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份辞职,岸光没有想过自己这么快会再就业,因为此前的10年里,他已经经历过多家公司,当再次面对职业选择时,他变得越来越谨慎。至于为什么这一次原本计划给自己放一个无限期长假,却在休息3个月后再出发,岸光表示基于大的经济环境以及对个人价值释放的需求,选择“上车”。
事实上,岸光前几次的就业经历算不上十分顺利,他将之看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其中一个角度在个人身上的折射。毕业后,他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此后相继服务过地产公司、广告公司。2017年,入职了某移动互联网巨头,工作以来的成就感几近爆棚,且薪资也有了质的提升。但因为舆情公关事件,他所负责的产品下线,虽然可以继续留下来,但是没有事情干,不知道是否随时会裁员,大多数同事保持观望态度。面对未来的巨大不确定性,岸光选择出走,他想接触外面更大的世界。
紧接着,他又入职了一家互联网企业,在新公司干了不到半年,公司业务出现危机,他被迫失业。尽管都是主动辞职,但两年内两家公司相继出现问题,对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好像互联网公司充满了变动,随时可能会失业。我是不是该找一艘大船,稳定一些。”这一次,他选择了世界500强,求稳。然而,传统的企业文化和他的职业追求并不匹配,他说有一回,挂上工牌的一瞬间仿佛给自己套了一个枷锁,即刻有了心理暗示:差不多该离开了。尽管公司安排他参与了高潜业务骨干培训,但他不想靠熬这种方式来实现升职加薪。他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但这一次并不是很顺利,他不得不延长离职时间。因为在城市里闯荡的外地人,并没有资格任性地裸辞。
后来,机缘巧合,他入职了房地产互联网企业龙头,薪资上涨了30%。可好景不长,受政策影响,公司业务收缩和调整,直属上司调离,岸光再次陷入焦虑。而彼时,他正好步入工作的第10个年头。“10年,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严格意义上来说,毕业10年,我没有真正休息过。或许需要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未来的职业发展。”于是,岸光决定辞职,利用离职空隙,给自己放一个长假。
“终于自由了,那么我要做什么呢?考研?完成看书计划?自媒体?心理咨询?广告营销策划?”岸光直言离职的前两三个月非常焦虑,因为不知道哪条路更适合自己。只是,他暂时还没有为经济犯过愁。
在他看来,职场人容易焦虑,往往是因为收入来源太单一,失业后,坐吃山空会非常没有安全感。好在,岸光逐渐培养出对钱的规划能力,他收入来源构建得较为多元,即使断了一条路,也不会陷于没有收入的状态。“从职业初期用钱去体验、学习、开眼界,到后期慢慢开始有存钱的意识,投资、理财、兼职……存款越来越丰厚,从10万元、20万元,直到存够50万元,才有了些安全感。”
岸光坦言,辞职需要底气,要预留更多的钱,他还为自己购买了保险,以应对不时之需。如今一边和前同事一起做预调酒的创业项目,一边用收入去养人生的Plan B——心理咨询。这是一份越老越吃香的职业,需要经历相当长的爬坡周期,但也是他内心真正喜欢做的事情。通过职业规划重新梳理了人生规划,岸光的底气来源于他一步一个脚印地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