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七步走

2022-06-01 01:32:30毛永秀
师道·教研 2022年5期
关键词:新诗诗歌活动

毛永秀

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创新教材体系设计,重视整合与实践,突出真实情境下的语文自主实践活动。如何尊重教材设计,落实课标要求,将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有限时间内实现效益最大化,是笔者在一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努力探索的问题。现以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详细说明我所做的尝试。

一、“七步型”教学设计

第一步:单元导读

单元整体教学强调整体性,教师在单元教学前必须熟读单元内容,了解单元教学重难点及教材编写意图,在单元导读课上,教师要完成三大任务:

1.介绍单元教学重难点及学习方法、步骤。

2.介绍单元必备知识,引导学生做好笔记。

3.指导学生自学教材,提出问题。

在导读课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的作用,避免学生盲目地翻书,要为他们自学提供方向,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着重培养学生快速浏览、筛选信息、把握学习要点的能力。

以第一单元为例,教师首先要结合单元导语引导学生圈点重要信息,明确单元教学内容及学习任务和方法。必修一第一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人文主题是“青春的价值”,共有三课共七篇课文,其中诗歌五首,小说两篇。单元教学重点是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情感的特点,把握小说三要素及其叙事抒情的特点,着重培养“审美鉴赏与运用”能力。

本单元的必备知识是诗歌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等,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等,还有“诗化小说”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最难的是新诗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对比新诗与古代诗词,进而归纳新诗的特点。

第二步:单篇精读

本单元精读篇目是《沁园春·长沙》和《百合花》,前者是诗歌鉴赏课,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意象特点来把握意境,由此明确诗人表达的情感,同时关注诗歌手法的运用,写作背景等,建立起诗歌阅读的一般流程。后者是小说阅读指导课。要引导学生把握小说三要素,领会小说如何通过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同时关注细节描写的作用,充分体会“无细节不故事”的道理。

第三步:群文联读

群文联读就是充分运用精读课的方法来学习其它课文,相当于略读课,不求面面俱到,只求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运用精读课上所学方法来理解课文。其重要意义在于学以致用,提高课堂效率,避免教师在同类课文上反复讲授,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其教学难点在于要找到一个联系点来串起这几篇文章,一般可从内容或形式两方面来展开。

本单元的群文阅读可选择五首现代新诗,分为两个课时完成,一课时对比阅读闻一多的作品《红烛》与《死水》,体会闻一多“诗歌三美”的主张及现代新诗的特点;一课时阅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从诗歌意象出发,对比分析三首诗在选择意象上有何不同,为何诗人会选择这些意象,由此解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第四步:专题辅读

专题辅读的主要作用是以专题的形式来强化教学重难点,是一种拓展性阅读,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相机点拨,旨在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思维品质,提高能力素养,是一种深度学习的方式。专题的选择可以根据教学难点,也可以根据学情。教师根据专题主题选择若干课外篇目来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根据本单元的写作任务,专题辅读可定为“新诗特点归纳”。选择几首不同特点的当代新诗,引导学生关注诗歌在意象经营、形式创新、手法运用及语言陌生化等方面的特点,弥补课文选文的局限,了解当代新诗,扩大新诗阅读的视野。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新诗不同于古典诗词的地方,为后面创作新诗做好准备。

第五步:写作训练

写作训练是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考场作文的写作训练,而对写作能力本身的训练鲜少顾及。新教材每单元后面都有一个写作训练,与单元学习内容紧密相关,是“读写结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教材的这一设计旨在落实写作能力训练(不是应试能力),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根据教材要求,精心设计写作训练。

本单元的写作练习有札记,有点评,有诗歌创作,一般选择后者,因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春的价值”,通过新诗创作来检测本单元学习效果,表现学生对青春的思考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设计。

第六步:总结评价

单元总结是学习完一个单元必做的事。单元学习一般都需要10个课时左右,时间跨度比较长,内容比较多,教学节奏快,需要适时进行疏理。这一课型既能回顾单元学习过程与内容,对照单元教学目标,通过相应的检测练习来查漏補缺,同时又能让学生总结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热情,为下一单元的学习提供动能,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本单元的练习主要安排新诗阅读和小说阅读,检测学生是否掌握诗歌小说的一般阅读方法。让学生总结本单元掌握的学习方法,客观评价自己本单元的学习效果,提出自己尚存的疑问。

第七步:活动展示

活动展示是对单元学习效果的整体检验,这个检验不只是针对知识,更多指向情感态度和能力素养。通过单元学习之后,学生是否有兴趣参与活动,参加活动的水平如何,都是对单元学习结果的一种有效的检验。

活动课必须制订详细的活动方案和评价标准。活动课有三种类型:一是阅读活动课,主要是开展专题阅读活动,如“毛泽东诗词专题阅读”;二是写作活动课,用以提高某种专题写作能力,如“文学短评写作”;三是综合素养活动课,如举办朗诵会,进行课本剧表演等。

本单元可以设计两项活动,一是新诗创作展,要求每位同学以“青春”为主题创作一首新诗,在班级评比的基础上进行年级评比,优秀作品在宣传栏展出。二是举办诗歌朗诵会,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择一首或一组诗歌(可以自创)参加班级朗诵会,选出优胜者参加年级诗歌朗诵会。

二、“七步型”教学思路的优势

1.将活动列入学习机制。在以往的单篇教学中,是没有单元活动这一设计的,即使举办一些语文活动,也与课堂教学内容没有密切关联。单元活动设计是对“活动与体验”这一特征的阐释。通过设计目的明确、内容清晰的活动,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除了单元活动,在精读课、联读课、辅读课上,都可以相机设计一些语文学习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注重知识运用和实践。单篇精读是为后面的群文联读提供方法,联读是对精读所学方法的具体运用,真正让学生能做到现学现用,读一篇知一类。这对应着深度学习“联想与结构”这一特征,实现经验与知识的相互转化,通过当前的学习激活过往的知识与经验,从而建构出自己的知识结构。

3.体现教学的层次与逻辑。单元整体教学强调对学习对象的深度加工,让知识以本质的方式呈现而非零碎的知识点,注重通过逐层深入的教学策略,设计主题式活动让学生自己质疑、归纳,从而建立起学习者与学习对象的紧密联系,这正是深度学习中“本质与变式”这一特点的应有之义。

4.强调读写结合。阅读为写作服务,写作是阅读的延伸。前面的精读、联读、辅读由教读到领读,再到自读,形成阅读教学的梯级层次,建构出一个全程阅读训练模式,既是阅读能力训练的深化,也为后面的写作奠基,真正实现了“迁移与创造”,阅读能力得以提升,语言素养得到提高,写作时也就能水到渠成。单元写作充分实现了对所学阅读知识的外化与延伸。

5.重视学法指导与评价。在单元领读课上,教师首先会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学习评价标准,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在设计单元活动时,也附有明确的活动评价量表,让学生能自觉对照标准来指导自己及同学的活动过程。“价值与评判”强调的正是教学的终级目标与意义,教学应关注人的成长,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在单元整体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评价,既有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也有对学习过程的評价,还有对完成活动的情感态度的评价。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成长。

“七步”教学思路具有操作性强,易推广的特点,只要明确了这七步的思路建构和具体内容,教师都能根据各自学情设计出符合本校的单元导学案。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单元都需要这七步,教师可以根据单元特点进行适当选择。它既有固定思路,同时各步又相对独立,不受模式的制约,具体内容完全可以根据不同教师、不同学生的特点相机处理,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值得广大语文教师进行尝试。

责任编辑 李少杰

猜你喜欢
新诗诗歌活动
诗歌不除外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新诗之页
中华诗词(2019年12期)2019-09-21 08:53:26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新诗之页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2
新诗之页
中华诗词(2018年5期)2018-11-22 06:46:18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诗歌岛·八面来风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