨询群内的医生和护士,医护工作者需给予耐心解答。②健康教育方法的实施:管理人员可整理糖尿病相关知识,包括基础知识、控制目标、运动、药物等资料,定期推送至微信公众号,供患者学习。同时管理者还可以向患者传播其他的健康知识,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素养等内容,让患者全面了解疾病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时间为期3个月,由微信群管理者采用电话随访或微信随访,前一个月每周1次,随后依据患者情况每2周1次随访,或1月1次。③饮食护理:微信公众号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推送个性化饮食食谱,指导患者饮食,遵守低糖、低脂原则,多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双糖、单糖含量较高的食物。④运动干预: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公众号管理人员要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推送合理的运动锻炼,科学合理地指导患者进行运动锻炼,按照患者病情程度作为依据,对患者的运动强度进行合理规定,指导患者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初始运动需采取体内消耗相对较小的运动项目,待控制血糖后,再加大运动量。
①血糖水平:采用血糖监测仪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进行监测。
②健康生活方式:对患者生活方式健康程度展开评价,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理想。
③总满意度:应用我院自制量表对患者的总满意度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其中,大于90分为非常满意;75~89分为比较满意,小于7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满意+非常满意)/41例×100%。
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HbAlc相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微信组患者的空腹血糖、HbAlc显著低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相较
注:与治疗前相较,#P<0.05。
干预前,两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各维度评分相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微信组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健康生活方式比较(分)
微信组、常规组患者的总满意度分别为92.68%、75.61%,两组患者总满意度相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总满意度比较(n/%)
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为患者自身因素。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因记忆力减退、执行力较差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再次住院率增加,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增加。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很多糖尿病患者在院外自我护理的需求日渐增多,良好的自我护理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治愈概率。但就目前而言,很多糖尿病患者缺少良好的自我行为意识,患者在住院时能规律服药、合理饮食,但一旦糖尿病患者离开医院,服药依从性差、饮食不均衡等问题逐渐暴露,这些问题使得患者预后情况改善不理想。因此,通过人为干预,纠正患者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或者是不良行为,消除或者减少不利于健康因素产生的影响,对于预防疾病、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居家也要进行适当的护理,而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患者唯有了解疾病知识,才能规范自身行为,合理饮食、合理运动,使得患者的生活方式更为健康,血糖维持在一个平稳的状态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信健康教育可借助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向特定人群发送疾病相关知识,并对患者的用药行为给予指导。出院后的糖尿病患者自身有较强的知识了解欲望,微信健康教育就是凭借互联网的优势,随时随地在微信平台上发布健康教育知识,并借助微信群实时与专业医生进行沟通、交流,为患者节约就医成本。通过微信平台也能加强医护患三方的沟通,减少医疗纠纷,操作便捷。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HbAlc水平较干预前呈现明显降低趋势,运动保健、健康责任、自我实现等健康生活方式评分有明显增高趋势,且微信组的改善幅度更大,微信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有效加强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微信公众平台不受时空限制、地域限制,只要能够使用并具备上网的条件,即可在任何时间、地点进入微信公众号,进行自主学习。该种健康教育方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获取健康教育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改善自身。借助微信平台将糖尿病相关知识以文字、图片、语音等形式输送到微信平台上,有助于患者阅读,同时借助微信群打卡、解答疑惑等方式加强患者的学习力度,与患者加强沟通交流,使用微信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促进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建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下调血脂,促进疾病预后。
综上所述,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微信健康教育干预后,有助于下调患者的血脂水平,使患者的生活方式更为健康,总满意度较高,临床应用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