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婧茸
潘周,过云楼文化艺术中心馆长
经过历代文人墨客的情感浸润,百年过云楼已成为江南一个乌托邦式的人文概念,它承载着历史,赋予了姑苏城岁月的厚重,在很多文人心中,过云楼是一种情意绵长的江南文化代表。
矗立在干将西路的过云楼,曾是江南第一块招牌的私家藏书楼,拥有着“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的名号。经顾氏家族六代人150年的传承,其藏书集宋元古椠、精写旧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谱等800余种。20世纪50年代,顾氏后人将祖辈所藏捐给了国家文物机构,他们信仰“藏于私不如藏于公”,中国人共同的瑰宝就应该让所有中国人共同欣赏。如今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图书馆、苏州博物馆和苏州档案馆,我们还能够欣赏到昔日过云楼的珍贵藏书。
这座名扬四海的“江南第一藏书楼”,也在20世纪90年代的城市保护建设工程中得到了修缮与恢复,百年名贵花木、精细雕刻、古雅门窗……都被一一保留下来。
沐浴着温柔和煦的春风,在过云楼第一任主人顾文彬150年前亲手栽种的茶花树下,记者面对面采访了过云楼文化艺术中心馆长——潘周。
潘周出身于艺术世家,受画家父亲影响,潘周从小便对过云楼和主人顾氏家族充满好奇和敬意。潘周告诉记者,父亲十分欣赏和喜爱顾文彬,尤其是顾文彬无论什么年纪都对所爱之事倾其全力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父亲。
潘周的父亲和顾文彬一样,嗜书如命。“父亲十分爱书,手头只要一有钱,他就会去买书。他还经常将顾老那句‘所贵乎有钱者原为快心之用,否则与守财虏何异哉?’挂在嘴边。”
因为饱览群书,潘周的父亲思想开明,包容度极大。“我们父子一直关系很好如同朋友,这一点很像顾氏父子。众所周知,除了爱好收藏书画,顾文彬还有一个心头好就是自己的好儿子。由于爱好相投,性格互补,顾氏父子的感情很好,顾文彬经常会对儿子顾承表达‘真知我心之言也’,父亲对我也是同样的,他很喜欢和我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也教给了我很多书上悟来的为人处世方法。”
过云楼是顾文彬所建造的一座书画“理想国”,也是天下文人的“理想国”。每每来到过云楼,潘周都有一种“朝圣”的心态。“过云楼主人好客,过去,这里是苏州文化人士的活动中心,诗会、画会、曲会、琴会都在这里举行。我希望通过努力可以将顾文彬先生对于文化的分享精神延续下去。”
于是,潘周在2018年正式接手了这座百年藏书楼的复兴重任,在团队的全面规划与运营之下,过云楼在延续传统的同时,也日渐成为江南艺术研究、读书交流、展览收藏的重要场所。
从小受父亲的影响,潘周也十分热爱阅读。阅读给他带来了无穷的快感。“翻开书本,仿佛掀开了历史的一角。尤其是文人作品,其中满是他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理解,心存欣赏之念潜心品读,便可有所感悟。”
在潘周看来,虽说读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但是分享所见所习,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书中世界,是一种更加丰富的精神享受。
过去的过云楼,文人云集,在当时的江南是有名的文化交流胜地。如今的过云楼依旧积淀着文人风骨,潘周和团队想把过云楼还原到过去那个时代,与历史相契合。过云楼文化艺术中心成立后,潘周主持策划了与读书相关的阅读分享活动不下三十场。“夜读过云楼”更是爱好读书的市民尤为期待的活动项目。
从2020年7月14日,第一场由苏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朱文颖带来的《论文学中的服饰话语》阅读分享开始,每两周过云楼都会在庭院中开展高水准的夜读分享。至今已开展了“一本书读懂苏州——浮生六记”“寻访苏州历史感受苏式文化——苏派盆景新体验”“了解江南文化必须阅读的几本书《长物志》《闲情偶寄》”等夜读分享活动十余场(受本轮疫情影响,活动暂停),深受市民的喜欢。
另外,潘周还吸引了有着24年历史的苏州本土独立书店——弘文书店入驻,除了有集中书籍书店专区外,阅读区散布在过云楼的每个角落。“这里曾经满是藏书,我不想让书的味道消失,我希望书本可以通过空间设计渗透在这里的每个细节中,参观者可以随时拿起一本书阅读,与身边的人分享。”
2021年2月28日,过云楼举办了一场《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艺术联展,由葛杨、姜竹松、潘道生等8位文人艺术家共同合力呈现,他们将自己理解的江南用群像展览的方式展现给苏州市民。联展画风呼应,气象互补,在过云楼酝酿出了独有的江南气韵,被染上浓浓的生活气息,组合得像个家的样子。有观者评价此次联展:“摈弃呼风唤雨的急切,拒绝声色俱厉的峥嵘,释放了江南大家闺秀的端庄,水乡城市的委婉。”
联展开幕的当天,潘周还携手张朋川、方世南、潘知常等知名文人学者发起了一场《江南文化漫谈》学术研讨会,在会上探寻江南文化的宽度和广度,以及当代性和国际性的融合。
潘周表示,在江南胜地过云楼举办这样的展览与百年前顾氏主人醉心收藏,创建雄视江南书画宝库的初心不谋而合。“历史悠久的苏州城是江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江南韵味蕴含于山水花月中,藏匿于诗情画意间。百余年前过云楼名贤云集,白驹过隙,今日的姑苏城过云楼,依旧烟雨楼台,水墨丹青,江南文化汇聚于此。”
潘周告诉记者,《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艺术联展是他们的一种新尝试,它跳出了白居易平面文字的《忆江南》,将诗词中的江南风情,嵌入了过云楼的每一处角落。未来,潘周将继续尝试打破阅读二维的空间束缚,用一种沉浸式的艺术方式融入到城市空间中,让读者用更直观的方式融入“书本”,融入那个“意象的世界”,在现实世界中感受黑白文字的感染力。
潘周说:“我希望阅读可以带给更多人一种宁静的能量。阅读不是高冷寂寞的,而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相信每一本书的诞生都能被更多的人感受和读懂。”
疫情期间,城市运转“慢下来”,人们在慢节奏中关注自己,关注现实话题,很多人会拿出书架上很久没有翻阅的书本,希望在书籍中找到与自己相处的答案。
潘周认为,疫情的出现让人们意识到,未来可能道路坎坷,一本书也许并不能解决目前人生正面临的问题,但从书里,可以获得精神的抚慰,获得内心的安静,最重要的是获得思考的方法论。
“即便世界变迁,至少,我们还有书籍。”
历史学家许倬云曾表示,阅读就是“往里走,安顿自己”。潘周非常赞同。“在纷繁变化的世界,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给自己定位,在全球化的年代,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建设自己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时刻,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宏大的命题的答案。疫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原本高速运转的社会发展节奏,我们发现一些曾经认为一成不变的东西,正在发生着巨变。‘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这句话放在今时今日感触颇深。”
潘周和记者分享,他最近正在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的代表作《长日将尽》,书中讲述的是英国豪门巨族达林顿府的老管家回顾一生的故事。在《长日将尽》的最后,老人感悟“要珍惜当下,追求自己心中的快乐”。
“在外部环境波澜起伏的当下,人们转而向内探索的需求越发旺盛,思考与自省成为我们需要练习的新课题,在书籍中寻找方法论与共鸣,也成为途径之一。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之下,大家开始关心,作为普通人,命运指针会指向何方,而阅读这件事,可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随时汲取能量,成为每个人可以随时随地展开的心灵休憩场。”潘周说。
经过顾氏三代努力,在清末,过云楼所藏的古书多达800余种。俗话说:“藏不过三代”,过云楼收藏历经百余年,五代主人呕心沥血,守候至今,那些跨越百年风雨的古籍成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古籍背后,是苏州顾氏爱书如命的家族史,更是苏州文脉的坚韧传承。
潘周认为,古籍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活水,是中国文人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延续。“一代代中国士人写书、读书、抄书,把历史的事件记录成册,把对世界的观察总结成书,把对人生的感悟铭刻于文字中。古籍中蕴藏着过去几千年中国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我认为,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现代人更应该阅读古籍,穿梭时空,与古人对话,汲取智慧和力量,了解天地人之间更全面的东西,而不是总谈论一些热点,那些过于短暂的东西。”
在潘周眼中,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通过动态的文化传承,活在世代相传的言行之中,另一方面,甚至更多的方面,都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在他看来古籍是经过时间的磨砺,在历史的大浪淘沙后留存下来的精品,这些被称为文化经典的书籍,正是被反复证明和阐释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
“这些古籍历经多次时代的浩劫,不断地散失,又不断地聚拢。它们带着历史的厚重一路走来,表现出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无论从记载其上的文字,还是从烙印其中的精神,都能读出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从中可以充分汲取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潘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