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感培养的家校共育路径

2022-06-01 22:03:08钟丽华
师道·教研 2022年5期
关键词:家务责任感共育

钟丽华

我们团队科研课题《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活动园”栏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研究》通过东莞市教育局的科研立项。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由校内的课堂开始,向校外的家庭延伸。

一、责任感之习惯养成方式

在教学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过程中,教师抓住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让学生通过“活动园”栏目学习,体会对自己、他人、家庭及社会负责任的具体表现。

课上,针对“活动园”《这些事我来做》中,写下“家务承诺书”,结合调查问卷内容,表扬每天坚持完成家务记录表的同学,请他们谈谈自己的负责精神。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你从自己的坚持做家务中感受到自己的负责精神了吗?对于不让你做家务的父母你会怎么说呢?”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每个同学都是班级的一份子,也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尽到家庭责任、集体责任的同时培养自己责任心。班级形成了“要帅一起帅”的21天习惯养成小约定:1.每天在班级中做到“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2.每天在家庭中做到“四美”(美食美劳、美悦美读、美美的锻练、美美的睡眠);3.每次参加社区等校外活动做到“三爱护”(爱护环境、爱护弱小、爱护公德)。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坚持21天能养成被动的习惯,坚持90天可以养成主动的习惯,坚持180天则能养成自动的好习惯。每天坚持做家务,定时班级检查卫生,准时收发作业,都是一样的道理。教师每日在班群中反馈学生“五讲”情况,也时常结合《道德与法治课堂》内容分享亲自制作的美食。同时,教师倡议家长与学校同步,及时在班级群中反馈孩子在家的“四美”情况,形成共育模式。

二、责任感之家校共育模式

结合当前“双减”背景,学生作业基本在校内完成,课后在家的时间多了,周末时间也更多了。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的家校共育。

1.知:家长会,创造家校同心同德好时机

邝级长说:“新学期接手新班级的第一次家长会,我会高度重视,做足准备。1个小时交流时间,我会把孩子在家的学习习惯养成,在课堂上的具体要求,课后完成家务任务的要领与家长交代清楚。”没错,家长会就是创造家校同心同德的好时机。

会后,家长明白了:孩子自己缝制衣服上的姓名牌、清洗书包、准备第二天学习用品,是自我责任感的表现;和父母一起做家务、一起养小动物、一起寻找家史是家庭责任感的表现;一起去户外探索博物馆、一起去户外拾捡垃圾是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跟同伴一起约玩、实地调查时遵守规则,是集体责任感的表现。

2.情:微信群,营造家校同步同频好氛围

5G网络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实时互动交流的便利。学生课前预热跑一跑,微信群里一起加油,热闹;学生课中探索答案,老师点个赞,家长了解孩子学习,缓解了焦虑;学生按时完成集体劳动,教师镜头移动,图文并茂,家长手动点赞。师生课后家务、美食同步播报,见证孩子成长。自从有了家长微信群,家校的同步同频氛围越发浓厚。

3.意:美食会,缔造家校同谋同志好口碑

想拉近师生关系,什么形式最好?美食。想密切親子关系,什么内容最燃?美食。特别是对于外来务工子女而言,缺失的亲情怎么修复,怎么讲述以前的故事,讲美食是最好的切入口。孩子最感兴趣的、最容易有成就感的是美食,而不是学习。每学期学校举行的美食大会、劳动成果义卖节、贺中秋尝月饼、庆元宵吃汤圆,均是缔造家校共育的最佳时节。

4.行:出圈儿,织造家校同向同行好网络

责任感可以通过我行我秀“出圈儿”。今年校运会开幕式,是缔造家校同向同行的典范。曾老师《致敬经典》节目,成功地“出圈儿”:老师扮悟空,家长扮唐僧、八戒、沙和尚,一路“骑”行,一群“小猴”表演“吃蟠桃、打妖怪”百般武艺,引发全场爆笑,刷爆朋友圈。最终,他们的作品获得一等奖。正可谓:家校共育,我行我秀;同向同行,织造好网络。

责任编辑 韦英哲C4E22D87-4DBB-495A-9624-DC6510FB5EAB

猜你喜欢
家务责任感共育
学校携手 共育共进
家长(2024年10期)2024-05-26 06:58:16
小家务,大成长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华人时刊(2022年5期)2022-06-05 07:32:28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8
我们的家务,我们的家
时代邮刊(2019年18期)2019-07-29 08:49:10
爱她就让她学做家务
中华家教(2018年7期)2018-08-01 06:32:26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启蒙(3-7岁)(2016年10期)2016-02-28 12:27:07