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权
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对照新课程标准,主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把传统的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新时期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有效方法让学生学好物理。
一、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按照新课标要求,物理课程要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做法,引导学生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讲究科学研究方法,让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得到有效地培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教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为此,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对学生终身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课教学时,教师要根据这一节课内容既与生活联系紧密、又是学生初次接触电学分组实验,后面还将学习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及过程,因此可以引导他们按照“问题提出→假设→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论证分析→结果评估→交流活动”的思路循序渐进地进行实验操作。本节实验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只要教师让学生大胆探究,不但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主动性、积极性,也让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按照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不能只注重结果,更要关注教学的過程。为此,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讲究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体验过程,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要想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要点和基本技能,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和实践,做到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操作。
例如电学入门教学时,部分学生对“短路”这一物理现象不是理解得很透彻,所以练习中也经常会出错。这时教师可借助常用的电路示教板进行先实验操作、后理论分析的办法,通过小灯泡在电路中是否发亮这一直观现象,去解释这两种电路电流的流向和电路局部短路的问题。
例如:我先在黑板上展示下面两个的电路图,让学生思考,当开关S断开时,三盏灯全亮,那么当S闭合时三盏灯的状况又如何呢?
在还没有用实验操作进行验证时,学生会认为:
(1)灯泡L3因被开关S短路而不会发亮,L1和L2会发亮。
(2)灯泡L2被开关S短路不会发亮,L1和L3串联发亮。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判断错误呢?归其原因,是学生只从直观的电路图上观察哪个用电器被导线或开关并联,而未真正分析电流的流向路径。我在这一节课教学时,就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实验,在我具体指导下学生马上进入状态,分别对两个电路进行实验。于是,在实验得出事实的面前,学生很快弄清了“短路”这类现象的分析方法。最后,教师再对学生各种成功的操作方法、实验数据予以点评并给予肯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更让他们从中领悟到有效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激发学生生活情感体验
初中物理知识基本上都是来源于生活。教师应将物理课堂与日常生产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由此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生活奥秘的平台,进而积极去获得情感体验。
例如我们的学生有不少是来自农村,他们家里都有蓄水池,所以我让他们利用所学的知识为自家的蓄水池水泵设计一种自动控制抽水的开关。学生们很快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讨论研究设计线路图之中。我把其中几个设计的比较好的线路图展示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自己来解释设计思路和所用的物理原理。然后把从市场上买来的几种实物开关进行拆解,和同学们的设计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